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肝病临床辨治思路探析

时间:2022-10-23 04:01:23

中医肝病临床辨治思路探析

【中图分类号】R25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60-02

【摘要】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肝病治疗经验,利用中医的辩治思路探析了各种慢性肝病的辩治思路,谨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肝病,辩治思路,探析

中医肝病可以分为两类,即传统中医肝病和现代中医肝病,前者的辩治范围主要有肝气、肝热、肝火、肝阳、肝风以及肝室和肝虚等,后者的辩治对象则包括慢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以及肝癌等。两者都可以利用中医肝病的临床辩证思路进行治疗。本文主要是对现代中医肝病进行临床辩治,谨供参考。

1 诊治肝病,初病杜渐,已病防传

对于大多数肝病,如脂肪肝和肝炎患者,在患病初期,体内邪气旺盛,但正气尚未完全衰退,在此阶段,利用合适的方法阻止病情继续发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一些急性肝炎并有趋势转为重型肝炎的患者,如果及时利用阻断疗法,使用中药灌肠以及口服法,并按照重症肝炎进行治疗,多可取得很好的疗效。慢性肝炎患者在临床上除有肝郁胁痛等症状外,还常伴有腹胀、乏力等脾虚现象,所以中医的治肝实脾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慢肝治疗,把握节度,调和为用

在治疗慢性肝炎时应该从抗病毒、恢复肝功能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入手,人体的免疫状态与肝炎病毒的清除息息相关,当免疫耐受表现为肝功能正常时,将不利于清除肝炎病毒,而免疫过激又会对人体肝功能造成损伤,只有当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处在适度的范围,且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等活性为正常情况时的2-5倍时,最有利于清除体内的肝炎病毒。当前已经有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具有抗病毒、恢复肝功能以及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在临床上利用中医药法治疗慢性肝炎时,应该整体把握患者的病情,通过单种或配伍中药的功用和偏性,改变机体的失衡状态,如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补或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具体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慢性肝炎的病机和病因往往十分复杂,常需要祛痰、化瘀、解毒以及扶正综合使用,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此外,临床上已经广泛利用中医药法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有研究显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治疗的关键是活化肝星状细胞,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也不断深入,发现肝星状细胞过度活化或活化不足都不能缓解患者的病情,只有适度活化才能其作用。这些都告诉我们,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不能单纯地追求祛邪化瘀、松坚散结,必须根据患实际情况掌握尺度,合理进行调和治疗。

3 脂肪肝病,分证而治,适情用药

早期脂肪肝患者的病机和病因多为淤血阻络以及痰湿阻滞,主要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此外还伴随有脾虚等;而后期脂肪肝的病机和病因则除了以上表现外,还会出现肝肾不足以及湿郁化热等。当前已有研究显示,活血通络以及化痰祛湿对于肥胖型脂肪肝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在临床脂肪肝疾病的治疗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阶段适时改变治疗思想,具体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祛湿化痰、疏肝健脾以及解毒滋阴等疗法。脂肪肝患者常会伴随有肝功能异常,中医辨证则为肝肾不足、湿郁化热等,治疗时需要配伍使用滋肝补肾、清热化湿的药物。脂肪肝的临床论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病因适度用药。最后由于脂肪肝能够对人体的胰岛素产生拮抗作用,故在施药进行滋肝补肾时应该尽量选择含糖分少的中药,如枸杞含糖多,如换成女贞子则会具有较好的疗效。

4 肝硬化腹水,健脾利湿,益气通阳

肝硬化腹水属“臌胀”,是中医四大疑难杂症之一,其病机可概括为血瘀、水停以及气滞。在脏腑之中主要责于脾、肾、肺,其中脾脏最为关键。在中医中认为脾脏是后天之本,生化气血之源,此外脾位于居中焦,处于全身水液代谢的重要位置,如脾不健康则会水湿停聚,因此中医上治疗“臌胀”大都采用健脾利湿疗法,如利用白术、泽泻以及茯苓等中药可起到健脾利湿的功效。脾健康了,将会利水湿的通利和运化,帮助肺脏通调水道和宣化,充分发挥肾脏的主水功效。水为阴邪之物,易使脾阳受困,长久则将伤及肾阳。中医中有云“益火之源以消翳”以及“通阳不于在温,而在于利小便”,这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阳气与水湿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治疗临床肝硬化腹水患者时应该在用健脾利湿类中药的前提下,再辅以通阳化气类中药如桂枝等,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

5 肝癌之治,祛邪扶正,兼而施之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肝癌患者的病理病机是由于身体整体衰虚,而局部邪盛。中医中治疗肝癌患者常选用当归、黄芪等补益气血,再配合半枝莲以及白花蛇舌草等用于解毒抗癌。对于不同的肝癌患者,其身体正气衰虚的性质和程度又各不相同,有阴阳气血亏损以及五脏虚损的差异。至于局部邪盛,往往也表现在不同的部位,同时性质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如在中医临床上肝癌患者多表现为瘀血阻滞以及肝肾亏虚,邪实和正虚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患者即可由淤致虚,也可由虚致淤,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因此在利用中医治疗肝癌患者时宜采用祛邪扶正,兼而施之,截断恶性循环,延缓或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肝癌患者的疼痛在中医中可分为虚实两端,虚则是由于气血不足,肝缺其荣养而痛,实则是邪实产生阻滞不通而痛。中医治疗肝癌疼痛有句话叫“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所以治疗肝癌疼痛必先通法,而通法在中医上又分在腑在脏、为血为气、属热属寒以及或经或络等,在临床上治疗肝癌疼痛多用化瘀通络之法。至于属于不荣而痛的,可利用大剂量的芍药和生地等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 李本孝,叶泉,张晓燕. 李治戎老中医辨治慢性肝炎七法[J]. 四川中医,2006,04:5-6.

[2] 盛国光. 中医肝病临床辨治思路探析[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02:65-67.

[3] 陈洋,徐列明. 《伤寒论》肝病辨治与脾胃之气的相关性探析[J]. 浙江中医杂志,2007,01:19-21.

[4] 吴洁. 《金匮要略》肝病辨治特点探析[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03:147-149.

[5] 温丽芬. 周信有教授论肝病辨治[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7,03:3-4.

[6] 郭军. 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辨治慢性肝病经验要素研究[D].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评价 下一篇:19例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院内获得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