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24 02:05:55

高校后喻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从形式上看,个性化传播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话语权自教育者倾向受教育者

个体性话语权是教育世界里作为“本真”的“主体性”话语权,是教育活动的内在精神力量。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体系完整、术语固定和语境严肃的特点,使个体话语权淹没于制度要求的权势话语当中,在个体话语失声中以“论道”的传播形式于“微时代”必然面临困境。微博、微信等微平台赋予了年轻大学生尽可能展示个性的空间,以新鲜、时尚和富有创造力的话语形式吸引学生积极创造和使用“微语言”,而且促进了学习方式“快餐化”和生活方式潮流化的变革。“微时代”话语权的弥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发生变迁,结果使教育双方不再是二元对立关系,而是表现出成为对方的互为权力主体的主体间性。年轻学生创建的网络亚文化确立了自己的主体话语权,但与长辈的话语仍存在明显“代沟”。因此,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以及各话语主体内部间的文化传喻和平等对话,减少代际文化冲突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后喻文化理论: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微”变迁的新视角

(一)后喻文化:凸显多维代际话语主体共存的文化教育模式。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Mead)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借助传播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教育模式,即从文化传承的不同方式出发,将人类整个文化过程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形态。前喻文化,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是一种自上而下传递文化的教育模式,文化权威来自过去;并喻文化,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是一种横向平行的文化传递教育模式;而后喻文化,则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是与前喻文化传递方向恰好相反的教育模式。[1]“后喻社会”是信息革命后一个“反向社会化”特征显著的时代。“前喻”、“并喻”和“后喻”各个形态的社会文化传递演变进程,衍生了文化教育多维传喻主体,即“前喻主体”、“并喻主体”和“后喻主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事实上也存在“三喻主体”。前喻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最正统、最经常的主体,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提升、开发教育对象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推动其社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并喻主体的群体归属效应对同辈易产生示范效应和激励作用,引导同辈人进行自我教育,有利于同辈间的互动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后喻主体,即由后辈来担任主体,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促进自身的社会化,又推动长辈在新时代接受新的教育即“再社会化”。[2]话语权是由具体的人来承担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领域中,“三喻主体”均有话语传播优势,有自己特定的话语权。“后喻文化”的产生并向纵深发展,表明社会文化传承模式正由传统的单向传递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双向乃至多向互动。

(二)用后喻文化理论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微”变迁的理论适切性。“微时代”后喻文化特征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发增强,主要表现为晚辈“文化反哺”能力的提升,同辈群体圈子影响的加深和长辈文化权威消解的加快。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主体的平等交往实践,却忽略了现实教育主体间的“代沟”问题。后喻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维性、差异性和发展性契合了“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的重塑。首先,多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这是后喻文化时代最显著的主体特征。后喻文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对晚辈实施教育职能时,为“前喻主体”,否则主体权威丧失。同样,“后喻主体”只有应用优势自觉履行教育职能,将文化信息反哺于长辈时才具有主体话语权。其次,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三喻主体”由于在思维方式、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差别,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主体性发挥的程度也不同。一般而言,经验阅历丰富的前辈,擅长传承性教育;经历、情感相当的同辈,适宜平等交流、启发,其榜样示范效应比单纯的前喻灌输更具感染力;年轻的后辈对新事物较敏感,善于探索和创新教育。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的变迁,需要根据教育教学对象、内容选择相适应的主体话语传承模式。再次,发展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信息化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主体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才能够获得新知而继续发挥自身的传喻价值,确保教育对象的自由全面发展,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要求,难以高效完成教育活动。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还要注重主体“三重向度”发展的多维转化和优化组合,从而拓宽主体话语权的发展空间。后喻文化的主体特征要求,不仅能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变迁的时代困境,而且有助于减少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主体间的“代沟”,实现各方资源的优势整合。

三、文化互喻: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权重塑的路径选择

(一)平等影响式互喻——树立话语权共享,从主体性迈向主体间性的“微理念”。树立“微时代”师生间的平等话语权,转变教育理念是关键。教育者首先要树立话语权共享思想,实现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元论到主体间性的跨越,并定位自身话语角色,转为“平等中的首席”。网络话语权弥散的结果是教育双方互为权力主体,基于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能力,给大学生“话语赋权”,相信并激发其话语能力,使话语权由独享转变为教育参与者共享。无论生活上还是课堂上,学生都有随时质疑、讨论和建议的权力,教育者不得以“师道尊严”的权势话语压制,在教育教学中应“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3]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建立平等话语权,并不意味着话语权的丢失,而只是要改变话语权主体的单向性和表达方式的一些传统性。大学生的“三观”正趋成熟、辨析能力不够强,在尊重学生话语权的同时,开展新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辨析、正确使用话语,增强其网络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可见教育者传统的“把关”、导向功能仍不可或缺。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主——主”关系化、“我——你”关系化,是新教育理念对主体话语权的回归与尊重,有利于主体间的平等对话。

(二)合作对话式互喻——构建回归现实生活,从一元独白走向多元对话的“微平台”。“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知沟”、“代沟”给相互间的传喻增加了难度,要想有效跨越、增强实效就需要合作对话。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三喻主体”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和信息优势,因而只有根据特定教育情境,选择恰当的教育主体传喻文化,才能发挥主体间相互学习、相互补充的合力效应。合作对话式互喻是与大学生“共境”生活环境下的合作与对话,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基础,高校思政扎根于学生生活,从中提取贴近学生实际的思想材料,转化为其乐于接受的话语内容,可以更好地提升教育实效。同时,在“微环境”下,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学生当前的虚拟化生存。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信息平台的构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除了校园BBS外,还可通过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即时校园动态,引导学生踊跃参与互动。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用“微工具”,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者可运用个人微博等年轻学生喜爱的社交平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育工作者可以设置系列生活前沿议题,如教学课件、生活感悟、招聘信息等。这样,师生间可以自由跨越时空进行多元知识对话,整合智力资源,实现虚拟空间的“全员育人”。

(三)情理交融式互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文本叙事转向人本诉求的“微表达”。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精神的服务工作,后喻文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各主体交织并存关系的复杂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学生为本,创新话语形式,增强多元主体间话语形式的融合,提升个体话语的吸引力。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要在传喻价值理论的同时,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情感诉求,强化热爱学生的情感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大学生自觉认同教育理念,并形成独立的道德品格。在“微平台”的互动中,注意把握思想脉搏,了解思想困惑,并做大学生情感问题的诉求对象和心灵的调节师,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巩固自身的话语权。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心理疏导,除了校内心理咨询中心外,还可以向后辈学生“请教”新媒体技术,开设学生真正乐于接受的网上心理咨询、心理门诊和心理健康知识专栏等板块。此外,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注重将情感灌注到教育话语中。通过情理交融将有效消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话语主体间的代际差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话语的引导力。

作者:李林 顾晓英

上一篇:专业毕业论文生物科学论文 下一篇:思想理论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