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交互与课堂参与度

时间:2022-10-25 01:39:25

情感交互与课堂参与度

摘要:教学是面对人和面对未来的工作。只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情感交互就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这个工作对基本素质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能够想到的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知识、流畅的语言表述以外,还有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还有高的情商――情感交互能力。

课堂是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进行教学试验的主战场。本文从12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课堂参与度不高的原因,究其原因对症下药,从学生性格到老师的课堂设计;从以往的学习经验到家长的信息反馈;从同一学生群体的单科长期表现到全科听评课感受……提升到课堂参与度与学生健全人格建立的关系。

关键词:情感交互 课堂参与度 健全人格

一、课堂参与度的分析

(一)学生层面。每个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他在开学第一天的时候都会全神贯注的学习每个科目的课程,课堂参与度是最高的时期。随着课业内容的增多,老师督促程度的不同,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出现的很大的差别,课堂参与度也直接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主动变被动;积极变消极;多变少……等。总之,往不尽人意方面变化。

(二)班级层面。平行班对同一老师的同一授课内容表现随着课程内容难度的加大,授课时间的增长,表现两极分化。

(三)家长层面。理论上,家长是不参与课堂教学的,但是对课堂教学却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家长自身的素质、与老师沟通的能力都对学生与老师的任何方式沟通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这当然包括课上的沟通。课下家长对教师的认可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从而影响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四)老师层面。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科目对课堂参与的方式要求也不同。有一种老师是“百家讲坛”式的,他不需要学生以任何形式主动参与,只需要被动的听和记。这种老师需要很强的权威性和个人魅力,如果这两个条件都达到了,那么这种被动参与的参与度也很高,属于高效课堂。但是这种老师如果在一个班里出现很多,学生也会精神疲惫。就像春晚的节目都是优中选优,但是能全程都认真看下来的不多。所以教师把精力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上很重要,还要各种各样的参与形式。但是这需要严谨的课堂设计,对学生性格,学习能力等全面的认识,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尤其是对于教很多个大班额的班级的老师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更有一些老师,不说教学不认真,单说经验丰富,就抱着已有经验,不学习,也就不适合新时代的新青年的特点,没有默契怎么参与?

(五)学校层面。一方面鼓励,一方面不提供客观条件。课堂45分钟,一个班65个人或更多,一个老师教4个班甚至更多,实验室是摆设……客观上无法实现高参与度的课堂。

(六)社会层面。新课程改革教学时间严重缩短,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量在增加……中国人讲究中庸,说:“打出头鸟”。

综合来讲,学生是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和他本身性格、知识基础、家庭教育、学习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老师对教学的研究和对学生的引导。

二、提升课堂参与度的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安全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努力营造这样的关系入手。对于本身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不让参与也是不行的,所以转变的重点在另一些。

(一)教师的表情和语气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每一个孩子都是敏感的,尤其是以往学习经历不够愉快的孩子。想让这样的孩子参与到课堂中来,必须让孩子在老师的眼睛里看到爱,在耳朵里听出爱。让他们在爱里敢于表达不完美的自己,走出窘迫的困境。

(二)完美的课堂设计和灵活多样的课堂模式是克服倦怠感的途径。聪明幽默的老师很受学生喜爱,而比这更受学生喜爱的是备课认真,课下督促到位又聪明幽默的老师。一旦建立了良好的情感,不论是课堂还是课下,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很高。

(三)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严厉的管教并不矛盾。只要敢表达,就没有绝对的错!这是我的观点,也是和很多老师交流后达到的共识。学生在课堂上出错,老师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我在听课的时候就曾经听到以下金句:“你犯的错误非常经典,是给全班同学提了个醒,我代表全班同学感谢你!”;“你今天在这里犯下的错,我们都看见了,你一点面子都没有,要面子得有实力!希望明天你能想出挽回面子的办法,我也愿意给你这个机会!”

(四)班主任真的是好帮手。要建立好的关系得彼此了解,而这么多学生一个一个去聊是不太可能短期内实现的,所以,和班主任沟通就十分必要了。另外,针对不同班级的不同表现也可以和班主任交流,如果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和任课教师的课堂要求相符程度不高,老师要及时调整自己活跃课堂的方法。

(五)多听同一班级其他授课老师的课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教育是面对人、面对未来的工作。情感交流在人类社会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正是这个道理。不管教育方法怎么更新,做一个可爱的老师,做一个爱学习的老师是不变的道理。在我们的主战场――课堂上,想尽办法提高参与度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最有效的办法,没有之一。这也是师爱的表现形式,爱是传播,不是无根之水,希望全社会都更重视教育事业,更关注和关爱老师――爱别人孩子更多的人。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二中化学组)

上一篇:林语堂的散文艺术特点 下一篇:建筑企业经济发展中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