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化学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3 02:54:31

新课标下中学化学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摘要:从少数民族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发展的特点角度阐述了在中学阶段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现实基础,并探讨了少数民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少数民族;科学探究;培养策略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0-0029-03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课程改革在课程理念、内容、实验、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以往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这不仅对广大中学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也对在新疆汉语授课的化学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面对中学化学新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必须重新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定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切实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中学化学教育的发展。

2当代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心理状况

新疆少数民族高中学生在心理方面与汉族中学生相比,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在这里主要介绍自身特点。

2.1当代新疆少数民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当代新疆少数民族高中学生作为“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变化更是惊人,这种变化不只是积极的,也有着消极的方面。由于受历史和生活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初中或小学或学前教育阶段,这些学生十之八九在本民族、本地区、本学校中学习成绩优异,曾经受到各方面的赞扬和好评,这些都激发了他们的上进心和自豪感,形成了他们的个性。通过奋力拼搏与中考或升学考试的激烈竟争,他们有机会跨入高中继续学习,是同时代人中的佼佼者。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中这个新的社会群体中,学习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变化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从过去信息闭塞的环境中走出来,亲眼目睹强中更有强中手的精彩世界。

在中学里,现代化的教学实验设施、丰富的图书资料、以及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大部分同学学习刻苦、勤奋,把求知、求能、成才,扩大知识面,发展智力,提高综合素质作为第一心理需要,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少数民族中学生不满足于课堂内有限的知识学习,积极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以便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少数民族中学生善于接受新事物,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想象。他们思想淳朴、内心忠厚、性格直爽开朗、为人热情、责任心强,特别对那些工作责任心强、真诚关心他们的教师非常信任和敬重,其教育效果也自然显著。但还有一些学生创造性、求知欲望不够,在课堂上遇到需要独立思考,单独回答问题时,不愿积极主动回答。他们有问题不太愿问老师。他们大多真诚、直率、善良,喜欢和世无争。如有些学生错把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方式,看作是自我表现,故产生对其他同学不够敬重的行为。有的学生虽想好好学,但是在讨论课上,不想主动发言;因为不愿意否定别人,所以也不愿意参与。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就在本民族的环境里生活,他们平时用的都是本民族的语言。可是在进入学校后,由于日常学习、交际、教师的教学等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汉语,讲汉语有一定的困难。在有本民族教师讲授的语文等文科课目中,他们如鱼得水,但在用汉语授课的理科科目中,他们听起来很费力,记笔记也十分困难,在课堂的学习活动中,他们的大脑内部就得有一个把汉语迅速翻译成本民族语言的紧张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否则他们是无法直接从汉语的教学活动中来获取有关知识的,学习起来毕竟没有直接运用本民族语言来得方便。因此,这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广度的发展或多或少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思维上的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学习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方面,这或多或少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2.2当代新疆少数民族中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思维发展特点

高中生从年龄上看可归为青年初期,初中生属于少年期。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的思维还是有所不同。少年期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而青年初期则属于理论型,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假设的、形式的、反省的思维,具有五方面的特征:通过假设进行思维;思维具有预计性;思维的形式化;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或监控能力的明显化;创造性思维或思维的独创性迅速发展。高中生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对思维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显著增强;高中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

(2)高中生个性发展特点

从个性的角度分析,高中生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并趋于成熟。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有如下特点:高中生已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要求独立的愿望日趋强烈;高中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这种分化,形成了他们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和体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的特点为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性条件。

3 培养少数民族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教学形式,符合青少年的个性,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是发展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理解能力。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地获取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科学探究,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教学中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等现象。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就必须改变学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是改变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所必需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即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存在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引导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究,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启迪幽闭的心智,放飞禁锢的情愫,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4少数民族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世纪,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科学探究是这类人才所必备的素质。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第一要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况,第二实施探究式教学,同时还要重视以下几方面:

4.1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从培养人才出发,要求化学教学应让学生参与化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初步知识。这种化学教学观是以实验探究活动作为化学教学认识出发点的现代中学化学教学观。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末认识的世界,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学生才会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要不断研究开发适合于探究性学习的化学实验,要注意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挖掘素材设计实验方案,因为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的实验探究性强,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此实验教学要如下几个方面改革:

①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验证性实验中融入探索和研究的成分,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或将验证性实验作为探究活动的一种形式,配合思考与分析,以达到探究的目的。

②补充一些有趣实验增加探究活动化学是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作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所以化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实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因为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些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求知欲的起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引起学生对化学新知识的直接兴趣,获得学生的不随意注意,而且可以引起随意注意的发展。这种注意的发展,就能导致学生探究积极性的发展。

4.2加强知识认知过程教学,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在备课和对教材的分析过程中,将化学教材的知识激活与活化,将教材知识培育成即将萌芽的苏醒的种子。再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富有了生命力的种子播种到适合它生长的学生心灵这块沃土中。教师在备课当中除了要激趣教材知识外,还要善于激活学生。创设恰当情境,激活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创设各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作用于学生的心理过程,从而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产生浓厚的探究性学习兴趣。

4.3改善教学方式,促进探究性学习

同一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学生情况设计出有个性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不同,设问的方式不同,创设的情境不同,达到的效果就不同。

有的课既有教师演示实验,又有学生探究实验,看上去学生被调动起来,随着教师的指示学生不停的实验,进行探究活动,但实际上与真正的探究学习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仔细分析,学生的行为实际是对教师指令的被动回应。

4.3在“做”中“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实验不一定非要学生亲自动手做,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也不一定就是探究实验。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有动脑、动手的机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到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在科学学习上,教育界推崇三句话:“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新一轮课改推出了探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笔者认为在化学教学中加强探究性学习既可以丰富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与内容,又可以改善化学学习方法。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于化学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探究性教学和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题、以解决问题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因此,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解决问题能力将是我们的教师研究的重点。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学习策略的形成,进一步完善具有探究特点的多元化教育体系,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以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霍益萍,张人红.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J].教育发展研究,2000.11.

[2] 康春英编.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6.

[3]毕华林等编.化学探究学习论[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0.

[4]王后雄主编.化学课程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2004.3.

[5]王祖浩等编.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上一篇:氯化钴溶液变色实验的定量控制及相关趣味实验... 下一篇:“物理模型在导入新课时的应用”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