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传播范文

时间:2023-10-27 02:05:41

新传播篇1

英文名称: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新闻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0261

国内刊号:23-1147/G2

邮发代号:14-25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新传播篇2

2、以提高新闻时效性为切入点,创新新闻传播形式,增强新闻传播的现场感不同于电视媒体视听结合的传播特点,广播的新闻传播以听为主,这就使得听众无法获得现场的画面,也无法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广播新闻传播效果的提升必须要立足于满足受众对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的要求。为了提高新闻的传播速度,广播新闻频道可以创新新闻传播形式,采用现场连线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现场连线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报道的便捷性。与电视新闻现场连线报道需要画面切入等不同,广播连线报道只需要一部能够正常通话的信号较好的电话,就可以实现现场连线,可以采访到当事人,将新闻事件及时地报告给听众。其次,报道的真实性。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让当事人把发生的事实讲给受众,这就避免了报纸等媒体记者可能杜撰新闻事件现象的出现,能够让听众获得真实的新闻信息。第三,增强报道的听觉效果。广播新闻中听众每日听到的都是主持人的声音,听众会产生听觉疲劳。而现场连线报道会丰富广播的声音元素,让听众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这会刺激他们的听觉,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真实的事件现场。

3、贴近受众,注重受众的参与性任何一个媒体,其发展和生存都必须以受众为本,失去了听众,广播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广播要提升新闻传播效果,必须要充分地调动受众,吸引并鼓励受众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受众和广播媒体的距离。因此,广播新闻要主动增强和受众的互动,要对受众进行调查,收集受众对栏目的意见,并调整栏目,让受众感受到节目对他们的重视。同时,开通广播新闻主持人和听众的沟通渠道,让受众在收听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意见反馈给栏目组,也可以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直接与主持人进行沟和交流。在这种互动模式下,听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这能够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能够激发他们的收听热情,同时也让节目更加“亲民”。

4、办“看得见的广播”,做好品牌传播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3G网络等新媒体出现,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受众。这样一来,广播的生存空间就不断被挤压,很多受众对广播媒体要么是知之甚少、要么是漠不关心,甚至是很少接触,这就使得广播新闻受众的增长面临新的瓶颈。为了在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介的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广播新闻必须要扩大其影响力,必须要提高其社会知晓度。广播新闻频道要走出电台的“一亩三分地”,要走入社会各个角落,要办群众“看得见的广播”。

以交通广播为例,近些年,我国各地交通广播倾力打造的“爱心送考”公益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得到了市民的热烈响应,让市民对交通广播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对交通广播的关注度也持续上升。为了进一步扩大交通广播的知名度,交通广播频道应该积极举办各种公益活动,树立交通广播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让听众对交通广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有了这种认同感做基础,就可以轻松地赢得市民关注,就可以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争取更多的受众,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广播媒体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以互联网和3G业务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极大地挤压了广播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倾向于选择更为便捷的网站等获取新闻信息,这就使得广播的受众出现了断层现象。在这种情形下,提高广播的新闻传播效果,吸引更多的受众,才是广播的立身之本。

新传播篇3

英文名称: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5-2577

国内刊号:11-3320/G2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新传播篇4

定义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报道对象是科技,二是时效上要求新,指新近发生或是最新报道。然而,只具备这两点尚不充分。正如科技全方位渗入经济社会,科技新闻与经济、社会等其他新闻也存在诸多交叉,界限并不清晰。如果科技新闻只限于科技领域的新鲜事,则易将部分具有科技内涵的信息排除在科技新闻之外。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经济、社会发生的事件中,只要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就应算为科技新闻,否则则是经济新闻或是社会新闻。应该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科技新闻更加容易亦更为清晰。笔者认为,明确科技新闻的分类比研究科技新闻的定义更具实际意义。但相对于后者,国内对科技新闻分类的研究更为缺乏,仅有的为数不多的研究亦不统一。胡钰将科技新闻分为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新闻三类。赵炎龙则认为科技新闻包括政策类科技新闻、建设类科技新闻(指科技队伍、科技工作理论方面的建设)、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指对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气候等自然界发生的事件进行科学解释或观察性的报道)、批评类科技新闻(对科技系统的新闻监督)等六类。赵炎龙的分类完全包含了胡钰的分类,不但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表述的内涵比科技成果类新闻、科技人物类新闻、科技政策类更宽,而且还区分出了建设类、自然事件类和批评类三类科技新闻,更为全面地反映了科技新闻的全貌。

