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教学对发展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文献综述)

时间:2022-10-24 03:55:07

体育课堂教学对发展学生健康人格的作用(文献综述)

摘 要:学生人格是学生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本文通过查考文献得出体育课堂教学对发展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所起到的作用,以期对当今教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体育课堂;学生人格;教育;发展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体育课堂教学。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百度百科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定义,大致如下:体育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身体健康知识获得、运动技术技能传授、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为主要学习内容,为增强学生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而进行的师生多边互动的教学活动。[1]

(二)学生人格。郑雪主编的《人格心理学》(2011)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学生人格则是学生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2]

(三)人格与道德的区分。重庆师范大学的李颖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谈到,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人格主要是个伦理道德范畴。有道德即有人格。缺德就没有人格,德高望重则人格高尚。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格即道德人格,这种定义是儒学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的折射和积淀。这样一来人们往往容易将人格和道德混为一谈,而我们现在所成的人格和道德实际上是有所差别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格是一个人在适应社会生活中对人、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感受或反应,这种感受与反应事个体因遗传、环境、学习、成长等先天及外在因素交互作用而成的,人格相对于道德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等特点;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道德教育往往是从属于人格教育的,在美国,人格教育也就是“品格教育”,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教育、公民教育、人格成长三大领域。因此,在理解的时候,不能把人格和道德等同起来。[3]

二、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一)体育课堂教学的特点。陈旭在《体育教学课时计划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谈到:“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之一是,运动负荷要符合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第二,根据动作技能的规律设计教学。第三,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安排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

凤帅临在《体育教学新规律刍议》一文中进一步说明了体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第一,教学内容与增强体质统一的规律。第二,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身体练习相依存的规律。[5]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的规律是要符合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和动作技能规律,呈现出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因人而异的教学特点。

(二)学生人格特点。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对学生人格特点的研究较少。本人认为,学生人格的特点是敏感性、趋同性和可发展性。敏感性是说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很多事物都有着感性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还不成熟,还没有过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从而在内心形成自己的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内心思维活跃而细腻。趋同性,是指青少年学生生活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集体里面,或多或少会受到别人的看法与观点左右,有一些甚至是大部分学生是很在意这些看法的,所以保险起见,他们的人大都都表现出趋同性的特征,保持与大众主流心态一致。可发展性,青少年学生思想发育还不完善,人格精神的塑造存在着很大的上升空间。这段时期他们接触到的周围环境,包括周围教师学生的思想行为等都会对他们的人格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作为主体之一的体育老师主导并掌控着体育课堂教学的始终。本文主要讨论教师因素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双向影响。曹颖在“试论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一文中谈到,在学生的人格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举止言行、文化修养、为人处世、态度观念等无一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对学生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和一句嘲讽的言词、鄙夷的态度给学生的人格发展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7]

(一)消极影响。在这里首先借用曹颖总结的五点教师体育课堂教学的错误做法1.教师的要求脱离了学生原有的需要。2.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3.教师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4.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不合理。5.教师自身言行不一。[7]这五点是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所在,容易打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积极影响。与此相反,作为一名主导并掌控体育课堂教学的教师并对学生人格发展起到积极影响,我们应该做到曹颖总结的以下几点:1.要了解和尊重学生,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2.要有广博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3.要坚持以表扬为主,善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4.要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名言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活动中,老师的为人处世、治学态度、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学生的注目。所以,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自身人格修养,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健康的人格去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四、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人格发展的作用

正如贾天奇在“论体育对学生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一文中讲到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最高层次应该是促进学生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任何一门学科教育,当它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时,它是低级的、不成熟的。当它进人到人的精神层面,影响到人的精神行为时,它才具有更高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8]

中外的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体育的教育功能,始终把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体育对人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从体育的本质来看。“体育之所以存在,最基本的前提是对人的肯定,是追求人的价值和认知权利的过程,是发展完善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过程,承认人的肉体的存在的合理性,体现对现实生活的乐趣、自由和幸福,培养积极进取精神,高尚的道德和时代气质。”[8]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是要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精神。

总而言之,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的最高层次和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塑造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塑造和发展使其终身受益的健全人格。当今体育课堂教学不应拘泥于内容与形式,而应更多地灌输给学生自强自立,不断拼搏,乐观向上,快乐愉悦,以及关心爱护同学,互帮互助,团结分享的精神和品质。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够更加归于本质,引导未来!(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钟慧,范丰慧.三所不同类型中学学生人格发展的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02:117-121.

[2] 郑雪,《人格心理学》(2011)

[3] 李颖.课堂交往中的学生人格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

[4] 陈旭.体育教学课时计划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03:112-114.

[5] 凤帅临.体育教学新规律刍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01:109-110.

[6]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7] 曹颖,金建华.试论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3:56-57.

[8] 贾天奇.论体育对学生个体人格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6,05:69-70.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探究 下一篇:浅析公司法与刑法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