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措施分析

时间:2022-10-25 05:39:04

儿童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措施分析

摘要:目的:对儿童牙颌畸形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预防及早期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牙颌畸形患儿68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结果:经早期治疗,68例患儿成功矫治64例,成功矫治率为94.12%。患儿上下牙列均排列整齐,且均恢复良好咬合关系。基牙无松动或移位现象,咀嚼功能均恢复正常。其余4例患儿治疗失败,失败率为5.88%。其中3例有牙列间隙出现,1例因下颌明显前突,需满18岁后行手术正畸治疗。结论:儿童牙颌畸形发生率较高,对颜面美观、口腔功能与健康均有明显影响,需展开有效预防与早期治疗。

关键词:儿童牙颌畸形;预防;早期治疗

牙颌畸形属于常见口腔科疾病,是儿童牙病种中高发病之一。据相关调查显示,儿童牙颌畸形患者约为30%-50%[1]。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牙齿与颜面美观更为关注,而牙颌畸形不仅会造成局部性损害,同时也会给患儿造成全身性伤害,尤其是颜面畸形会给患儿造成严重精神与心理障碍[2]。因此,对儿童牙颌畸形进行有效预防,在发病后积极进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牙颌畸形患儿68例,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牙颌畸形患儿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患者年龄为5-13岁,平均年龄为(7.7±1.5)岁。68例患儿均有明显牙颌畸形,其中个别牙扭转错位12例(17.65%),牙间隙宽17例(25.00%),前牙反颌15例(22.06%),前牙拥挤9例(13.24%),深复颌8例(11.76%),开颌7例(10.29%)。

1.2 早期治疗方法

(1)预防性矫治:对于替牙期或乳牙期有轻度牙颌畸形患儿,如牙扭转、错位患儿,可将固定或能够自由摘取的装置置入其口腔中,对牙齿正确咬合加以诱导,对牙颌畸形予以早期矫治。(2)矫治器矫治:对于开颌、深复颌或其他严重骨性牙颌畸形患儿应借助于矫治器进行治疗。上颌后缩患儿的牙齿矫治中,所用矫治器应为上颌垫式活动装置或固定式颊舌弓装置,在整个矫治过程中应确保上、下牙弓间宽度协调。下颌后缩患儿应利用双颌垫矫治器、固定Herbst咬合前导矫治器与肌激动器等功能性矫治器展开矫治,对下颌加以引导,使其恢复正常位置。若患儿为下颌前凸,则应给予头帽-颏兜装置佩戴,以便对下颌骨前向发育加以抑制。若患儿牙颌畸形为上颌前凸,则应进行头毛-面弓装置佩戴,利用头枕作为支撑,向后方牵引,对上颌前向发展予以抑制。(3)阻断性矫治:对前牙反颌、牙列不齐、牙间隙宽患儿,可利用标准方丝弓或用HX直丝弓促使上下牙列排列整齐,对错位倾斜牙齿予以纠正和扭转,促使肌肉、颌骨与牙齿发育逐渐恢复正常。(4)正畸治疗和修复:若患儿年龄较大,牙颌畸形为严重骨性畸形,则可展开正畸治疗。利用标准方丝弓促使牙列排列整齐,利用Ni-Ti螺旋弹簧对牙间隙过宽加以纠正,促使上下咬合关系与颌牙弓形态保持协调,完成正畸治疗后可进行活动义齿修复。

1.3疗效判定

成功:所修复牙齿大小及形态均与正常解剖结构相符,和临牙间有正常接触;在不同咬合位置前牙区无障碍,修复牙位置良好固定,未发生松动或复位现象,患儿咀嚼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失败:牙齿修复结果不符合上述标准。

2 结果

经早期治疗,68例患儿成功矫治64例,成功矫治率为94.12%。患儿上下牙列均排列整齐,且均恢复良好咬合关系。基牙无松动或移位现象,咀嚼功能均恢复正常。其余4例患儿治疗失败,失败率为5.88%。其中3例有牙列间隙出现,1例因下颌明显前突,需满18岁后行手术正畸治疗。

3 讨论

3.1儿童牙颌畸形的危害

目前,儿童牙颌畸形已成为儿童口腔疾病中除龋齿与牙周炎外发病率最高的疾病[3],不仅会导致面部外形出现改变,对患儿面部美观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削弱牙齿切割食物的功能,对发音造成影响。同时,牙齿畸形可致使咀嚼效率下降,导致食物无法充分咀嚼,促使患儿肠胃负担加大,导致胃肠道紊乱,对患儿发育极为不利。另外,上下牙列排列不整容易致使食物残渣在牙齿间滞留,给牙齿清洁造成困难,导致龋齿及牙周病发生。

3.1牙颌畸形原因分析

在妊娠期内,若女性子宫存在疾病或胎儿于子宫内出现胎位变化,可能会给胎儿带来异常压力,从而引发胎儿出现面部畸形,或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出现发育畸形及障碍;乳牙期与替牙期局部障碍如乳牙早失、滞留及恒牙早萌等,可能会致使儿童出现牙颌畸形;儿童不良习惯同样是引发牙颌畸形的重要原因,如不良吮指习惯易引发上腭高拱,导致水平开颌,常用舌尖舔初萌恒牙、松动乳牙及乳牙残根等,容易引发前牙开颌,不良咬唇习惯如女孩经常会咬下唇(尤其是6-15岁间较为多见),会导致上前牙舌侧压力增大,长时间存在咬唇习惯易导致上牙超外倾斜生长,容易引发上前牙前突、唇倾并形成牙间隙,造成前牙深覆颌或下前牙拥挤等畸形症状。除此外还有口呼吸、偏侧咀嚼及下颌前伸等不良习惯,均可能引发儿童前颌畸形症状。

3.2儿童牙颌畸形的有效预防

儿童牙颌畸形具有严重危害,后期治疗有时会给患儿造成一定痛苦,因此有效预防极为重要。家长应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教导儿童正确发音、端正睡姿、用鼻子呼吸、不舔舌、不吮指且坚持饭后漱口;同时儿童应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早期刷牙,定期展开口腔检查,一旦出现牙颌畸形,应尽早进行治疗;家长应给予儿童充分关心,对其心理活动予以了解,给予及时、有效开导,对其不良生活习惯予以及时纠正,在需治疗时引导儿童对早期治疗予以积极配合。另外,应对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加以普及,促使家长和儿童对牙颌畸形的预防及早期治疗加强重视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高冬燕,孟令. 儿童牙颌畸形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204-205.

[2] 邵秀梅. 儿童牙颌畸形的早期治疗及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514-515.

[3] 马清霞. 76例儿童牙颌畸形的修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2):45-46.

上一篇:包皮套环术的两种术式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 下一篇:分析高血压患者合并血尿酸水平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