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10-24 11:57:10

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1、前言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指引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矿区,拉长产品链条,实施循环经济,把煤炭绿色开采、煤矸石、矿井水及瓦斯综合利用做为科技工作的重点,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是有力促进煤炭企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效保证。具体焦作矿区来说,要做好以几个方面下:

2、实施绿色开采,减少废物排放。

随着焦作矿区采煤的快速发展,建筑物、铁路下压煤和采煤已逐渐成为影响煤炭产量提高的难题,充填采矿是解决煤矿”三下采煤”和开采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它是基于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实施控制开采沉陷的思路,在开采煤炭后,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对采空区进行充填,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有效控制地表沉陷。既减少了煤矸石对地面环境的污染,又实现了矸石的利用。鑫朱村公司的膏体充填薄煤层采煤技术的成功实施,有效的解决了建筑物下采煤的问题,在安全生产煤炭的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地面沉陷变形,为厚煤层实施充填开采提供了经验。下一步的目标是直接利用井下矸石,实现井下矸石处理系统,降低成本。

3、加大煤矸石,粉煤灰综合利用力度。减少环境污染。

煤矸石作为煤炭生产的伴生物,堆积如山,长期以来占压大量土地,矸山粉尘随风飘散,造成扬尘污染,矸石长期堆放发生自燃,所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给矿区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然而,当科学发展观被付诸实践的时候,煤矸石这种工业废弃物和污染物的价值也逐步得到开发利用。在国家产业的指导下,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煤矸石进行发电,再将电厂排放的炉渣、粉煤灰用作生产水泥、煤矸砖的原料,由此煤矸石、粉煤灰这种废弃污染物已被新的科技产业链条“吃干榨净”,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为了充分利用矸石资源,利用技术先进的循环硫化床锅炉,研究采用1:2的煤与矸石混合燃料进行发电,提高煤矸石的利用量。利用煤矸石及电厂粉煤灰生产烧结砖,建成矸砖自动化隧道窑生产线,实现烧结砖所需热能不仅全部由煤矸石自身生产,而且通过技术合理改造,实现炉温余热垒部利用,替代燃煤锅炉。

4、提高瓦斯利用置,降低温室效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煤层瓦斯气既有危害,也是优质的资源,通过科学抽采和有效合理利用,造福人类。为此,在原有抽采工艺,化学封孔、变径钻孔等瓦斯抽放技术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利用国债和自筹奖金,对生产矿井的7个地面抽放泵站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大钻机、大钻孔、大管径、大抽放泵的“四大”抽放方式,实现大流量、高负压、高效率及低阻力抽放管路相配套的合理抽采系统网络,使公司的瓦斯抽放能力由2000年的1500万立方米/年提高到7500万立方米/年,满足瓦斯利用需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保护地球大气层,减少低浓度煤层气排放及温室效应,加强了低浓度煤层气利用力度,优化供气气源及管路,使安装的坞esoo千瓦瓦斯发电机组稳定满负荷运行,即减少瓦斯排放实现了环保,叉减少煤层瓦斯含量,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创造出预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加强技术改造,变水害为水利。

焦作矿区是著名的大水矿区,矿区经常性涌水量在每小时2.4万到3万立方米,吨煤含水系数高达40~50。矿区受地下水威胁的煤炭储量高达14.5亿吨,截止目前矿井共发生60立方米/小时以上突水事故600多次。巨大的井下水不仅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而且严重制约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应用。除此之外,矿井排出的地下水如果得不到有效利用不仅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而黑黑的煤泥水还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为此,围绕对矿井水的减少排放、合理利用进行科技攻关。先后实施疏水降压、突水点封堵、底板注浆加固改造等一素列科研项目及改造工程,变被动堵水为主动治水,减少矿井涌水量3000立方米/小时,经过科学分类排水和处理,每年要有3500立方米的矿井水被应用到生活、工业和农业三个领域。为最大限度地利用矿井水,制定了矿井水综合利用计划,年新增处理矿井水7300万立方米,利用“南水北调”的焦作区域优势,争取国家支持,成为后备供给水源。

6、结论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不断更新资源开发和利用观念,把节约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积极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总之,我们要通过科技攻关,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矿山,实现煤炭价值最大化,统筹相关产业、矿区坏境协调发展,为焦煤公司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上一篇: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创新模式 下一篇: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