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学生个性飞扬的舞台

时间:2022-10-23 04:28:45

数学课堂,学生个性飞扬的舞台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教学的首位,“以人为本”,努力为学生创设个性化发展的机会,让学生的数学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实现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环境,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呢?

一、诱发兴趣――个性张扬的心理支点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个性情感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张扬个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利用一切能引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发掘他们潜在的情感,使之达到最佳水平。

如:在《角和直角》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找出下面图形中的直角

学生汇报后,发现圆中没有直角,师趁机引导:“那你能不能在圆中创造出直角呢?”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圆纸片,折一折,画一画,那些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都积极动手操作,去发现,去探索,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满足和快乐。

二、体现平等――个性张扬的根本保证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应当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不要做居高临下的指导者,不要只是对学生发号施令,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探究的引导者。

如: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时,我和学生互相出题,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两个算式加起来,要能进行简便计算,如师出34×38,生出34×62,38×66等等。整个活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先学生出题,再教师出题;第二层次为先教师出题,再学生出题;第三层次为学生与学生出题;这样,既体现以学生为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学生营造了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实现了师生的心灵对话,激活了学生潜能,张扬了学生个性。基于这种平等,课堂上,学生们表现的无拘无束,自由欢畅,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心智才会自由驰骋,能力也会与时俱进,个性才能张扬。

因此,教师应让课堂成为一个各抒已见的场所,一个探索问题的场所,一个聆听他人发言、互相启发取长补短的场所。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培养出的才是充满个性、灵性与创造精神的人才。

三、选择方式――个性张扬的利兵锐器

《新课程标准》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把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放到了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学生学习观上的根本转变。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每个学生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学习风格,或喜沉思、或喜交流、或爱自学、或需指引……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展示自己个性的过程。我允许并鼓励和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灵活地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如:在学习“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我给学生出示了某班学生数学期末考试的成绩,然后让学生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统计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各段人数。于是,学生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整理数据,他们有的在各段的横线上写上“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有的数各段的人数,有的用写正字的方法统计,有的画标记,还有的划去已经数过的。虽然他们整理数据的方法各异,但都用各自的方式完成了对数据的整理。所以说,要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此时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走进生活――个性张扬的源头活水

“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让学生明白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枯燥的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你我的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

如:为了让学生掌握物体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数一数桥墩、一排排的广告牌和节日的灯笼等等,初步感受物体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充分借助儿童的生活背景开展活动,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逐步让他们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数学课堂应是激情飞扬的,是师生之间彰显人性的舞台,是闪现灵性的广场,更是张扬个性的天地。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选择、理解和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课堂,在课堂中个性飞扬。

上一篇:浅议农村学校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谈谈幼儿园中的游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