高职机制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10-25 09:14:07

高职机制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

摘 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基于实训基地,该文结合本院本院机械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实例,对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长期建设以及运用好校内外两个基地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职 校外实训基地 合作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027-01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殊形式的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基于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通常有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形式。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工科类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尤其需要实训基地来解决实践能力的培养。我院的机制专业进行了校企合作双赢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大胆实践。

1 校外实训基地企业的合理选择

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我院机制专业对企业的选择在遵循下列原则:一是与专业对口并具有适合产业集群的企业;二是具有长期稳定经济效益的企业;三是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能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的企业。四是选择要适应不同层次实习要求的企业。五是建设一定数量的生产实习及产学研实训基地。基于上述原则,结合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环渤海经济带建设战略,以及本地区机械制造业的产业集群,我院先后与一汽大众(大连)发动机有限公司,英特尔大连Fab 68有限公司,大连豪森瑞德有限公司等各种大中型公司建立了实训基地。

2 构建“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长期的合作

要想与企业长期合作,就要逐步解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除了实训的学生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学生在实习中的安全问题,企业技术的保密问题由签订合作协议时以文本的形式保证外,还有就是企业担心能否有稳定的学生来保证企业的付出。我院的机制专业根据自己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的要求,对教学计划不断作出改进,刚开始几年进行校企合作时,采用2.5+0.5的教学计划,前两年半在学校内学习和实训,最后半年在校外实训基地实习;而随着合作得深入,逐步变为以实训为主导的2+1,即前两年在学校内学习和实训,后半年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一年的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为了更好实现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正在拟定以实训课程为主导的1+0.5+1+0.5工学交替型的教学计划,即在校内完成一年的基本专业技能与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第二学期将进行校企合作基地的认识实习),进入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半年的岗位实训,先前学习的基础技能应用到生产,返校再进行一年的校内学习和实训,加深岗位技能的培养,在有针对性深入学习专业课程,针对学生的就业方向开展专业分方向课程和综合实训,深入专项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最后半学期在企业进行,结合顶岗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设计,最终走上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

要想长期的校企合作,就要加深彼此在专业领域的交流。一是成立专业的专家指导委员会,积极吸收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员进入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一般由企业、政府和学校的相关专家组成。以专家指导委员会为平台,学校可以适时了解与本专业发展有关的政策动向、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等信息,同时还可以加强本专业师生与社会的联系。学校把企业的专家请进校园,定期进行会议交流,讲解企业的文化,生产经验,企业成果等;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改革,例如教学计划的修改,教学立项的研究等;有经验的师傅到学校作为外聘教师进行兼课;我们校内的教师也可以到工厂结合实际给学生上课等互动,使合作进行的有声有色。

要想长期的校企合作,就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在企业通过顶岗实习得到锻炼。学生在学完专业课程后,集中一年的时间到企业进行综合能力锻炼的实习,增加了现场学习机会,提高了实践应用能力,许多学生被企业录用,增加了学生就业机会。对于企业来说,学生以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对此开支成本较低,并且该员工还是比较专业的高技能人才,有利于增加企业利润,减少了企业对培训新员工的的时间和成本。对于学校来讲,实现了应用技术培养目标,实现了学校的出口问题,即学生的就业。学生的管理是关键,刚开始建立实训基地时,采取由企业主要管理,学校的教师只做辅助管理改变为企业与学校共管模式,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必须的设施和技术,并派专人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治理;学校负责学生和师资的考核,让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实践活动真正成为企业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就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将教育教学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抽调一批实战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技术骨干、专家深入学校教学一线,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实施,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在用人或招工的政策上优先考虑录用学校的毕业生,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条件。

要想长期的校企合作,就要完善好制度建设。为了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近年来, 学院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横向科研课题项目管理条例》、《对行业企业兼职人员的聘任与管理暂行办法》、《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挂职)锻炼管理暂行办法》、《教学与教辅人员进修培训学习管理办法》、《科研工作量计算与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进行制度上保障来提高实训基地质量的提高。

3 处理好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关系

校内实训基地应以能力为本细分实训室,校企合办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主要以基础性、规范性、通用性训练内容为主, 校外实训主要以专业性训练内容为主。已经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了分级管理、绩效考核、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制定指导性建设标准,促进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方式的运行。校外实训基地所在企业在学校设立奖教学奖金、接纳教师挂职锻炼与顶岗工作、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受聘担任兼职教师,在学校进行兼课或指导学生开展实训。总之,把实训基地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我们的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的办学就会有更迅猛的发展。

上一篇:浅谈高中政治教师修养的必要准则 下一篇:西宁市中小学生球类运动会高中组足球比赛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