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收获缘于体验

时间:2022-10-24 11:49:06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有效的审美体验可以带来许多意外的收获,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

关键词:审美;有效;体验;收获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途径之一,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但我们不难发现,如今所呈现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热闹的音乐课背后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致使音乐课堂缺失了音乐,流失了美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的核心审美体验价值理解得不够,另一方面是如何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审美体验,缺少有效的策略。作为一名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如何在教学中做到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我来谈一下自己的思索。

一、深入教材,造就有效体验

音乐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客观条件,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唤起美感的歌曲和乐曲作为音乐教学内容是极其重要的。音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以音乐为主线,将隐含在教材中的知识点、音乐表现手段、相关社会文化等等内容贯穿起来。如苏少版第五册中的土家族民歌《乃哟乃》,歌曲中的sol、mi、do三个音,可以说是歌曲特点最鲜明之处,以此为切入点,可以设计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还可以用这三个音创编和发展歌曲旋律等等。又如苏少版第五册的歌曲《木瓜恰恰恰》,这首歌的切入点就是四四拍丰富的节奏型。以此展开教学活动,我安排了律动“恰恰”。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跟着音乐跳“恰恰”,师生一起舞蹈。并了解“恰恰舞”的来源和定义。这样设计既能使学生快乐学习又能准确地掌握切分节奏及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从而更深入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最后再用四四拍子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供了平台。因此,对于音乐性的内容,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找准教材中音乐性的切入点,让音乐素材牵一发而动全身,并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有效的审美体验。

二、音乐鉴赏中的有效体验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最激动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其次,《音乐课程标准》还指出:中小学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也就是说要发挥通感的作用。如:欣赏《火车向着韶山跑》这一课中,我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按固定音高发出“呜”的声音,第二组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第三组发出“戚嚓、戚嚓”的声音,先看老师的手势、动作、表情分组练习,然后三组再合起来形成三个不同声部的组合,大家随着老师的手势变化和脚步的进退,声音一会儿小一会儿大,一会儿远一会儿近,一列呼啸的列车从面前疾驰而去。这种亲身体验的效果远比看视频的效果不知好了多少倍。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种心灵真切的体验和感受是艺术教育的本真,是学科教育的本质的东西,是其他媒体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

三、歌唱教学中的有效体验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苏教版第六册中的歌曲《夏夜》,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这首歌曲的关键点是唱好歌曲中的跳音和休止,恰当地表现出轻盈、可爱的萤火虫形象。在歌曲学唱的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力度、速度等音乐元素对表现音乐形象时所起的作用来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感受。如在进行歌曲处理的时候,当我问到:“萤火虫飞过来时,尾巴上的灯会怎样?”学生马上回答,“一闪一闪的”,“那谁能把萤火虫一闪一闪的感觉唱出来?”这时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积极性很高。我又问:“萤火虫飞过来时,尾巴上的灯是强烈的还是微弱的,应唱得强些还是弱一些?”学生回答“微弱的,应唱得弱一些。”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萤火虫轻盈可爱和尾巴上闪烁时富有弹性的形象,从而提高了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歌曲最后我还设计了“小小作曲家”这样一个具有创意的环节,问:“萤火虫会越飞越远,越飞越高。歌曲的尾声部分可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把最后两小句“飞到西来,飞到东,”加上反复记号并以越来越弱的声音来表现萤火虫渐渐飞远了。把视觉的想象转化为音乐的想象。

四、音乐活动中的有效体验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因此,放下知识技能严肃的架子,将其融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让课堂“动”起来,让美的体验赋予知识技能以活力,在和谐愉悦的活动中学,也不失是一种“有效途径”。只要不是无目的的玩、盲目的玩、脱离音乐的玩;只要玩得有目的、有美感、有效果,都能采纳,可以说我们的音乐课堂海纳百川。如:在教学连音和非连音这个知识点时,我是运用孩子们喜欢的溜溜球进行游戏解决的:先引导学生玩出花样,玩出节奏,发散性地玩,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其发出的声音的不同,从而指向连音和非连音;引导学生按指定的节奏用连音和非连音玩,建立了审美体验,学生兴趣盎然;学生通过玩耍溜溜球,充分感受了利索而富有弹性的非连音和缠绵酣畅的连音的不同效果,再引导学生在歌曲中进行体会。在边玩边唱中,“嗖嗖”声与学生时而富有弹性、时而如藕断丝连的声音融为一体。这堂课以学生玩的溜溜球为桥梁,从“发散性玩――引导性玩――体验性玩――体验性歌唱”这样一个流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扎实地掌握了连音和非连音唱法。老师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语,学生也学得投入而有兴趣,因为体验就是美。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有效的审美体验可以带来许多意外的收获,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唤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上一篇:阅读:潜心会文本情意共提升 下一篇:近机类机械制图课程考试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