然而,赵炎龙的分类仍存在明显的瑕疵。一是自然事件类科技新闻过于狭窄。如2003年SARS疫情发生时,在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中,涉及防治和诊疗技术研究进展的,无疑可以列入成果类科技新闻,但是更多的关于SARS发病原因、发病条件、疫情地区、防治要求等方面具有科技内涵的新闻,因不属自然事件,难以归类。其实,现实中后一类新闻越来越多。二是分类对象重叠。建设类科技新闻和批评类科技新闻的对象均为科技管理或是科技工作,而且我国批评类科技新闻数量很少,单独归类实际意义有限。因此,笔者认为,科技新闻除了包括意义明确的政策类科技新闻、成果类科技新闻、人物类科技新闻外,还应包括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和管理类科技新闻两类。其中,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指事件具有深厚的科技背景,如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在月情况等类的新闻,或是需要通过科技阐释事件发生背景、预测发展趋势,如2004年对印度洋发生海啸的报道等,以及揭示事件背后科技现状的,如《华盛顿邮报》2014年4月在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失联事件报道中指出“全球航空业的数据通信、数据备份技术实在太落伍,今天的航空业仍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的落后技术”等。这类新闻与成果类新闻区别明显,应单成一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从科技角度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管理类科技新闻指反映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在推动科技事业发展中的举措或阶段性成果的新闻,包括科技工作进展、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等,如召开重大科技会议、科技规划、科技人才选聘等情况。

2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传播

科技传播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国内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同时强调“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因此,科技传播作为科技知识扩散的方式,对推动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传播在学界受到高度关注,是研究的热点之一。与科技新闻一样,学界对于科技传播也是未形成公认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有:孙宝寅认为,“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运动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翟杰全认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即为科技传播。需要说明的是,在科技传播研究中,一般有“科技传播”和“科学传播”两种表述。由于“在科学传播的语境下,科学被认为包括了纯科学、数学、统计学、工程学、技术、医学及相关领域”,实际研究中,此两种表述一般不加区分。就科技传播与科技新闻传播的关系而言,各种研究对其并不明确。从修辞上来说,不能确定“科技新闻传播”属于“科技传播”,就像“成人职业教育”属于“成人教育”,而“工商行政管理”却与“工商管理”没有关系。从学术上来说,很多学者在对科技传播研究中没有涉及科技新闻传播。对于科技传播的构成,学者们多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类。

吴国盛认为科学传播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界内部、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以及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科学界内部的交流包括学科同行间的交流与跨学科交流,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是指科学与其它文化如哲学、宗教、艺术等的对话与交流;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是科学传播狭义的指称,既继承传统科普的科学向公众传播,又强调公众向科学传播。翟杰全认为科技传播既包括科学的传播,也包括技术的传播,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传播是科技传播的四个基本渠道,其中技术传播指的是技术在社会中的扩散、交流与共享活动。凌小萍、谢慎兰把科技传播分为学术交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分析上述分类,总体而言,是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学(技)术交流,指在科技专业人员之间传播、交流科技信息的过程和行为。开展学(技)术交流避免了科研活动中的重复劳动,使学术研究由个体劳动成为集体劳动,有利于肯定学术成就、纠正学术错误、拓展学术交流的范围,有助于学术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的步伐。吴国盛的科学界内部的传播、科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传播,翟杰全的专业交流、技术传播,凌小萍、谢慎兰的学术交流,都可归于此类。科技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科技知识、研究方法,传承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来培养科技人才。科学教育培养了科技专业人员队伍,使得科技劳动成果的创造、传承与扩散得以延续,是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科技传播方式。吴国盛的分类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如此重要的科技教育,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即使他提出的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在广义方面似乎包括科技教育的一丝味道,那也颇为勉强。科学普及,是国家和社会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一直被认为是科技传播最基本的含义。科学普及拉近了科技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促进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正如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所说,“科学技术正是通过普及的途径和手段变为生产力的。”吴国盛将科学普及拓展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传播,强调了公众向科学传播和科普者与公众的平等关系。上述三个层次的分类,也不是没有问题。当前,科技传播的范畴已经比以往包含了更多的因素,由于科技信息在国民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很多日常普通的信息(如新闻、广告等)或多或少含有科技传播成分。因此,不能忽略科技新闻对科技传播的作用。一些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点。刘华杰认为“科学传播”在中国有“科普”和“科技新闻”两大传统,很多科技新闻报道都是“标准的科普工作”。吴国盛也强调了新闻媒体对科普的重要作用。徐孝枫、李云娣则按照科技知识在传播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将科技传播分为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向其他领域专业人员的传播、教育机构内部面向学生的传播、科技公共传播等四个不同阶段,并认为科技新闻是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

