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研究

时间:2022-10-25 05:48:03

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迅速,但总体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投资规模有限、资金来源少、资本结构单一、内部控制不足等问题,内部控制对促进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股权投资基金面临的内部控制问题,并研究了具体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策略,旨在为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股权投资基金 内部控制 机制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股权投资资金发展迅猛,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十分复杂,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犹存,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的内部控制对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以经营风险等的防范与控制为根本,简要研究了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的内部控制。

一、我国股权投资基金面临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

(一)政策问题

首先,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法规等还不够完善,这就导致了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在法律方面存在了一条灰色地带,法律的监管的缺失,使我国股权投资基金运作存在较大法律风险;其次,相较于已有明确指引的证券,股权投资基金缺乏内部控制指引,这就导致了股权投资基金缺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强制性动力[1];最后,我国各监管部门对于股权投资基监管措施的重复、冲突的现象,使得监管缺乏主体,监管缺位,增加了股权投资基金的行业风险。

(二)组织问题

我国许多的股权投资基金都是公司制,这种制度下经理层很少能够获取公司股权,相较于合伙制而言,经理层的工作人员报酬大多是固定的,不能获得与努力程度互相挂钩的利益,这极大地影响了甄别作用和激励作用的发挥。

(三)运行问题

股权投资基金的募集流程为:募集资金筛选可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通过市场渠道或其他渠道退出投资从而获取利润。在这个流程中,筛选可投资项目进行投资、投资决策和投资后管理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的经营风险较大,因此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关注这两个环节。

二、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一)规范投资管理及控制

首先要在公司章程中确定董事会对重大投资事项的控制权和监督权;同时在公司内设立投资委员会、风控委员会等专业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对公司发展战略及重大投资进行研究,对项目投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审核,监督、检查投资决策的执行情况等,及时有效防范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过程的风险,提升投资管理控制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除了上文提到的专门审计委员会,还应当积极建立监事会,监事会要承担监督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的行为决策,监事会向股东大会负责,并且向股东大会做出报告,这种监督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避免董事会以及管理层之间出现因共同利益产生的共谋行为,为股权基金内部控制的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此外还应当加强内部风险控制,树立规则、制度高于一切的风险控制观念,保证公司内部流程运营明确,提升公司内部抗风险能力。

(三)风险点控制

风险点的控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项目筛选控制:项目筛选的主要标准有商业计划评估、技术评估和视唱评估,商业计划书的评估包括例如企业所在行业特征、企业前景、管理能力、收益能力等方面的调研评估,技术评估主要指的是产品技术水平、技术专利、生产许可等无形技术资产的评估,市场评估主要有企业市场容量、份额、竞争情况等方面的评估;②投资决策:投资决策指的是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投资必要性、投资规模、目标、成本、收益等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并通过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③投后管理: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就增加了投资的风险性,投后管理指的是为了管理和降低投资风险进行的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有投资协议的执行、项目跟踪、治理以及项目增值服务等四个部分。

三、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做好投资策略的定位和选择

在投资策略定位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目标公司的发展阶段,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目标的发展阶段主要有4个:①种子期:种子期指的是目标企业的的团队正在组建当中,仅有简单的创意和想法,这时的投资应当以自有资金和天使投资策略为主;②成长期:成长期指的是目标企业的经营团队已经逐渐成型,并且有着较为清晰的商业模式,有着一定的运营经验,此时的投资策略应当选择投资成长期的投资资金;③扩张期:扩张期指的是目标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了行业市场的初步检验,企业经营团队比较稳定,急需资金用于快速拓展市场份额,此时的投资策略应当采取扩张期的投资基金;④成熟期:成熟期指的是目标企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盈利,且发展稳定,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和上市的潜力,此时基金公司应当采取投资后期的投资资金策略。

(二)规范投资流程

规范的投资流程对于股权投资基金的内部控制至关重要,规范投资流程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项目的筛选:项目筛选的原则是要选择成长性良好、成长潜力大的企业。因此在投资之前应当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项目筛选标准,首先目标企业所在行业应当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其次目标企业应当具备简单的模式,要有较好的盈利性;最后企业创始人以及管理层要有较好的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在过去的管理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业绩;②仔细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避信息不对称风险,股权基金公司可以选择与第三方专业的调查机构进行合作,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情况、商务情况、法务情况等进行专业的调查和评估,选择调查结果良好的目标企业进行投资;③投资决策:分层决策机制是当前比较合理的一种决策方式,能够优化投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分层决策机制分别设立项目审议会以及投资委员会,项目审议会在内部控制中主要负责目标企业的初级筛选,投资委员会是基金公司的最终决策机构,可以适当聘请一些外部顾问团队提升投资委员会的专业性。

四、结论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内部控制中的政策问题、组织问题和运行问题,并研究了内部控制机制建立的几点建议,从投资策略的定位、选择和规范投资流程两个方面研究了内部控制策略,旨在为加强股权投资基金的内部控制,促进股权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伍李明,叶枫,关键.我国股权投资基金风险计量――基于多级模糊评价法的研究[J].财政研究,2013,04:70-73.

[2]王寅入,翟黎明,陈方方.谈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上)[J].上海国资,2010,08:76-77.

作者简介:杜艳(1973-),女,白族,供职于贵州省贵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上一篇:煤矿企业基建成本的管理及控制策略刍议 下一篇:把握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