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应用常见问题分析

时间:2022-10-25 05:12:08

多媒体课件应用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模式发生了一场全新的革命,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成为了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参数。如何将多媒体课件高效的应用到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成为了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目前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科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应用的重要性,一起探索高效应用多媒体课件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上世纪90年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将图像、声音、视频进行集成、加工、交互、输出成为可能,随着一系列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发生了一场全新的革命。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了许多教师关注的话题。本文拟就教师在课件制作时容易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是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计算机、多媒体和通讯技术为支撑,具备一定教学功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即可支持“学”的方面,也可支持“教”的方面,它能将学习内容多感知(媒体)呈现,并具备可操作性(交互性)。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既要讲究技术性,同时要要讲究艺术性。

二、多媒体课件应用存在的问题

1、华而不实

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出发点是以文字为基础,配合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素材,从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并不是说素材越多,动画越多,色彩越丰富,课件就更有效。而有些教师总觉得一堂多媒体课如果没有几段电影剪辑,或者音乐片段,或几张甚至十几张精美的图片的演示,就有愧于“多媒体”这三个字。结果一整堂课将热情集中于这些形式的表现,而忘记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也忘记这堂课要解决的问题。有的老师喜欢把课件做得很“花俏”,每一页幻灯片都有不同的背景,作为背景的图片又过于复杂,色彩太浓烈,使得重点内容无法突现。幻灯片之间的过渡太过于强调过渡效果,什么百叶窗式、盘式、盒状式、梳理式、插入式等等。这些都容易使学生眼花缭乱,结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如果让过多的影片与图片冲淡了课堂主题,必然会使学生上课后脑海中只有图片与影片,而这样的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也肯定是有限的。

2、为用而用

现在很多多媒体课件设计者将目光放在了仿真实验室的开发,将学生的亲力亲为转变为鼠标点击,将实验的过程体验用计算机技术取代,漂亮的“试管”,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但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实验本身还是那虚拟的场景呢?或许学生已经将学习的目的转变为计算机的操作。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虽然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准确的呈现出来,但是它并不能给学生带来真实的空间感,实验可信度,无法模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意外的实验结果。由于可信度不高,学生长期接受自己怀疑的信息,会丧失质疑、创新的能力,只能机械的接受。

3、生搬硬套

现在有些人认为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如何首先要看这个学校多媒体用的怎么样,老师每周、每月上课用了多少次多媒体设备,上课用了多少次多媒体课件,并进行统计公布,用的多的进行表扬,用的少的进行批评通报。殊不知,在这样的促进规则下,很多教师只好到网上随便下载一个课件,就拿到课堂上使用,不对教学进行设计,不对学生进行分析,不对课堂进行改进,不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而是生搬硬套,将下载的课件作为教学的依据,这样的课其教学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4、讲课稿的电子翻版

很多老师认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代替教师完成一切课堂程序,使带有艺术性、技术性的课堂讲授变为幻灯片的演示,忽视了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将教师应起的作用完全抹杀。

三、多媒体课件应用的一些建议

1、将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已经不仅仅充当着辅助手段的角色,它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只有将多媒体课件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才能真正发挥它应用的作用。

2、围绕教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

要做到所授知识与多媒体课件的有机结合,就要求我们必须吃透教材,吃透所授内容,把握其重点、难点,分析多媒体的特点,然后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案设计,尽可能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技巧性的统一。我们决不能脱离教材内容,违背客观规律,只顾追求其设计的巧妙,而忽视正确完整地表达所授知识的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出高效科学的多媒体课件。

3、画龙点睛,突破难点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重在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对我们传授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实验中分子的重新组合,这是一个微观的过程,我们通过实验无法将真实的情境进行演示,学生感受不到分子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演示,就可以将分子的重组过程模拟展示出来,将微观的事物最大化,帮助学生刚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4、课件向积件转变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针对特定的教学设计,特定类型的学生,特定教学环境进行设计的,它有一定的局限性,人们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由于地区、学校、社会环境、师资素质与个性、学生对象等因素各不相同,同一课件很难为不同的教师应用于各自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即使参与开发设计课件的教师本人,随着时过境迁,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也需要调整课件以适应当前新的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课件很难得心应手。

积件则适用于任何变化的教学情境,更适宜教师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课堂教学情景。课件经过适当加工,就可纳入积件的微教学单元库,为其他教师重组使用;积件经某教师组合成为适合当前教学情境的内容,也就构成了一个“临时”的课件。积件集中了当代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精华,它有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用起来很方便,操作界面直观、明白、人性化、教学化,适于全体师生。

总之,将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既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使我们的多媒体课件有效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而对它的研究也将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所有的老师积极探索,不懈追求,创造出一节节高效、精彩的优质课。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2002年9月

上一篇:素质教育呼唤圆融通变的教师 下一篇:初中英语语法课堂不再沉闷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