尽管如此,刘华杰、吴国盛提及科技新闻是为了强调新闻媒体的科普功能。徐孝枫、李云娣虽将科技新闻作为科技公共传播的主要形式,但所说的科技公共传播还是在科普意义上的扩展,其他三类还是没有脱出上述分类的窠臼。结合前文所述,科技新闻除大多有科普的作用外,其所蕴含的新闻价值也常常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一些引人瞩目的事件背景类科技新闻、管理类科技新闻有时甚至并不具有直接的科普价值,如SARS疫区的划分、科技规划等。但是这些科技新闻由于可以满足人们希望了解科技的需求,吸引人们关注科技,讲述了科技事实,符合科技传播中科技信息交流与共享的要求。科技新闻传播具备了科技传播的基本内涵,毫无疑义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由于科技新闻的科普作用并不能涵盖其在科技传播中的意义,因此,将科技传播划分为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科技新闻四个层次更为合理。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学(技)术交流、科技教育有相对固定的传播对象、明确的传播内容、清晰的效果评价标准,分别通过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合作研究、专利许可,以及专业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科学普及、科技新闻有共性也存差异。共性在于传播对象均为全体社会成员,都无明确的传播内容要求和效果评价标准,传播形式上需要依靠大众传媒,传播内容都具有“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作用。差异在于,前者目的明确,不讲求时效,重复性、长期性特征突出,更多强调对人的观念的影响和素质的提高;后者时效性强,属一次性消费,目的是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在四个层次的科技传播活动中,知识的专业性依次降低,受众的范围依次扩大,社会的参与度依次提高,传播的社会性依次增强。广泛性多意味着基础性。科技新闻传播作为最广泛的社会科技传播活动,对其他形式的科技传播活动起着基础作用。从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省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科技传播活动活跃的地方,科技新闻传播发达;科技新闻传播发达的地方,科技传播活动的水平亦高,效果显著。因此,实现科技新闻的高效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3从科技传播视角衡量科技新闻传播效果

科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在积极构建服务于知识经济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同时,建设高效的科技新闻传播体系是科技传播在新时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新闻传播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助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明确方向,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科技新闻传播作为面向大众的科技传播活动,对其效果的评价不能仅限于新闻传播,还需兼顾科技传播方面。因此,科技新闻传播的高效性,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的形式、方式、手段不断完善和范围、内容不断深化上,体现在科技知识和新闻信息的大规模的、多向互动的、快速的扩散上,还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道德的有效传播上。具体来说,科技新闻高效传播评价应涉及以下几个维度。一是传播形式。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不但科技新闻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且一切经济新闻的背后也似乎总能找到科学技术的影子。因此,科技新闻传播不仅是科技专业媒体的任务,其他主流媒体也要全面介入;科技新闻不仅继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也应成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新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科技新闻报道的形式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更好地吸引社会的关注。随着现代传播观念的深入,科技新闻报道不再仅是科学向公众的单向灌输,还要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活动。二是传播速度。科技新闻能够快速响应、快速传播。从新闻线索的发现,到新闻产品的生产,再到新闻产品的扩散和接受,时间效率都要大幅度提升。科技新闻同其他社会关注的新闻一样,能够准确及时迅速公开,乃至实现实时化传播。如玉兔号月球车通过微博,拟人化实时了第二次月夜休眠前遇到故障的新闻,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时,各种社会新闻热点所蕴含的科技新闻点也应被迅速挖掘,满足公众的需要。

三是传播规模。科技新闻的受众不仅限于与科技活动有关的群体,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科技新闻视角如果总体上达不到较大的规模,即使传播的效率和效力再好,也难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如果对重大事件不能集中资源,形成足够密度的报道,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科技新闻实现高效传播需要自身上规模、成气候。如国内媒体对神舟飞船和载人航天工程的组合式密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科技新闻高效传播的范例。四是科技新闻价值。科技新闻报道不仅让公众知道科技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而且有责任保证所提供的科技信息客观、真实、准确。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除了科技自身产生的新闻事件外,还需扩展到其他新闻事件背后的科技内涵。这些科技新闻内容通过媒体的深入挖掘、精心呈现,要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充分实现其新闻价值。五是科技传播价值。科技新闻要有足够的科技“含量”,实现科技传播价值。通过新闻工作者高超的“翻译”和“解释”技巧,把新闻中的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平民化”、通俗化,更好地传播给公众。通过科技新闻传播,引导全社会对科技成就、科技知识、科技政策、科技人物等进行关注,对提高社会公众科学素养发挥有益的潜移默化作用。通过拓展民生视角的科技报道,更加关注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全,更多融入道德和人文精神,进一步彰显人类创造科技、科技造福人类的科技伦理,并成为一切科技活动价值指向,实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传播篇5

