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作文神采飞扬

时间:2022-10-24 10:32:42

怎样使作文神采飞扬

许多学生在作文时,都苦闷于写不好,甚至写不出,虽然搜肠刮肚地写出了“作文”,倒不如说是“憋出来的”。这样的文章语言平淡,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当然不能感动读者,因而作文分数就是“低档”。怎样才能做到口吐莲花、妙笔生花,写出神采飞扬的作文呢?

一、形象的比喻

在作文中如果能有一两处生动的比喻,那就会使文章鲜活起来。如一位同学这样描写春的,她把春比喻为“春姑娘”:春姑娘来了,她穿着翠绿的连衣裙,迈着轻盈的舞步,飘然来了,她给每一个观众都留下了一个热烈的吻,吻着山冈,山清了,焕发出勃勃生机;吻着村庄,村绿了,穿上了一套绿色的绒衣;吻着桃树,桃花立刻羞得满面绯红,引来了蝴蝶翩翩起舞。春姑娘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绿色的向往,哪里就有绿色的希望。这个同学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春姑娘描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充分地展示了春姑娘的美丽和可爱。如一位同学这样描写秋天的:“秋天犹如怀了孕的妇女,挺着硕大的肚子,披着金色的大衣,在农民的眸子里晃动。”这样把金色的秋天比喻成孕妇,使农民看到了希望,充满了喜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巧妙的夸张

在作文中使用夸张能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看见这绿色的麦苗,就能嗅到面包的香味来。”这对葱绿的庄稼进行了夸张,想象丰富,给读者超前全新的感觉。在《晏子使楚》这篇文章中,晏子严肃地回答:“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大伙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像下阵雨……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晏子用举袖如云,甩汗如雨,极言夸大齐国人多,妙不可言。鲁迅在《漫谈漫画》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使我们立刻感受到燕山原来这么寒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

话了。

三、感人的细节

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有血有肉的文章才能显得丰润有色,具有真情实感。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袄,蹒跚地走过铁道……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的眼泪很快掉下来了,我赶紧擦干了泪,怕他看见。”这一细节,把年迈体弱的父亲爬铁道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逼真、淋漓尽致,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同时也表现出“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感、伤痛之情。俗话说:文眼决定主题,细节决定成败,在《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征文比赛中,一个作者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年龄大约八十多岁,手拄拐杖,晃晃悠悠在大街上走着,一阵狂风吹来,地面上尘屑飞扬,空中飘飞着一些杂物,这位老人边走边盯着空中飘飞的塑料袋,追赶了七八米,他举起拐杖,翘起脚尖,用拐杖的弯弓把飘飞的塑料袋勾下来,然后包着石块放进垃圾箱里,这时才安然地向前挪着。目睹此景,我的心被震撼了。老人举杖勾袋的细节描写,透露出老人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精神风貌,实在是可敬可佩,老人的这一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许多人们,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四、生动的描写

一出戏要有紧锣密鼓的开场,一堂课要有锦言妙语的描绘,好的描写就能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传神逼真。如在讲《祝福》这篇课文时,老师让学生张开放飞的翅膀,让学生发挥想象来描述祥林嫂的形象。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大雪漫天,狂风怒吼,炮竹声声,在现在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这样的描述既传神,又有穿透力,使师生共同进入了《祝福》的意境中。

五、合理的引用

在文章中如果能合理地引用名言、格言、谚语、歌词等,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在以“奉献”为主题作文中,一学生在作文中大量地引用了格言、名句,他这样写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赠人一物似于玉珠,伤人一语胜于剑戟。”“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形容老师辛勤工作无私奉献时,他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然后又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就使文章大放异彩。如有位记者在美伊战争报道中写道:“战争打响后,俄罗斯表现出‘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势态,但并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语言清新,文采横溢,又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述几点,均是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积累的心得体会,关键是让学生真正弄明白该如何灵活运用,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只要是看到的好文句要随时记下来;其次要拓展阅读面,多看一些语文类的报纸、杂志,要知道良好的语感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当然文章的妙趣横生、神采飞扬,并非仅靠这几种形式,“文无定法”,只要语言优美、感情丰富、内容充实,有亮丽闪光的句子,并且注意文章的艺术特色,就可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者单位 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中心中学)

上一篇:“问”出初中语文的精彩 下一篇:如何做好化学演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