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技术在大地震报道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3 03:33:17

新传播技术在大地震报道中的运用

从现在新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新媒体的定义已经超过了网络媒体,目前各国学者普遍公认的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以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迅猛兴起的互联网和近年来刚刚盛行的多功能媒体等。”①

新媒体出现在20世纪后期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对信息传播在信息量、传播速度、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1)卫星电视;(2)数字化和多频道化;(3)多媒体和网络化。这三个领域也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②

新传播技术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积极表现

汶川大地震中,对地震灾情的报道向中国传播从业人员提出了严峻挑战。新传播技术展现了其在灾难新闻、突发事件报道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1.反应迅速

据百度报道:“第一个地震消息的,是百度贴吧的网友。2009年5月12日,14时35分,地震发生后6分钟,IP为61.161.76.*的百度网友,在百度地震吧发出题为“地震了”的帖子:“四川地区发生地震。”14点46分,新华网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后地震级别修正为8.0级)随后从15时20分开始,以央视为主要传播平台的电视媒体进行地震直播,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媒体抗震救灾报道的大幕。

互联网自媒体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第一时间报道信息方面占据明显优势。互联网技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新鲜、及时的特点。

2.传播渠道多样

地震发生后,新浪、腾讯、央视网等各类网站建立了以新闻中心为主,多个频道和部门参与的报道团队,快速形成了一体式信息机制。

除了网站以外,更多的地震信息通过MSN、QQ等即时聊天工具、博客、播客等自媒体平台传送。千万网民成为包括自拍地震图片、视频等原创内容在内的“地震实时新闻”者。土豆网上一段四川大学某学院学生用手机拍摄的视频,长达1分50秒,记录了地震当时宿舍和校园内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参与了传播。5月13日14点46分国家地震局通过新华社了汶川7.8级地震的消息,1分钟后新浪网对此通过手机短信和手机Wap平台做了转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推出了抗震救灾免费手机报特刊,每天早晚向用户报道地震信息。

另一方面,卫星电话――这个我们平时不太熟知的新型通讯工具在地震导致电力、通讯网络全部陷入瘫痪的地区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的技术工程师彭海丰于5月13日14点40分,通过卫星电话跟中央电视台取得了联络,第一个通过传媒发出救援者的声音。

在卫星电视方面,到2008年5月16日,参与地震专题报道的全国卫星频道达到14个,四川卫视全天播出“四川汶川报道”和“汶川地震特别报道”。央视新闻频道、综合频道、国际频道等都先后加入地震实况直播。截至5月20日,中央电视台各频道推出的直播特别节目总时长达676小时,创电视直播史纪录。

3.高度互动,参与性强

互联网的高度互动性使得受众能够对信息做出及时反馈,调整个体行为。地震中不少案例都体现了这一优势。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张琪在听到“军队在汶川找不到空降地点”的消息后,于5月14日上午在QQ群里发出呼吁:“我是汶川人,有个地方特别适合空降!”该呼吁经过近2000次的转载,传到了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中心。

另外,根据灾区查找亲友信息的需要,新浪和中国移动四川分公司在5月19日联合了基于手机短信、互联网兼容的互动平台,让网民输入信息查寻亲友和报平安。新浪同时调配了相当的编辑进行数据库的整理和输入,将互联网上的信息输回手机平台。

新传播技术带来的广阔的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使平衡报道、和谐视听等新的传播文化得到很大程度的实现。灾情报道中网络的快速反应最终形成了多媒体联动的局面,从而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对新传播技术运用的反思

新传播技术在发挥优势的同时也具有相应的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

1.单一、重复的“议程”缺乏主次判定

与传统媒体一样,新媒介也具有“议程设置”的功能。它意味着传播媒介给予某一事件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就越高。媒介的这种 “议事日程”功能,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③汶川地震后人们通过互联网、手机、卫星电视接收到数量众多的灾情信息,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地震信息的传播达到了铺天盖地的程度,此时大众的注意力几乎完全跟着传媒走。然而,由于网络缺乏整体的组织性,缺乏“把关人”,其设置的“议事日程”过于单一,报道角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新意和深度。受众很容易接收大量信息,却很难像从传统媒体中那样得到明确的主次议程的判定。

2.传播技术的强大与人文关怀的缺失

新传播技术的强大使得信息获得难度大大降低,然而在强调“传播至上”的时代,如何在传播中把握生命的尊严、人性的关怀也是传播者亟待考虑的问题。

地震发生后,各大媒体记者涌入灾区,利用强大的新传播技术发回第一手报道。于是一张张废墟中惨不忍睹的尸骸照片,被放在了版面的显赫位置,痛失亲人的灾民在记者的“引导”下一遍遍回忆地震发生时的恐怖与失去亲人的痛苦。有的记者在抢救被困人员现场近距离拍照、解说、直播,甚至对仍被困在废墟里的伤员进行采访。

“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④它本身的先进并不意味着传播本身、社会文化本身的先进。在灾难现场记者首先应该还原成“人”,而不是具有某种技术的操纵者。无论新传播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技术决定论的观点仍然不能被人们认同,散发人性光芒的传播才是社会文化走向的必然。不尊重,甚至漠视生命的报道,把新闻价值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的记者和报道画面,既违文化的价值导向,也与传播的初衷相悖,这足以引起学界和媒体的反思。

注释:

①陈刚等:《新媒体与广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②③郭庆光:《新传播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影响》,《现代传播》,2003年第3期

④张国良:《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主编:《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赵雅文:《新传播技术能否改变失衡报道》,《今传媒》,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青年记者2009年9月下

上一篇: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与政府责任 下一篇:维护新闻自由需要政府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