无网络,不传播

媒体首要的功能是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因此,新媒体给媒体格局带来的冲击是先于舆论场的,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场的形成。中国新闻媒体在严格规范下,以正面报道为主,但互联网上则呈现了完全不同的传播景观,其传播强势是新技术、新应用、新终端造就的。尤其是海量自媒体可以随时设置吸引眼球的议题,以微传播的形态,快速而大面积地进行覆盖,它甚至可以对传统新闻媒体的议题设置、宣传报道、舆论引导进行轻而易举的解构。这就是今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报道的最大挑战。

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民自发贡献、提取、聚合新闻信息,通过各种应用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的活动便开始了。这一类传播活动的主体是“自媒体”。在互联网1.0阶段,自媒体是个人主页、邮件刊物等形态;在互联网2.0阶段,自媒体是博客、播客等形态;在互联网3.0阶段,自媒体是微博、微信、APP等形态。当下业界约定俗成的狭义的“自媒体”特指微信公众号。2014年自媒体领域的一大变化,是微博的式微与微信的持续走强,网易微博、搜狐微博先后宣布停止运行,腾讯微博也宣布停止功能开发,仅维持基本运行。而拥有6亿微信用户和580万公众账号的微信,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社交应用。从政府主管部门对微信的关注度上也可以看出这一变化。2014年8月8日,国信办副主任彭波指出,国内政务微博账号已达到25万个,而政务微信公众号仅有6000个,在数量上有不小的差距,国信办将通过下文件、下指标等形式,全面推动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设立。

中国共产党为加强新形势下的组织、思想、理论建设,也意识到利用好互联网等新媒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央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会同新华网、腾讯、中国电信创办“共产党员”微信、易信公众号,并要求广大党员订阅。在2014年反腐风暴中,中纪委的作为有口皆碑,其中就包括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挥的重要作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由原来系统内的五个网站整合而来,成为权威的第一信息源,“周一拍苍蝇、周五打老虎”成为各方关注甚至期待的规律。网站亦成为党员和公众举报的快速通道,一年多来,反腐举报量平均每天达800余件。2014年12月9日,网站又开通专栏,接受海内外人士对逃往国(境)外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及其涉嫌向国(境)外转移违法违纪资产等线索的举报。

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主流网络媒体无疑发挥着导向作用,其专业团队的报道规模、社会资源的拥有运用,绝非自媒体可比。如,为及时报道反映我国各相关地区与相关国家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规划、举措与成就,人民网策划了“行走新丝路”大型跨国全媒体报道活动,全面覆盖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平台,可谓策划独到,规模空前。又如,2014年1月14日、15日,财新网刊发五篇有关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谷俊山贪腐事实的专稿。这一深度调查报道,揭开了历来封闭的军队贪腐状况的第一层面纱,引起中外舆论的高度关注。这组专稿再次显示了专业媒体和专业记者的素质和水准。

在对新闻网站的政策支持方面,去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明确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以期让新闻网站在原创新闻内容生产方面有更大的作为。此前仅有人民网等6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作为试点单位,此后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并符合条件的200余家中央及地方新闻网站的新闻采编人员将正式纳入记者队伍,取得记者证。

无网络,不吐槽

“两个舆论场”的概念最早是由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于1998年1月明确提出的。他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2011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撰写了“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系列评论,7月11日刊发的开篇是《打通“两个舆论场”》,文章将南振中原来的表述进行引申,明确指出民间舆论场今天主要是在互联网上形成、呈现的,网民在论坛、QQ群、博客、微博上议论时事、针砭时弊、品评政府的施政得失。

由于今天广大网民在信息结构、观念认知、价值判断等方面已发生重大改变,因此,两个舆论场的分野十分明显,类似以下的情况时常出现:当、徐才厚、令计划案被揭露后,主流媒体称这再次显示中央反腐决心刑可上常委之际,网民却质疑他们何以能爬到如此高位;当内蒙古青年呼格吉勒图18年的冤案被纠正,主流媒体报道其母亲感谢党和政府之际,网民则指出应是党和政府向其父母谢罪;当周小平、花千芳以“网络作家”头衔受邀参加全国文艺座谈会之际,网上则是一片非议声;即使网民对难得出现的“APEC蓝”一时叫好,但也挡不住网民对连续出现的严重雾霾“吐槽”不断。

