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段语文教学的朗读效应

时间:2022-10-23 07:01:15

浅谈低段语文教学的朗读效应

摘要:新课改以来,随着儿童课外识字量大量增加,在课堂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孩子课外阅读量大,相对而言,阅读理解比较轻松;而有的孩子由于学习能力的缺陷,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学习比较累,缺乏主动性。如何在课堂朗读中解决这个问题?应从课堂实际出发,立足课堂,提高低段学生的学习成效。

关键词:立足课堂;感悟;朗读

一、明确目标,优化朗读

立足课堂,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的时间。特别是在第一课时,在课堂上安排学生充分自由朗读课文,并在朗读课文时提出学习目标: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帮助孩子提高自学质量,提高独立学习课文的能力。给孩子们一定的课堂时间学习生字、新词,对一些不理解的新字词圈圈点点,能使孩子们在大脑的记忆库里搜索出一些熟字,利用它们来学习新字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学习《司马光》一课时,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了故事梗概后,我提问:在课文中有哪些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司马光,别的小朋友。这样不但随机学习了“司”字和“别”字,而且把课文文本思路明朗化了,这时试着让大家找找文中相对应的小节,请学生读一读这几个小节,不但检查了学生自学情况,而且有助于下一环节的有序进行,使文本学习上升了一个层次,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文本的内涵。

二、营造环境,多元朗读

在低段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低段学生独特的认知、理解的特征,设计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在朗读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学习“司马光砸缸”这一小节时,采用这样的朗读处理方法就非常到位。先问学生:有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了,司马光在干什么?(司马光在砸缸)司马光是怎样砸缸的?(使劲砸)接着请学生演一演使劲砸,进而让学生读一读这一小节。接着老师又问:缸是不是很容易砸?(不对,要砸好几次)最后老师又问:缸被司马光砸破了,掉进缸里的朋友得救了,你有什么感觉?(高兴)于是教师带学生通读全文。这样,通过教师营造的一个个朗读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本,不但充分体会了司马光的睿智和沉着,而且在朗读训练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我,引领学生在不同情感体验中走进文本。

三、随文识字,升华朗读

在学习课文时,生字随文出现,随课文的学习而识字,将识字教学与理解内容、领会感情三者融为一体,也着实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在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第五小节时,先请学生看图说说司马光在干什么?引出砸,进而学习“砸”字,出示生字卡片请大家读准平舌音,说说用什么砸(用石头砸),从而记住石字旁。再说说司马光怎样砸,引出“使劲”,于是学习“使劲”这个词。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进一步体会句子蕴含的情感。这样一步步深入浅出,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内涵的领悟水到渠成。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识字的基本途径,我们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再如学习“慌”这个词时,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何时慌张,以此来理解“慌”的含义。学习“叫、喊”时,请大家说说课文中别的小朋友会叫些什么,喊些什么。有的说:“不好了,有人掉进大水缸了,快来救人哪!”有的说:“快,快,救人救人!”有的说:“怎么办?怎么办?”教师再让大家一起叫一叫、喊一喊,再读一读这些句子,品一品这些词语,这样不仅让学生牢牢理解了词的意思,也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朗读中品味词句,理解文本,为感悟打下基础,提升阅读质量,而且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普遍得到了提高。

四、注重积累,提高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在第四册第一单元的一组课文中,无论是《找春天》,还是《笋芽儿》,还是《小鹿的玫瑰花》,课文描绘的画面都很美,课文语言文字也很美。所以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课后,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好的词句积累在自己的读书笔记本里,相互比一比、背一背,看谁积累得多,激发学生积累词句的兴趣,激起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自己品读词句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品读词句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因尊重学生而有所收获。我们立足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在入情中感悟。学生从“读会”到“会读”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自主读书的意识。通过多元形式的学习,让学生在读中进入文本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做到收放自如,不落俗套,以教师精湛的语言艺术、丰富的教学机智深深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获得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的“读”应落到实处 下一篇:民主和谐的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