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课与学生的感恩之心

时间:2022-10-24 01:01:30

谈音乐课与学生的感恩之心

摘 要:人生精神的支点是感恩,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感恩既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又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

关键词:感恩;精神支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58-01

参加工作十多年以来,一直在教育的最前沿。对于小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饭盒里剩一多半的菜和饭不吃,去买小食品;不是新衣服,不是名牌不穿;放学家长背着孩子的书包回家等等已经屡见不鲜了。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家中是“老大”,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早已经忘却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孝于亲,所当执”。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对于“感恩”更是不屑一顾。

什么是感恩教育?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作为个人个性品质永久存在。

然而当前,小学生的感恩意识非常淡薄。为了我们的社会,更为了我们祖国的花朵,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资源,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音乐教材中所表现的感恩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概括地说有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父母的养育之恩。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感谢父母的恩情,是人生中最基本的情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多角度理解父母之恩。如学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一课,教育我们在接受父母给予自己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关心父母,以行动回报父母之爱;《献给妈妈的摇篮曲》为我们讲述天真的孩子 沉浸在妈妈温暖的环保里,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真挚的母爱以及母爱的伟大。

祖国提供悠久文化之恩。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用壮丽秀美的山川陶冶学生。如《长江我的家》歌曲以“长江是我的家,我要去看妈妈”为主题,曲调优美抒情,使学生感受长江的雄伟气魄。如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展示了一幅山青水秀的图景:“树木长成排”、“草地像绿海”、“清泉为你流”、“鲜花为你开”。同时,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伟大。

社会给予良好成长环境之恩。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有爱心,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二、正确运用感恩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获取信息,引导知恩。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明白要感谁的恩,感什么恩。表现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写景的歌曲或乐曲,写人记事的乐曲,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重点在于情感的表达,感知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音乐课上,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感恩”的内涵。课外活动或家庭作业中,可以结合音乐课内容布置一些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活动中感受和体验,从而真正懂得感激父母、感激学校、感激老师、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大自然。

情感体验,懂得感恩。体验是孩子懂得感恩的基石,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要通过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感恩的内容中,最被人看重的是父母之恩。但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材中,关于父母之恩的歌曲或乐曲仍显得寥寥无几,这必然导致孩子在情感体验方面的不足,同时阻碍孩子在感恩上的想象体验和思维体验。因此,老师有责任与家长沟通,共同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父母在孩子14岁以前把他(她)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告诉孩子,使孩子在想象中体验父母将他(她)拉扯大所受的苦和累。还可建议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些吃苦受罪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些风雨,体会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

倾诉衷肠,学会报恩。从情感入手,学生已经知恩、感恩,还要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通过表达心声,把情感升华到报恩的层面。主要方法有:1、保持角色诉衷肠。2、深入角色诉衷肠。3、变换角色诉衷肠。

总之,人生精神的支点是感恩,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感恩既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又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科书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和报恩,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在抓学生学习的同时,努力使学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上一篇:谈乡村学校教学管理 下一篇:探寻规律 构建术语 规范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