基于两个舆论场的现实,不仅存在“无网络不吐槽”的情况,而且会出现“无网络不激辩”的情况。在当下中国,对人们所持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简单的标签化区分就是左派、。2012年,曾出现过一幅《中国的左派VS》的信息图,对两派的特征及观点做了标注。2014年,微信圈中曾流传一个名为《政治立场倾向测试》的互动性程序,通过回答若干问题,便可以得知自己的政治立场是左还是右(或者是极左还是极右),抑或是中间派。在国内政治生活及意识形态领域,左、右两派各有确认的代表性人物和媒体,包括报纸、刊物、网站、微博及微信公号,在2014年关于民主、、阶级斗争重提、“吃饭砸锅”等众多问题上,双方立场泾渭分明,更出现“死磕派”、“体制婊”等新的标签。在网上进行激辩论战时,批判对方的词语尖刻,甚至不时出现语言侮辱和语言暴力。由此可见,关于中国的发展之路和发展模式,达成社会共识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无网络,不流行

2014年7月,“冰桶挑战”首先在美国兴起。这一慈善捐款行动迅速在全球流行开来,完全借助于社交媒体的力量。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挑战者需上传相关的视频,然后再向他人发出挑战。这一活动由于有众多社会各界名人参与,具有趣味性的形式,加上社交媒体的传播威力,于是迅速跨越各国国界和文化疆域得以流行。8月18日,冰桶挑战赛活动蔓延至中国,IT界、互联网界的一些名人率先加入。随后,娱乐界、体育界的众多明星也纷纷加入。冰桶挑战赛颠覆了人们对公益慈善的既有认识,名人、明星的参与刺激了粉丝团及广大网友的参与积极性,引爆了去年夏天的社交媒体,不仅为ALS渐冻病人募得了捐款,而且使这一罕见病进入公众视野。

如果说,2013年在世界也在中国流行的全民舞蹈是韩国“鸟叔”的《江南Style》,那么2014年在中国流行的全民舞蹈则是《小苹果》。《小苹果》旋律优美简洁,歌词富有感染力,特别是具有强烈的节奏感,瞬间就能带动人们跟随其手舞足蹈。这一“神曲”借助网络传播的力量红遍大江南北,各种风格、各种个性的苹果舞随即层出不穷,众多网友拍摄制作上传了各种版本的《小苹果》,甚至游戏版出现在了苹果和安卓等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中。《小苹果》的流行蔚为大观,堪称网络传播奇观。

一个词汇、用语借助网络传播在社会盛行使用,是如今常见的现象之一。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如“你懂的”、“且行且珍惜”、“有钱就是任性”、“什么仇什么怨”、“也是蛮拼的”、“不作死就不会死(no zuo no die)”、“萌萌哒”等,尽管这些用语的源头各不相同,但很快被网友觉得新鲜、新奇而广泛使用开来。其中,不乏带有性器官的流行语,如“丝”、“逼格”、“斗逼”等,不少网友毫无顾忌地使用,好像不如此便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或不足以显示自己用语新潮。这种现象反映出网络粗俗文化的一面,有社会责任感的网友应规避使用,扭转这一粗俗风气。

无网络,不动员

由于中国社会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危机频发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各类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各类维权行动不断增多。进入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兴起以来,每当发生社会,不论是大规模的反日示威游行,还是争取权益的罢工行动,不论是对拆迁征地的抗争,还是反对化工项目上马,都可以看到网上动员、网下行动的特点,且动员及时广泛,行动来势凶猛。从媒体和传播的角度看,互联网等新媒体已经由原来用来分享和传播信息,演变成动员组织和指挥行动的标配手段,成为发起、推动社会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甚至可使一场社会运动发展成一场“低强度战争”(Low-Intensity Conflict,LIC),“键盘战士”在互联网空间展开信息战、舆论战、心理战的较量成为新常态。

2014年3、4月间,台湾爆发“太阳花学运”。9月底至12月中,香港发生回归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形势最复杂的“占中”事件。在这两个事件中,作为运动主力的年轻学生广泛使用各种新媒体手段,特别是社交媒体手段,进行行动引发、组织动员、舆论造势,乃至对国际社会广为宣传报道,其社会影响及传播效果令传统媒体黯然失色,对传统媒体的议题设置和主流叙事的角色进行了彻底颠覆。这两个事件,成为2014年观察研究大规模、社会运动与新媒体相互关系的鲜活案例。

新传播篇6

不同的宗教派别在对受众的信仰进行渗透时,往往会用各种传媒手段。毕竟,在多元文化日益发展的当代语境下,如何在保持佛教原有精神的基础上广泛地弘扬佛法,又能让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易于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五台山佛教在其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以及坚持的原则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在内容上,这一传播秉承真实传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报道各种佛事活动;其次,在精神上,坚持善意、慎独的价值原则,积极宣扬惩恶扬善观念;最后,在形式上,强调形式多样,美丽大方,让人赏心悦目。这些表现对当代的新闻传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一、五台山佛教传播的特征

