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套环术的两种术式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15 04:51:16

包皮套环术的两种术式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包皮套环术的两种术式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280例包茎、包皮过长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组与B组,各140例。A组患者使用内环外置型术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内环内置型术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较B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相比,B组明显较A组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B组明显较A组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包皮套环术;包茎;包皮过长;临床效果

包皮过长是指成年男子的皮肤将包裹住使不能完全外露的现象,可分为真性包皮过长与假性包皮过长两种,真性包皮过长是指后也不能完全外露;假性包皮过长是指在平时不能完全外露,但在后可以完全外露[1]。包茎是指包皮完全将包裹,无论是平时还是时均不能外露的现象。包茎、包皮过长在泌尿科中为常见病,包皮套环术是临床上新近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经过材料改善及临床总结,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280例包茎、包皮过长的患者,对其进行两种包皮套环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280例包茎、包皮过长的患者;年龄8-55岁,平均年龄(25.3±7.5)岁;280例中包茎90例,包皮过长190例;所有患者均未有包皮及手术史,检查均未发现有异常症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A组与B组,各1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配套软尺对松软状态下的体的直径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型号的套环。患者取平卧位,使用1%的利多卡因在根部进行阻滞麻醉,对于包茎的患者,先将包皮背侧少许剪开,将头翻出,将粘连分离并将包皮垢清除掉,A组患者使用内环外置型术式进行治疗,消毒后将内环套从包皮外套在体上。在包皮内外板交界处用四把止血钳分别钳住包皮系带及其侧面,对塑料内环的位置加以调整,翻转包皮内外板到内环上,绷紧内板,调整冠状沟四周与内环边缘的距离,保持其距离相等后将组合好的外环套在内环上,将紧固螺钉拧紧后将内环边缘多余的包皮剪去;B组患者使用内环内置型术式进行治疗,将内环置于冠状沟处,将包皮内外板复原,然后将内环盖住,将组合好的外环套在内环上,将紧固螺钉拧紧后将内环边缘多余的包皮剪去。术后无需使用抗生素,无需卧床休息,可以进行淋浴但要及时吹干,如术后次日患者疼痛较剧烈,可适量使用止痛片,尽量避免受到碰撞,在术后1周左右将环拆去。

1.3 疗效评估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愈合时间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 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7分钟。B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6分钟,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愈合时间相比,B组明显较A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外观均较满意,常见的并发症中,A组患者中包皮水肿2例,疼痛1例,局部感染1例,排尿困难1例,发生率为3.6%,B组患者中包皮水肿1例,疼痛1例,发生率为1.4%,B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A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包皮过长及包茎在外生殖器疾病中为常见病,多数患者会选择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2]。随着医学知识的逐渐普及, 包皮环切术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手术年龄日渐呈低龄化趋势, 同时患者及医学临床上对包皮手术的要求也随之增高, 不仅要求要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还要求术后外形要美观。

传统的包皮环切术使用的手术工具为手术刀或者手术剪,手术创伤较大,时间较长,术中及术后出血量较大,手术操作过程较复杂,术后还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进行拆线等操作,术后也较容易发生头损伤、出血、血肿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包皮套环术是一种微创手术[3],将多余的包皮血液循环利于包皮环切器内环及外环密闭进行阻断,使多余的包皮产生干性坏死,并能够促使包皮内板及外板在一周内愈合。传统的手术时间一般需要30min左右,而包皮套环术仅需要7min左右即可完成,切口范围易于控制,从而避免出现系带切除过多的情况发生,其手术创伤较小,无需结扎缝合,其术后外观较整齐美观。

综上所述,包皮套环术在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均较好,内环内置型术式与内环外置型术式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相比,内环内置型术式更具优越性,其操作步骤简便易行,手术用时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患者痛苦小,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小,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炳卫,杨国胜,邱晓拂,范立新,刘百川,钟瑞伦.两种不同包皮套环术式的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4(12):78-79.

[2]李赟.新型包皮环切器在包皮环切术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6(7):45-46.

[3]陈士洲,邓大溢,林长丰,庞工占.包皮环套术与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安徽医学.2011,6(12):15-16.

上一篇:米氮平治疗焦虑症临床探析 下一篇:儿童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