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思考

时间:2022-10-24 11:08:45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思考

[摘要]本文围绕当前我国远程教育改革发展中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研究分析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现状和影响因素,并契合企业激励机制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资源共建共享发展的激励机制,对促进现代远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激励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可见国家对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高度重视,并在实践中也通过多种应用项目大力推动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建共享,比如典型的实践应用项目“国家精品课程共享工程”“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设工程”“普通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联盟工程”及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开展的“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建设工程。现代远程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行动已成为当前现代远程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热点。因此,要使现代远程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研究分析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以及资源共建共享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激励手段的价值和作用,提出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机制和手段。

一、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日趋成熟,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环境下的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大发展。我国各高校以及区域范围内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也已取得良好成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观念认知:开放教育意识薄弱,缺少共建共享动力

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合作方可涉及到教育职能部门、高校以及行业企业等,他们是否具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对资源共建共享的整体认知以及对共建共享未来发展愿景的共识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我国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初就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并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开发和应用研宄。各试点高校及其他办学机构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教学特点,也开发了一大批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素材库、教学课件和教学支撑平台等,并引进了种类繁多的网络教育资源。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机构协调和管理,各试点高校及办学机构各自为政、自我封闭,没有开放共享意识,不同教育资源建设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和融合,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从而导致许多资源水平不高,适用范围狭窄。

(二)政策制度:政策制度缺失,失去共建共享保障

政策制度,特别是宏观性的政策制度往往都具有战略性的导向作用,会产生“自上而下”的变革导向。国外有关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成功案例无不说明政策制度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制定政策制度是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有关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政策制度还不成熟,不利于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与推广。从政策制度方面来看,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比较成熟发达的国家,在相关的立法以及政策制度的制定方面也比较具体和完善。我国虽在《高等教育法》第十五条中提到: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这从国家立法的高度确定了远程高等教育的地位,但实际工作中却一直是由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法规和文件决定,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还没有约束性条件。

(三)标准规范: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不统一,资源通用性较差

虽然,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已为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借鉴,但是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和统一性,同时一些资源研发者在建设资源时也没有依据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标准,使得资源的通用性较差。资源分类不合理、不规范、杂乱无序、组织性较差。元数据处理不规范,缺乏分布存储和统一管理理念,部分资源只适用于特定的平台和技术接口,从而导致不同办学机构的资源库互不兼容,难以进行相互操作与利用,无法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使不同的资源库成为信息孤岛。其原因一方面是资源研发者采用的技术不同,另一方面则是资源研发者出于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的考虑,限制资源开放,影响了资源整合与共享。

(四)组织管理:组织机构的空缺,缺乏管理与协调

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一个组织体系加以调控,实现宏观的领导与管理。通过深入研究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资源建设中,缺少一种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也就是说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方面,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企业之间、教育企业与教育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一个权威机构的协调作用,而这种组织体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管理运行:资源共建共享缺乏成熟的管理运行机制

资源共建共享涉及资源的整合、平台的运行与管理、多元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等多个方面。一整套系统化、可操作性的管理运行机制是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恰恰缺少一整套可以使资源共建共享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

(六)经费投入: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持续的经济支持

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但是从资源的研发、人才的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以及运行模式与机制的推广都需要相关的资金作保障。目前,不论是国家还是各个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技术服务公司以及资源研发商等,用于资源建设的资金在不断增加,已达到相当规模,但是投入到资源共建共享的资金比例却不高,持续的资金注入更是缺乏。

(七)科学规划:缺乏系统长远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规划

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规划对资源整合与共享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及调控意义。纵观近几年的相关文件和规划,除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启动“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开放服务模式的研究及应用”项目通知中对项目的总体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外,其他一些民间组织,如高校间、高校与行业间的资源共建共享的规划尚不到位,这无疑将制约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现状让我们认识到要想把这项造福人类的事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发挥从业者的潜力和智慧是至关重要的,而良好合理的激励措施的实施能够契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激发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自发自愿自主的工作意愿,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竞争的氛围,这是最终实现科学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影响要素与推进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制约因素分析,根据总结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一)政策激励

政策激励是以宏观导向为核心、以激励为动力来激发行为取向的活动过程,其对共建共享联盟的建立和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离不开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应建立由教育管理部门、高等院校、校内院系组成的三级管理协调机构,合理规划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的政策和措施,通过组织机构的协调与调控,制定有关教育资源共享的政策,加强高校与高校之间和校内各院系的资源共享、合作与交流,建立由学科、教学设计、网络资源开发和各高校教育专家以及部分学生组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团队,共同完成以共享为目的的网络教育资源合作开发,推进优质资源共建与共享进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营造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开放的环境和氛围,提高执行者对共建共享的感知程度和认知水平,促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使被管理者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励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目标激励是从中长期发展目标长远的角度出发的激励,有利于保持长久积极性的发挥。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是一个涉及面广、周期长、投资大的系统工程,要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相关的建设项目进行系统的规划、引导和推进,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资源共建共享的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这就要在资源共建共享的科学规划中要设立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运行周期和方向,避免盲目建设、盲目推进。

(三)物质激励

也就是利益激励,远程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但是从资源的研发、人才的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以及运行模式与机制的推广都需要相关的资金作保障。通过前文的论述,不难发现国家政府部门、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技术服务公司以及资源研发商在资源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在不断增加,但是用于资源共建共享的资金比例却不高,持续的资金注入更是缺乏。因此在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应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成本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考虑分配均衡,实行有偿共享,从而切实保障资源建设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资源建设者共建共享的积极性。

(四)标杆激励

也就是榜样激励,是一种通过不断地将自身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内外同行业比较、分析,以改善发展目标和工作绩效的激励手段。通过树立标杆,学习标杆,重新思考和改进工作实践,创造自身最佳的实践模式,是一个学习、改进、再学习,再改进的一个持续创新的发展过程。在资源共建共享的推进过程中,国内外很多成功的实践经验和先进性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去借鉴,根据自身实际,去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从而不断优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达到持续改进和提高的目的,提高参与国内外竞争的砝码和实力。

(五)考评激励

在资源的共建共享过程中,要保障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机制,建议各级政府或者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成立由骨干教师、专业研发人员、学习者、高校远程教育专家等组成质量监控委员会,制定可操作的资源评价指标标准和评价体系,定期对资源建设的质量进行评估、检测。同时建立网络资源评价反馈管理机制,广泛地听取学习者的意见和建议,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并且建立奖惩机制,对优秀资源建设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资源建设不力或不达标者给予必要的警示、督促和纠正,从而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琼珍,黄颖.高校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探究[J].高教探索,2010,(3).

[2]孙姚同等.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22).

[3]王莹,南旭光.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问题探析[J].继续教育,2012,(10).

作者:李红燕 高小军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研究所

上一篇:远程教育与传统农业教育的新思路 下一篇: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