五台山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在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探讨五台山佛教的传播特征,对揭示五台山佛教在赓续中国文化使命以及和谐社会的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种传播所表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客观、真实。它不夸张,不矫饰,不渲染,而是实事求是地对佛教文化的原貌以还原。从历史上看,这样的传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法显在佛教的传播上,非常强调真实、客观。他生于十六国时代。当本文由收集整理时,“佛是戎神,所应兼奉”、“中州胡晋,略皆奉佛”。可以说,佛教在北方广泛流行。而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与思想上信奉儒家教义,认为“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的汉族颇有不同。因此,为了从思想上统治汉族人民,北方政权对佛教予以大力宣扬,积极扶植。从而出现了“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的情形。这对于“志行明敏,仪轨整肃”的法显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于是,为了捍卫佛教的纯洁内涵,以促进佛教的发展,他决心西行天竺,找回完整的佛经,由此建立一套僧人的戒律和行为准则。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从长安出发,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寻求戒律,刻苦学习,记录了大量口传佛典,带回中国,译成中文。这便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内地的系统发展。

类似于法显在佛教传播中的那种严谨求实精神,一直为五台山的佛教传播所传承。在佛教经典文本的当代讲授与宣扬上,能够坚持真实的立场。如五台山梦参法师在佛法和修行的关系阐述上是非常精准的。他认为,佛教的精髓是智慧,佛法是最朴素的,修行后就可获得。佛教中的智慧就像太阳升落那样简单真实。佛住世时,提倡静坐,因而弟子也应静坐。弟子初行时会有痛苦,但静坐到一些日子后,就会从静坐中获得益处,从而离不开静坐。梦参法师强调,讲佛法时最重要的是要讲出佛的真实含义。比如,在解释“烦恼”时,他指出,烦恼即无明,是不顺时出现的麻烦。消除烦恼就要寻找根源。烦恼来自色、声、香、味、触、法的影响。去除烦恼就要以静坐转化六根不为六尘所困扰。在解释“解脱”时,梦参法师指出,解脱就是解除烦恼的束缚,脱离六道之苦。解脱即大舍,真正放下,达到“八风吹不动”境地。对修行人来说,证悟非常重要。“证”是通过修行佛法增长法益戒益。“悟”是不同道次的智慧境界。离开证悟,就无法了生脱死。在讲授经文时,梦参法师认为,以文解义释解不了佛法,会把佛法本义讲偏。以《维摩诘所说经》中的“宴坐”为例,他把其解释为出家人用斋时的坐姿,表结跏趺坐之意,指他们修行的一种精神精进状态。因此,只有证悟的人,讲法论理,才合经义。证悟只能通过身体力行,讲法才会成功。否则,就不能讲出境界。也就是说,光从书本找佛法,而无证悟境界的法义,那就不能说服人。这就要求修行者要慎独,不要盲目随从,要学会善寻知识,依法戒行。净慧法师的这些主张,都给佛教的传播提供了非常有力地保证。

另外,五台山佛教媒体关注有价值的佛教事件,其报道准确而客观。例如,“五台山尼众佛学院2012年开学典礼在大乘寺举行”这一报道,简明扼要,就事论事,没有丝毫的渲染和夸张,只是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这一佛教事件的主要信息。再是2012年10月7日有关“五台山普寿寺第六届正信居士培训班结业典礼”的报道,将时间、地点、事件主题、人物、活动内容给予了简要地交代,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和夸大,不像某些日常的新闻报道那样,极尽意义评说之能事,尽可能地渲染意义,把随意性无限制地表现出来。还有,《盛世和谐五台山》画卷以及山西五台山选派僧人赴加拿大援助“四大名山”建设的报道等,言简意赅,客观真实,都对佛教事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给予了积极的体现。

其次,在精神上,佛教思想及其文化的传播具有特定的价值指向和价值色彩。这对促进佛教事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佛教文化积极倡导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等原则,有充分的正能量。在传播中,五台山佛教推崇谦让、自律、仁爱、扶助、精进的原则,坚持以戒为本,长养善根。力求“不为自己求安乐,只为众生皆离苦”。这种慈悲、包容、普度、利生等思想确实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五台山佛教的影响巨大。同时,五台山佛教能与时俱进,顺应时展,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调动社会资源,服务慈善事业,从而解决很多人的现实问题。比如,佛教的法义、戒规,对人爱心的唤醒,已使五台山的佛教传播成为搭建社会救助平台的一种推动力量,吸引社会各阶层参与慈善救济和社会公益。五台山佛教的传播包含着积极的人世精神和鼓励人们努力向上的人间品质。尤其在当前,这种“人间佛教”的思想,把深奥的佛教教义和法理引领到社会与家庭中来,其中那一整套有关人生的思想成为人人都可接近的道理与智慧。在传播中,五台山佛教主张人生而平等,宣扬人无贵贱贤愚之分。提倡去恶从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让人勿昕是非、勿看是非、勿念是非。是非只会导致对别人过失的关照,而忽略自己的缺点,从而影响道业,这是为佛所戒的。从这一意义上看,五台山佛教的传播是社会正义的重要实现载体。

