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项目中的质量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25 03:41:31

装备制造项目中的质量管理研究

【摘要】 提出了对于项目研制开发的全过程进行全面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通过对项目实施的质量控制方式和管理办法的论述,为企业今后推广科学的项目质量管理方法总结了经验。

【关键词】 装备制造;项目管理;质量管理

一、项目质量的管理内容

1.人的因素包括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在进行生产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人是生产过程的主体,产品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项目生产的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是形成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2.对于机械设备,项目实施阶段必须综合考虑产品生产现场条件、机械设备、工艺装备、生产工艺和方法,充分利用已有的项目资源,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

3.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项目生产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产品质量也就一定不会合格。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4.产品制造方法包含整个项目制造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项目组织设计等。产品生产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的顺利实现。

5.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如气象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劳动环境、政策环境等。

二、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

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方法。装备制造产品的设计一般按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这是装备制造企业长期形成的基本工作模式,各阶段的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技术文件图纸和经济文件概预算,其目的是通过不同阶段的设计深度控制保证设计质量。为了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就必须对设计进行质量跟踪,定期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在设计过程中和阶段设计完成时,以设计招标文件、设计合同、各项技术规范等相关输入资料为依据,对设计文件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核。审查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过分设计和不足设计两种极端情况。过分设计,导致经济性差;不足设计,存在隐患或功能降低,危及产品安全。装备制造项目的设计,实行专业部室和项目组相结合的矩阵方式管理,各专业部室和项目设计组对设计质量都负有管理和控制的职责,专业部室负责指导和监督参加项目组工作的专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执行公司的质量体系文件,并采取措施对专业的设计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为项目派遣符合资格要求的专业负责人和各级设计人员,保证项目具有足够质量和数量的人力资源,以确保设计质量;各专业的设计负责人和各级设计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设计计划。

2.生产阶段质量的控制方法。要提高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就必须狠抓生产阶段的质量控制。项目经理部对各生产单位参与项目的生产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进行监控,使参与生产的人员技术水平与项目的要求相适应。项目经理要组织由设计部门和一线制造单位参加的设计交底会议,由设计人员和工艺人员讨论产品的制造关键点、工艺难点的解决方案。检查生产单位是否建立和健全了质量管理体系等,对进场的原材料、外购零部件、上工序流下来的产品、半成品和企业的设备进行监控。在生产过程中,项目经理部要对一线生产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状况进行监控,要定时或不定时的监督检查在工序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人员、机械设备、加工方法、加工工艺或操作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是否符合保证质量的要求。

3.技术因素、管理因素是保证质量的关键。项目质量的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技术人员的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为了产品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使工程项目各阶段的质量得到控制和保证。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本项目,项目经理部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部类、分项产品的制造过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

三、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装备制造项目,是公司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项目,完成这个项目对企业是一场必须胜利的战斗。公司对这个项目提出了很高的质量要求:装备制造产品关键零部件质量要求:产品质量优良品率达到100%;装备制造产品重要零部件质量要求: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品率多≥90%,并且符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装备制造产品一般零部件质量要求: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品率≥60%,并且符合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装备制造产品整体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优良,关键性能达到优秀。

参考文献

[1]高福春.注重项目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项目绩效[J].项目管理.2005

[2]柴邦衡.质量管理体系[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上一篇:精益生产方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下一篇: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