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心理误区分析论文

时间:2022-10-24 04:26:59

高职学生学习心理误区分析论文

一、高职学生存在的几种学习心理误区及原因分析

(一)读高职没有出息,得过且过混张文凭

这种心理在高职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中较为普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制度下的考试失利者。他们大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在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及学习动力方面比较欠缺。他们就读高职并不是因为自身渴望学习,而是无可奈何或出于应付家长的要求,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在他们心目中,只有考上本科院校才能出人头地,才会有出息。而高职院校无论是在校园外部环境,还是在教学条件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在与考上本科的高中同学的交往中,看到了这种差距,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读高职很没面子,看不起自己,甚至看不起就读的学校和老师。在这种妄自菲薄中,他们的意志日渐消沉,更加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另外,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也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对社会对其的容纳有一种怀疑,感到前途渺茫、失落和自我轻视。由于这些自卑、自弃的心理作怪,造成高职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学习风气较差。

(二)在学校里混个一官半职,再争取入党

在高职院校不乏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学习好不好没关系,只要在辅导员、部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当上学生干部,入了党就行,今后就业就会有保障。这种名利思想使他们入学不久就特别热衷于学校里各种社团的招募、竞选活动;有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使出浑身解数,如攀扯老乡关系、请客吃饭等。一旦进入了某个社团,“忘我工作”而漠视学习;工作热情高涨,而学习方面则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的学生,不管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认识,先写份入党申请书争取进入党校培训再说。有这种“当官”、入党名利思想的学生,他们想的不是怎么用实际行动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而是一门心思钻研各种歪门邪道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一些学生中甚至流传这种说法“入党靠的就是关系”。这种追逐名利的不健康思想,使得他们不愿意也没有精力学习。这种现象的发生与社会风气的影响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读书无用、文凭贬值、当官发财等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冲击很大;当然,学校管理方面的漏洞也助长了这种风气的蔓延。

(三)基础课、理论课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实践课就行

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学习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高考的失利使他们对文化课的学习有种恐惧感和厌恶感,所以他们不仅对诸如数学、英语等基础课不感兴趣,就是对与专业相关的理论性、计算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也不愿学习。另外,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是生产一线,不需要理论知识,所以就放弃了对这类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相对来说理论性浅一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于是便出现了这种偏科的现象。

(四)将来的工作是技术型、管理型的,专业学习只要懂方法就行,不需要亲自动手

基础知识的薄弱使得大部分高职学生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真正到了实践环节,他们往往又成了动口不动手的“君子”。拿笔者所教的土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砌筑、抹灰等实训课上,相当多的学生只是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观看,不愿意自己动手,惟恐弄脏了衣服,弄粗了皮肤。由于家庭物质条件优越,大部分高职生养成了不愿动脑,更不愿意动手,怕苦怕累的习惯,还振振有词:“我将来是施工员、技术员,这些工作是民工做的!”有这种安逸心理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饱读诗书,有一种优越感,不屑于干“农民工做的事”,最后成了眼高手低的评论家。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总认为:上大学就应该在学校学知识,毕业后搞科研和上层建筑,而对于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将来从事一线技术型动手人才,则感到自卑与反感,“高职生自卑”、“劳动低下”成为笼罩在他们头上的阴影,这种观念严重地影响着高职生在学业上的进取。二、引导高职学生走出学习心理误区的对策

(一)要解决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问题,首先要帮助他们对自身准确定位

高职教育“高”在何处,与本科生区别在哪里,有什么优势,处于怎样的劣势,对这些问题,要跟学生分析透彻。一个人对自身的要求,往往会出现过低或过高的情况。当定位过高时,则会好高骛远,而一旦现实与目标产生很大的差距,就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相反,当定位过低时,则会妄自菲薄,因为自卑而产生压力。只有对自己准确定位,有“自知之明”,才能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又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善于正确地自我接纳。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适时加强就业教育。一方面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要讲透,让他们在低年级时就有思想准备,以免期望值太高受到挫折时失望太大;另一方面对高职学生就业的优势要讲足,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高职教育立足地方经济,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对学生在一线岗位从事现场和实际的职业活动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技能的实践,把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培养的人才比普通高校专科层次(下转第174页)(上接第168页)的毕业生更具有实用性、技能性和“向下性”的特点;他们相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又进了一层和高出许多。有了这些优势,高职生比专科生、中专生、职高生更受社会的欢迎。学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效果进步显著。

(二)要解决学生热衷“当官”、“入党”的功利思想,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从管理制度上从严把关

对于学生热心社团工作,我们要肯定他们积极向上的一面: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锻炼了工作能力。但是也要注意不能因为工作而耽误了正常的学习,毕竟只有学习才是学生的天职。在吸纳新的社团成员时,不仅要考察他们的工作能力,还要在学习成绩方面设一道“门槛”,对一些成绩太差的学生可以暂时拒之门外。这不仅不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反而能激发他们的斗志,努力创造条件。同样。对于已任职的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也应是考察他们的一个标准,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干部,坚决让其“下岗”。有了这样严格的标准,促使学生干部注重学习,真正在各方面起带头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力度的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比例得到很大的提高。积极发展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把优秀青年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使党组织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障。但是部分青年学生在入党动机上存在的个人功利倾向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考察学生党员,除了政治素质以外,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也应是关键因素。调查时面要广一些,渠道要宽一些,尤其要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鞭策“准党员”和党员学生注重学习,这样才能吸收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入党组织,从而杜绝动机不纯的人混入组织。

(三)对于学生重专业、轻基础,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要加强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扭转过来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某一职业岗位为依据,以该岗位“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为度来构建岗位能力框图,其培养的人才既不应是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君子”,也不应是仅会动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型“老师傅”,而应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水平和较高岗位能力的“专才”。高职教育是技术型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除了具备特定岗位的操作能力外,还应当掌握相当多的理论知识,具有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即具备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片面追求实践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会产生以下不利影响:一是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且不利于学生对实践系统的理解,导致学生朝着“机械者”发展,不能适应实践工具的变动;第二,理论学习的缺乏将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需要,不能为将来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第三,缺乏理论基础的实践将进一步促使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使实践只能限于实践本身,而没有较显著的推动其本身及理论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通过这方面的教育,扭转学生的错误认识。当然,讲授基础课、理论课的老师也应注意因材施教,尽量避免片面的理论推导,降低难度,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针对学生偏爱于脑力劳动而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应加强劳动观教育

高职教育既不同于成人大专,又不同于普通高专,它在培养目标上,尤其突出了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要求,强调培养第一线技术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这一办学特点就要求学生不管在学习阶段,还是在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愿意动手勤于动手的习性,愿意到生产或管理一线在脑力劳动付出的同时,更愿意更多的体力劳动的付出。这就要求高职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苦乐观以适应这种需要。

摘要】高职学生存在的自卑心理、功利思想、偏科现象和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文章对产生这些错误认识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学习心理误区;原因;对策

上一篇: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分析论文 下一篇:语法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