第三,在形式上,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传播形式多样,美丽大方。佛教宣扬的那些法理的渗透、延伸、普及,要依靠一种方法、一个平台。这种方法和平台,就是传播形式。五台山佛教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靠口传心授,使古老的智慧得以传承。后来则采用平面媒体,创办佛教刊物,使佛教的弘扬进入了“写本时期”,佛教杂志以及会刊不断出现。这些都围绕着佛教宣传,在策划、定位、风格、构架、内容、形式上都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它们集思想性与艺术性、可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有思想、有品位、有特色、有个性,使佛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弘扬,实现了长养善根、禅悦大众的功能。在这些佛教文本中,有些内容是佛教建设、会议新闻、活动性新闻、工作总结、佛教教育、工作交流、书刊评论等,真可谓特色突出,奇葩独秀。其影响可谓昭朗万有,衽席众生。从五台山佛教刊物的目前定位看,主要集中在:给谁看;好不好看。它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对佛教经典的讲解以及理性智慧的宣扬,文化资源平台的搭建,其次是寺庙的活动新闻、会议新闻和图片。五台山的佛教文本,面向大众,本文由收集整理所发内容通俗易懂,让人乐道。而且在栏目的设置上,颇有用心,雅俗共赏,高低兼顾,融思想、可读、通俗、趣味、艺术于一体,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坚持图片的原创性,素食的独特性,视频的生动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与佛教传播方面深谙编排策划、新闻取舍、美术版式设计以及包装的专业人士是分不开的。

尽管五台山的佛教平面传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面对当今信息时代天翻地覆变化和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传播手段,寻求科学、有效、快捷、易行的传播平台,让佛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五台山佛教文化传播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论题。在这方面,五台山的各个寺院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积极采取现代传媒工具和技巧,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获得新生,这是五台山佛教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五台山佛教网站的开通,满足了人们的交流便利。其内容丰富,包括佛教学院、佛典宝库、法雨经院、素食文化、旅游参访、佛友社区等栏目。每个栏目设计巧妙,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另外,现代的网络技术还从视觉、听觉上直接地展示佛教活动、讲经等,一些佛经故事还被制做成生动的电视、动画,这让深奥的法理与道义得到了简化,降低了人们的理解难度,大大地促进了传播性。僧众念诵的经咒也变成了颇有韵律的歌曲,通过网络、光碟得以传播,这些优美动听的佛乐激荡着人们的心灵,在当代喧闹纷杂的世界中营造了一种清净和谐的氛围,有利于人的精神平静与安宁,确实能够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五台山佛教的传播特征可以看出,这种传播体现着专业性与综合性并重的要求,自由原创,强调客观真实性,并以此为立足点,力求传播中法理和价值的体现与渗透,同时强调美的元素在这一传播中的重要性,坚持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这些具体的要求已使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传播,成为当代传播学中的一个成功典范,对我们在当代做好新闻传播很有启发。

二、五台山佛教传播的启示

如上所述,我们可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传播特征中获得诸多启发。首先,随着以手机媒体及3g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传媒的出现,传播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人都可成为传播者。尤其是在网络传媒已成为新闻舆论的重要力量时,信息的正确、客观、真实,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与其他媒体比较,五台山佛教传媒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所彰显出来的思维高度、广度、深度,从而更具公信力。大众传媒如何能在传播环境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像五台山佛教传播那样,坚守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这是五台山佛教传播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毕竟,在当前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中,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媒体的从业者,为了出重大新闻,追求轰动,往往在实践中,捕风捉影,根据子虚乌有的传闻,编制虚假报道和假新闻。这些假东西造成了信息污染,引发了危及人类健康生存和信息活动低效率的状况。但对“各类阴险人物和强势产业来说,信息烟尘是他们的乐园,信息过剩并不让人烦恼,反倒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遇。”再有就是虚假广告信息。在媒体的商业化情境下,媒体可能会在良知与利益、道义和资本之间进行艰苦的抉择。但广告面前的媒体往往在代言广告上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最后的博弈结果将使媒体不得不投进广告的怀抱,从而播发一些夸大或带有欺骗性的虚假广告。如颇具气候的华格纳生物晶片广告、由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减肥茶广告等,直到中央媒体曝光后才停息。新闻媒体的假广告已严重地伤害了受众的利益,媒体应对这些伤害承担责任。因为,这种伤害的发生与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密切相关,从而有必要对新闻媒体进行拷问。还有就

