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创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探讨

时间:2022-10-24 02:43:52

中职院校创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本文对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了中职院校采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保障,以及建立“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院校 课内外一体化 体育教学模式 保障与意义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其种种弊端,很难满足现代在校学生的需求,所以建立一个全新的、合理的、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问题的提出

中职院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或高职院校,它的主要培养目标是给国家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其在校学生的年龄都在15岁左右,正处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如何将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身体锻炼高效、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中职院校各级领导和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职院校能否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拥有强壮的体魄,将决定了他们未来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他们能否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因此如何将终身体育的思想真正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通过走访海南省5所技工类院校,我们发现中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比较简单。从走访调查中发现,目前海南省中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以技术教学、掌握运动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仍以篮、排、足三大球为主,项目的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兴趣与爱好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二是教学课时严重缺乏,课外锻炼时间被占严重。三是体育设施和专项教师缺乏。四是中职院校专项教师的缺乏。

三、“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条件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集合课堂体育教育与课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其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了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师资队伍

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没有优秀的体育教师,是不可能有好的体育教学的,中职院校要开展“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首先要解决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2.教学场馆、场地建设

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保障课堂教学以及学生日常锻炼的需求,相关体育场馆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相应体育器材的配置也要时刻满足学生锻炼和教学的需求。

3.体育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保障“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一体化的教学程序设计。

(1)指导思想: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时,时时刻刻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2)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从而达到促进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增强体质、增加知识、享受娱乐的多重目的。

(3)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长效性、多元化,多开展一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有目的、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课;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周数、学时分配、教学要求、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教学资源配置以及相关教材资料的配置有机统一。

(4)教学评价:传统课程考核方式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结合来评价,重记忆、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学生的能力,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地结合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成绩。

四、创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使体育课程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完成学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中职院校实行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课内课外的完美结合统一。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学到基本的技术和理论知识,而且可以通过老师的指导,利用课余时间巩固、运用、拓展、深化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形成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体育专业知识、提高体育文化、练习体育运动的习惯。

(作者单位:海南省技师学院)

上一篇:加强中职院校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的探讨 下一篇:东北地区地质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