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对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及微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10-24 09:17:01

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对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及微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对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及微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们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122例患者,男74例,女48例,年龄为(46~67)岁,平均年龄为(48.4±4.9)岁。将其分为血液透析组合血液灌流组,每组61例,行不同透析方式患者治疗12w后,取患者透析前血标本,离心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瘦素(Leptin)、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D+HP组的Hb含量明显高于HD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营养;微炎性因子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依赖血液透析存活的患者越来越多,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营养不良及微炎症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1]。目前,对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加强对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研究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对在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们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122例患者进行不同的血透方法,即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观察其对患者营养及微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们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122例患者,男74例,女48例,年龄为(46~67)岁,平均年龄为(48.4±4.9)岁。将其分为血液透析组合血液灌流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血液透析治疗组(HD组):4008B透析机,聚砜膜F14透析器,膜面积1.4 m2,超滤系数14 mL・h-1・mmHg-1,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液透析3次/w,4 h/次。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治疗组(HD+HP组):树脂血液灌流器(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A130),4008B透析组,灌流串联透析2 h,再血液透析2 h。1次/w血液灌流,2次血液透析,4 h/次。

1.3 指标观察 取行不同透析方式患者治疗12w后透前的血标本,均离心后取血清-20℃冷冻保存,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瘦素(Leptin)、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对行不同透析方式患者治疗12w后患者血清中Hb和Leptin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HD+HP组的Hb含量明显高于HD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患者微炎性因子的影响 对行不同透析方式患者治疗12周后患者血清中CRP、IL-6和TNF-α进行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HD+HP组的CRP含量、IL-6含量及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HD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本身免疫紊乱以及长期大分子毒素蓄积密切相关[3]。在临床上治疗上通常通过饮食调节,但是血液透析患者因代谢方面原因通过饮食改善患者状态依从性较差,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扰。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中血红蛋白明显降低及瘦素水平明显升高,血红蛋白和瘦素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参数,常规透析不能很好的清除。

微炎症状态是由非微生物感染引起,强度低下,呈慢性发展,无明显症状的炎性反应,临床表现为炎症标志蛋白及炎性因子持续增高,由此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及病死率高发的重要原因[4]。有研究表明,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炎症状态的原因较为复杂,透析液的内毒素及产物通过透析膜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或者透析膜出现不相容性等多种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处在微炎症状态。也有研究发现,慢性肾衰竭但尚未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血清CRP、IL-6 和TNF-α 呈现大幅度增高状态,说明疾病本身可以引发炎性反应[5,6]。

本研究结果显示,营养状态方面的指标:HD+HP组的Hb含量明显高于HD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相比于单纯血液透析,对营养指标和微炎性因子指标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提倡医师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病情推广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透析方式。

参考文献:

[1]张弘,邬明,兰馨,等.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方面的优势[J]. 环球中医药,2013,15(60):65-66.

[2]王强,邓晓风,舒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3331-3333.

[3]胡永玮,宋素珍,闵群燕,等.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患者营养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4(2):134-136.

[4]宋洁,李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临床研究现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0,3(4):44.

[5]梁碧琴,陆绍强,朱征西,等.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5):422-424.

[6]魏丹丹,姚丽,焦亚彬,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1,10(3):136-138.

上一篇:WfPFN对比其他内固定方式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一篇:传统开放手术与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