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探究

时间:2022-10-24 03:52:45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探究

【摘要】 传统教学中,教师困囿于应试模式,忽视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通过设计递进式问题、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构建多样化问题的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探究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新的知识技能层出不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仅依赖于掌握知识与技能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而培养具有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课程标准》(2014版)指出,教师要从学生体验、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然而,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困囿于应试模式,热衷采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考分. 但以解题为目的的机械模仿、枯燥记忆,忽视了学生的观察、类比、猜想、分析、概括,忽视了数学思想的探讨,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背景之中,以至于学生沦为“考试机器”. 加之,学生缺乏正确的“数学观”,重精确计算、逻辑推理,没有观察、没有猜想,陷于乏味的公式之中,感受不到数学学科的价值.

一、设计递进式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情境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但问题的提出不能显得突兀,要采用螺旋递进的方式,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层层深入,获得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在“公式法”教学中,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 0)的根,而是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运用配方法进行推导.

教师将问题化解,由常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由此逐步深入、层层递进,让他们在发现、猜想、操作中思维获得发展.

二、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难以获得学习体验.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引领学生参与操作活动,让他们在观察、体验中逐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如在《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AS》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如下:

活动一:用一张长方形纸剪一个直角三角形,怎样才能使全班同学剪下的直角三角形全等?

活动二:观察下列三角形,先猜一猜、再量一量,哪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活动三:利用量角器、三角尺、圆规等工具画ABC,其中∠BAC = 50°,AB = 1.4 cm,AC = 2.3 cm.

活动四:在画图的基础上归纳出“边角边”定理.

三、构建多样化问题的交流方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在数学与知识的链接处提出问题,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尽可能地提出生成性、探索性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能开启学生的思维.

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采用单向的交流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之间应多方互动,以激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师生彼此分享知识、方法和情感.

如在《设计轴对称图形》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将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l,在纸上画MNP,用针尖沿MNP各边扎几个小孔. 将纸展开,连接MM′,NN′,PP′.

师:请大家利用手边的工具判断线段MM′,NN′,PP′与折痕l有什么关系?

生1:(利用三角板比较、判断)线段MM′,NN′,PP′被折痕l平分了.

生2:它们都与折痕l垂直.

师:判断的很准确. 像这样――垂直于线段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思考:MNP与M′N′P′有什么关系呢?

生1:它们关于直线l对称.

生2:它们是全等的.

师:为什么MNP与M′N′P′是全等的?

生:它们有三条边对应相等.

师: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是全等的,且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总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要设计递进性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构建多样化问题的交流方式,让学生在感受问题的解决过程的同时,提高问题意识与创造能力.

上一篇:巧用多媒体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鲜活起来 下一篇:让小学数学教学“简约”不“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