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院2000-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监测分析

时间:2022-10-23 05:20:19

某医院2000-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监测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内感染性疾病中的常见病原菌种类、流行趋势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娄底市某三甲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患者临床感染标本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细菌分离培养与菌种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5 267份临床送检标本中,共分离获得病原菌1 642株,阳性检出率为31.18%。主要检出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314株)、真菌(188株)、铜绿假单胞菌(158株)、表皮葡萄球菌(13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98株)及肺炎克雷伯氏菌(97株),分别占19.12%,11.45%、9.62%、8.34%、5.97%和5.91%。不同年份的病原菌分离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8.84,P=0.00),真菌感染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常用抗生素耐药明显,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70%以上。结论 当地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常见抗生素明显耐药,有必要加强对院内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动态监测。

【关键词】 医院感染;病原菌;监测

医院内感染是伴随着医院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使用、介入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某些基础疾病的发生,医院感染和社会感染性疾病日趋严重,病原菌的耐药性和耐药水平也越来越高[1],给临床用药与疾病的治疗造成了困难,增加了抗感染化疗的复杂性[2]。而临床标本的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能准确发现引发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帮助临床医师合理筛选抗生素,及时控制感染并提高疗效。为了解湖南省娄底地区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情况,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当地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的临床标本进行了分离培养和耐药监测,以便为临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当地的医院内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分离获得的1 642株病原菌分别来源于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湖南省娄底地区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的痰液、分泌物、中段尿、血液及引流物等。标准质控菌株肠杆菌科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于国家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抗生素药敏试纸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实际有限公司,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购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型号ATB Expression。

1.2 方法 标本的接种、分离、培养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严格按照NCCLS(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药敏试验规定标准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核实整理后,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医院内感染标本来源及病原菌检出情况 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从5 267份住院患者临床感染送检标本中共分离获得病原菌1 642株,阳性检出率为31.18%。分离病株主要来源于痰液、分泌物及中段尿液,三者检出率之和占每年的85%以上,且每年65%以上的病原菌均来源于痰液。6年间,当地医院感染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度间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8.84,P=0.00)。

2.2 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菌群及流行趋势 6年间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菌群以革兰氏阴性菌(G-)为主,占49.94%,革兰氏阳性菌(G+)和真菌分别占23.82%和11.45%,年度间真菌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χ2=76.64,P=0.00)。见表1。常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真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等。

为了解医院内感染菌群的分布及流行趋势,将所观察的6年分为两个时间段,2001-2003年为第一阶段,2004-2006年为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的真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第一阶段(P

2.3 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为了解院内感染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笔者对2001-2006年该医院所分离获得的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监测,结果发现,大肠埃希氏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明显耐药,尤其是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和替卡西林的耐药率高达70%以上;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也明显耐药,其耐药率亦高达5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明显耐药,尤其是对头孢噻吩、头孢呋辛等抗生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均≥70%;对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高达50%以上。

3 讨论

当地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分泌物及中段尿液,且每年分离获得的病原菌65%以上来源于痰液,提示当地的医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当地临床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病原菌,其检出率高达45.12%。真菌检出率明显上升,提示真菌已成为当地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3,4]。有研究表明,真菌感染最危险的因素是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尤其是中性白细胞减少时极易发生真菌的感染;而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内置式导管的应用及血液透析都是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5]。近3年铜绿假单胞菌与真菌检出率的上升,应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抗菌敏感菌株被抑制,导致这些条件致病菌的大量繁殖与传播,从而引发患者发病有关。

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是细菌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耐药性细菌在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很快适应,从而造成微生态的失调;另一方面,在细菌获得耐药性的过程中,常可同时获得与侵袭力及毒素产生有关的基因,从而增强了其致病毒性,更易于攻击免疫力低下的宿主而造成院内感染。大肠埃希氏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明显耐药,可能与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增多[6]而造成的耐药性播散[7]有关。而铜绿假单胞菌则通过产生氨基糖苷类纯化酶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并通过靶位改变及生物被膜形成[8]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临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而导致的院内感染的日益增多,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增加了一定的困难。虽然根据实验室药敏试验结果用药与临床实际感染控制情况有一定差异,但比经验用药针对性强、效果好[9]。为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我们应该加强院内感染的药敏监测,弥补细菌报告不能及时获得的缺陷,在长期的耐药监测数据中总结出主要致病菌的耐药规律,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细菌耐药率、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健,陈升汶,卢月梅,等.医院内细菌流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研究.中华感染医院学杂志,2002,12(3):229-230.

[2] Mc Cown JE.Abrut Charut in antibiotic resitance .J Hosp INF,1991,18(Suppl.A):202.

[3] 蒋伟,常东,黄志红,等.临床检出细菌的耐药现状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46-648.

[4] 叶惠芬,杨银梅,陈惠玲,等.2001年广州地区常见病原菌耐药性调查.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10):602-605.

[5] 徐廷模,杨薇,赵和平.654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2 5-26.

[6] 罗羽,王仙园.国内ICU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现状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3,3(5):24-27.

[7] Urban C,Mariano N,Rahman N,et al.Detection of muntiresistal ceftazidime-susceptible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olate lacking TEM-26 after class restriction of cephalosporinsMicro.Drug Resist,2000,6(4):297-303.

[8] Nagino K,Kobayashi H.Influence of macrolides on mucoid alginate biosynthetic enzyme from Pseudomonas aeruginosa.Clin Microdiol Infect,1997,(3):432-439.

[9] 孙景勇,倪语星.住院患者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与耐药特征.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2,2(3):170-172.

上一篇:浅谈在职业卫生监督中卫生行政处罚的制约与监... 下一篇:护生在实习中进行护理技术操作机会减少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