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10-25 06:07:14

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与实施,当今的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多数高中数学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但在教学实践中受教学任务和考试质量的牵引,还存在着许多与课程改革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数学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仅当作教育的客体,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求,轻学重教,以教代学;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训练,忽视知识发生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缺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提高教学过程质量、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而把“达知识之标”视为唯一的追求,致使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学数学感到厌倦,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辛苦,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效率差。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亮点在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宗旨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新课程鼓励教师对有效教学作理性的思考,从而让数学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成为唤醒师生灵性、彰显个性、提升智慧的舞台。

一、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本质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等诸方面有效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

高中阶段的每门课程所具有的特征与教学目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数学教师在认识与研究数学课堂有效本质与特征上,要充分辨出数学学科在课堂有效教学问题上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差异,数学对学生的教育价值需要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的理性精神与思想方法需要在教学中传承,数学知识赋予人类探索世界奥秘的力量需要在教学中展示。新课程鼓励教师明确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学习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技能,有效地形成数学教学的科学认识。

二、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主要特征与理性思考

1.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结果与标准。有了目标,教学才有方向,教师才可以展示一系列的有效教学活动。数学有效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在教学目标上具有明确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内容以及指向与主次关系三个方面。数学有效教学目标包含有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并非为纯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数学有效教学的目标主次关系突出的是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

2.创新的教学思路,是有效教学的活力体现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与许多的时间用于数学教材的讲解,搞“题海战术”,学生机械操练,学生思维被禁锢,创新潜能难以发挥。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与主动参与。施瓦布认为:“探究性学习是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数学探究学习是指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针对要学习的概念、原理、法则或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主动地思考、探索的学习活动。譬如,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是多维度、多因素的,数学概念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体的探究过程。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立体化的数学概念教学观,充分调动高中学生头脑中相关的知识经验,促进高中学生主动参与对常识材料进行探幽入微的探索性活动;鼓励数学教师能驾驭灵活多变的课堂,要有敢于突破教学设计“条条框框”的勇气,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参考资料、标准答案等权威挑战,能根据数学教学的实际与学生认知实际,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努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民主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强力手段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探究、发现与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新课程鼓励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组织者、引领者与点拨示范者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启发学生多维度、多角度的思维,真正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问,更要启发学生自己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到好处,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要让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进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形成开放性的探索思维。教师应给学生的积极表现以及时激励的评价,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激其情、奋其志,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探究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4.优化的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精髓

当下教学模式尽管“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然而却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一劳永逸”或“纲领性”的,数学教学改革的精髓是优化教学过程,努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性地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应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灵活更新教学方法,使用更科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有效提升的数学教学策略,使数学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中学)

上一篇:提升初中科学学困生课堂学习有效度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谈在地理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多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