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对T PP情有独钟

时间:2022-10-23 09:28:55

难产的TPP框架协议

TPP,全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也被称作“经济北约”。TPP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是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其前身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的“小清新”组合。

2009年11月14日,奥巴马宣布美国将参与TPP谈判。奥巴马强调这将促进美国的就业和经济繁荣,为设定21世纪贸易协定标准做出重要贡献。随即,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也宣布加入谈判,由此实现了P4向P8的转变,TPP影响随之扩大。TPP框架协议如今共有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文莱、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越南参加。

TPP谈判始于2010年3月,谈判一直由美国和日本主导。从长期目标来看,TPP致力于降低或取消包括汽车、农产品、化学品及消费品在内的1.8万种商品的关税。12个参与国加起来所占全球经济的比重达到了40%,一旦获得各国立法部门批准,TPP协议生效,TPP成员国之间会带来产品、服务价格下降,物流速度增加;各国可以取长补短,消费者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之一。不过,Q易开放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在某一领域受益,就有其他领域“受伤”。成员国的国家利益或某些产业的利益可能会因此受到他国的冲击。这一问题在关税方面尤其突出,因而后期谈判工作变得尤其艰巨。经过5年多谈判,2015年10月5日,12个泛太平洋国家就TPP达成一致。2016年2月4日,12国在奥克兰正式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但这并不意味着TPP的最终完成,TPP协定还需要各国立法部门(国会、议会)批准之后才能生效。

TPP一度被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作是美国“转向亚洲”战略的支点。不少分析人士指出,TPP是美国在亚太遏制中国的一着棋,就像它在欧洲搞了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IPP)一样。《华尔街日报》发表评论指出,当初,奥巴马在上任的头一年,曾敦促中国做“负责任的利益相关方”,也曾用“两国集团”(G2)的概念向中国短暂示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奥巴马政府的新贸易举动也许可以称为“ABC”――“中国除外”(Anyone But China)。评论人士指出,该协议一旦通过,基本上就形成了对中国的包围圈。“实际上,这些协议是美国政府新策略的重要部分,而制定这些新策略的目的,则是为了对付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国。”《华盛顿邮报》直截了当地指出。

TPP对于日本的重要性

日本特别看重TPP,甚至“将宝压在了TPP上”。日本政府曾估计,TPP实施后,日本GDP将增长13.6万亿日元,并能创造79.5万个工作岗位。安倍政府认为,一方面,加入TPP可以增加出口,利好日本制造业,尤其是作为日本经济支柱的汽车业;另一方面,加入TPP后外国商品将变得更加便宜,这对日本民众有较强吸引力。贸易的扩大将增强日本国内工业的生产力,创造经济良性循环,包括薪资增长和消费增加。

汽车业是TPP谈判所涉及的重要领域。如果TPP获得通过,日本汽车业将大获丰收,有望以低关税甚至零关税将该国制造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至其他TPP加盟国。在此之前,日本汽车业人士就纷纷表示欢迎。此外,如果TPP达成,美国针对日本乘用车征收的2.5%进口关税将在未来25年内取消,针对卡车(包括皮卡和商用厢式货车)征收的25%进口关税将在未来30年内取消,针对日本大部分汽车零部件征收的进口关税将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取消。

对于安倍政府来说,TPP不仅仅是外交通商政策,也是“安倍经济学”的重要组成要素。安倍政府视TPP为“安倍经济学”三支箭之一的“经济成长战略”的重要推动力,即和TPP生效相关联。在推行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改革、农业改革、缓和管制方面,TPP正是推动改革的重要理由之一。也就是说,TPP被定位在安倍经济学的增长战略里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的位置。

就在TPP达成协议的最后时刻,媒体报道,日本还在故意拖着不批准TPP协定以求美国让更多的利。当消息突然传来――不被看好的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的时候,日本上下一下子懵了。据说,就在TPP面临生死存亡之时,“日本国会一改往日的拖沓之风,以惊人的效率强行批准了TPP”。分析人士认为,现在日本计划在先行批准TPP的基础上,再努力劝说特朗普改变主意。

