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时间:2022-10-14 04:34:39

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论文

一、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教育的本质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主体间性理论关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它要求教育者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受教育者当作平等主体看待,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脱离改革发展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把教学活动简单看成是教师主体影响、改造学生客体的活动,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缺乏针对性的做法大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出发,坚持以育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转向主体间性范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二、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含义和特征

1.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含义

“主体间性”是现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最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多主体在相互交往中所产生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而衍生出一种人类所独有的特性。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看,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是一种双向互动、相互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间在实践中不断地达成共识、发展共识,进而表现出相关性和一致性的过程”。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形成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交互主体性,即主体间的交互关系。这种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在于: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这两个主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互相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多向互动的特性。

2.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征

一是双主体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但他们又是两个有区别的主体。一方面承认教师是施教的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主体性和主体人格。同时,也极力主张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施自我教育,具有独立主体性和主体性人格。二是交往互动性。交往是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存在基础和生成根源。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调多主体之间的有机融合,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交往,体现了主体性、平等性、交互性、发展性等特性。三是实践性。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教学,实现主体间的相互影响、平等对话、相互理解、互动交往等来促进双方思想政治素质的共同提高,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路径

1.转变教学理念

一是坚持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合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过程中实现个体思想政治品格的提升。换言之,就是教育双方共享知识、情感共鸣、智慧共建和精神觉解的过程。但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权威和真理的掌握者自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变成是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完全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自觉能动性。用主体间性理论关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求改变这种“独白”的单向式落后教育理念,树立“互相学习、彼此欣赏、共同提高”的互动式教学理念。构建多异质主体互动合作关系,形成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优势互补的师师关系、互助合作的生生关系,通过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合力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二是坚持“灌输与对话”相统一。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作为人类灵魂的教育,只能通过由对话精神所引领的教学方式才能完成,因为只有对话才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真正途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实现主体间性,就要求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的简单做法,在平等的条件下多主体之间进行更多地理解、沟通、交流和互动,将灌输的原则与对话的艺术、对话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多就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和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用“问答式”、“启发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优化教学方式

一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性的发挥除了表现在要保证所传授知识的真理性,也应注意教学艺术的提高,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积极运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比如: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理论知识以及社会热点问题,采用课堂讨论法或者案例教学法,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设计情景剧、小品,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是利用现代化教育媒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形成,除了交往主体的参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必不可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合理有效地运用课件、音像视频资料、历史资料等现代教学媒介,把教材内容和理论知识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直观地反映出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状况,真正提高教学实效性。三是加强社会实践。主体间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性的特征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树立实践活动意识,主动开发实践活动资源。受教育者不会仅仅满足于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他们渴望借助实践检验理论知识的真伪。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地区实践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红色资源、能反映现代化发展的优秀企业、新农村建设典型事例等,让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等形式,使学生在深入社会、服务社会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亲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

3.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方法的变化,必然要求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因此,必须构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只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多元互动格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前提,只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在评价活过程中,评价的主体既要有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行政领导、教学督导专家、教学管理人员,也要包括直接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还应有评价的社会主体,即用人单位及家长,形成一个统一的多元评价主体系统,以期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二是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多元化。首先是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和能力的考核。多元化评价机制要求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张考卷定全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全程评价方式,评价内容既包括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理解,也包括习题作业、课堂讨论、调研报告、心得体会、观后感等平时学习情况。然后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建立能全面、客观反映教学水平的评价指标,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授课方式、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教学效果等指标内容和能体现教师教学风格、教学创新等内容。评价方式也应采取教学管理部门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励教师开展教学的积极性。

作者:杨改红 单位:宁夏师范学院

上一篇:大学生文学培养下文化素养论文 下一篇: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安全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