遏制中国的必然之举

自TPP基本协议达成之日,日本就一直对其“充满期待”。日本媒体认为,“规模占全球四成的巨大经济圈将应运而生。日本可要大展身手了。”安倍执意成为TPP的一员算的显然不仅是经济账,背后隐含了他的战略意图。安倍直言不讳:“若加入谈判就可以作为重要成员主导制定规则。”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话说得更是非常直白,“当超过95%的潜在客户生活在我们的国境之外,我们不能让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的规则。”

随着日本与中国在全方位领域都展开了竞争,尽早借助TPP占据战略主动优势,也就成为日本谋取主动,遏制中国的必然之举。日本政府推行TPP的原旨之一,就是想通过TPP,基于自由、公平的理念,在亚太地区构筑一大经济圈,建立一个所谓的“21世纪共通的规则”,且这并不局限于经济方面。

然而,“这一亚太地区的大经济圈,却把中国排除在外。”《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文章称,日本对签署有着更大经济利益的中日韩FTA态度消极,而对TPP情有独钟,有排挤中国的意图。中日韩FTA的建成,或可真正实现东亚世纪的来临。然而,中日韩FTA的三方努力,如今变成了中韩FTA的先行建立,日韩FTA则处于焦灼的谈判中,中日FTA甚至连可行性研究都没有进行。

TPP协议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当前中国海域摩擦升级、“一带一路”规划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美日协同制华基础上,对华围堵战略在经济领域的深化,并成为全方位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日本加入TPP后,美日GDP总量将占TPP加盟国GDP规模近80%,TPP成为事实上的“美日自由贸易协定(FTA)”,这就形成美日共同领导的局面。美日借助TPP统合亚洲新兴经济体,掌握在该地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不仅可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还可以避免亚洲各国过度依赖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中国,也可能会让中国陷入被动局面。日本则可以借助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经济上保持对中国的优势,以削减中国的潜力优势。至少在日本本国的区域性战略层面上,TPP协议的一个直接作用就是抵消中国“一带一路”规划,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区域性影响力。

TPP协议一旦生效,直接置中国于两难境地:若中国之后加入TPP协议,则必须遵守美国早已制定好的霸王条款,这不亚于第二次世贸谈判;如果不加入TPP协议,则与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等南海周边经济体处于一种极其微妙的关系中。正如日本经济再生大臣石原伸晃所言:“在与中国扩展海洋权益的摩擦增大的背景下,集合拥有自由、民主主义、基本人权、法治主义等共同价值观的12个国家,具有战略性意义。”由此可见,日本力推TPP协议在国会通关,从近期来看,可以在战术层面上搅乱中国南海局势;从长期战略来看,打着“共同价值观”的幌子,与西太平洋国家进行经济合作,最终把中国这个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排除在圈外。日本的小算盘打得极其精明。一名日本九州大学学者称,TPP包含着日本的国际政治利益,对日本而言,TPP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更是日本追求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制衡中国的重要工具和载体,是日本参与制定另一套国际准则的“重头戏”。

由此不难理解,为何面对国内重重反对压力,安倍却要一意孤行了。据悉,TPP生效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2国在协定签署两年内完成国内批准手续,或者6个以上国家完成批准手续且这些国家GDP合计超过12国GDP总量的85%。数据显示,美国GDP占12国GDP的比重达60.4%,日本占17.7%,也就是说缺少美日任何一方,TPP都无法正式生效。

对于TPP前景,持悲观态度的专家认为,TPP实际已经胎死腹中。也有专家提议修改TPP条款,使TPP在美国退出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生效。安倍晋三表示,TPP成员国还未商议一旦特朗普退出TPP他们该如何挽救。美国的退出无疑使得该协定阴云密布。TPP的停摆,就目前来看,已经深刻影响到日本政府一系列政治、经济战略构想。作为安倍政府,在目前来说,举起的TPP大旗想要放也放不下了。

上一篇:高管团队规模、薪酬差距与公司风险承担研究 下一篇: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货币篮子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