是把新闻娱乐化和娱乐新闻化。市场化的进程,促进了媒体与宣传的疏离,为了赢得受众,抢占市场,有的媒体越来越趋于用娱乐的手段实现其他的功能,使娱乐功能得到了空前释放。另一方面就是把娱乐新闻化,模糊娱乐和新闻之间的界限,以娱乐报道的浮躁与低俗,严重地侵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管是新闻的娱乐化还是娱乐的新闻化,都会使媒体放弃社会守望者的职责,放弃社会良知和道义,沦为醉心于娱乐商品制作和贩卖的商人,忘记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新闻报道中有时设置的互动节目,其实质是通过观众的参与来谋取媒体的私利,把观众视为节目的彩民。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一种全民投机的氛围,有可能引发观众生活态度的改变和人生观的扭曲。因此,应当像佛教传媒与佛教传播者那样,尽可能地恪尽职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夸大、不变味,赢得社会的赞誉和认同。

其次,佛教传播的本质目标在于扬善,弘扬社会正义。五台山的佛教媒体具有特定的伦理使命,它的人文关怀,使人心向善。这不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还为传媒带来了受众。这一点也值得大众媒体学习、借鉴。在现实中,必须要让媒体体现出特定的价值色彩,承担社会守望的责任。一方面,媒体不但担负着守护社会正义的重要职责,同时也肩负着培养社会道德伦理的功能;另一方面,社会正义作为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秩序,要求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必须严格恪守新闻伦理,坚持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道德使命。就像佛教论坛在慈善救助上那样,新闻媒体也可为各种痛苦镜像提供一个良好的求助平台,只要经过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就会感化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现状的悲悯与同情,很多处于痛苦情景中的人们就可以得到帮助和安慰,从而使得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在帕米尔·耶里看来,旨在为公众谋利益的行为才是真正道德的。所以,媒体及其工作者必须重视媒体道德和伦理,因为它对媒体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性。按照康德的看法,我们愈经常持久地对心中的道德律加以思索,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敬仰和敬畏。新闻伦理对现实给出了一种典型的矫正视镜,道德上正确的行为,能为整个社会产生最大的利润和最高的平衡。因此,媒体在当今多样性的价值追求时风中,一定要有其思想道德的底线;同时,新闻工作者必须接受正义维度的伦理要求,因为只有道德个体接受了这些社会伦理规范后,伦理才会具有真实的社会意义。也就是说,媒体从业者只有在净化自我灵魂的基础上纯洁人类的灵魂,只有在优化自我品质的基础上提升社会品质。在自身的实践中,不弃位卑,努力成为社会的楷模和全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引导全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崇高的道德风尚。

再次,新闻传播可以像五台山佛教传播那样,不要封闭自己,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建构大众传播平台。因为只有老百姓喜欢,才会有市场,这是一种智慧。所以,新闻传播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注意自身风格的定位,色调的创新,文章与图片的巧妙安排,内容与形式的合理搭配等。要强调网络传播的多样性,比如,网页平台、新闻信息视频及各种论坛等形式,力求达到“不动道场,周遍十方”的效果。要不断地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下功夫,让文字、语音、图像、音乐、动画熔于一炉,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表达效果,让传播成为一个标准的艺术品。当然,在强调传播形式活泼、多样以及美感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升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应像五台山佛教在传播中那样,多利用一些平台,逐步地促进传播的深邃性和专业性。另外,力求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尽可能地考虑视觉和声觉效果,也是当今以及未来传播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新闻传播必须围绕这样的趋势来开展工作。

新传播篇7

[内容摘要]大众传播史与新闻史及媒介专史是不同层面的历史研究,后两者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大众传播的总体历史研究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都需要中国自己的大众传播史研究,这项研究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关键词]大众传播;历史研究;新闻史 要论说“传播史”,就不能不首先回顾新闻史的研究。 1873年,《申报》发表了《论中国京报异于外国新报》一文,可谓中国新闻学研究的滥觞;1917年,姚公鹤所撰《上海报纸小史》出版,是第一部新闻史研究专著。此二者都可以看作是在中国新闻史乃至整个新闻学研究领域的开路先锋。诚如方汉奇先生所言:“在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历史上,开其端绪的,还是新闻史的研究。”(1)百余年来,新闻史从无到有,至今已蔚为大观,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思想解放学术创新的潮流中,新闻史研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992年成立的中国新闻史学会为一级学会,足见新闻史作为一门显学的学科地位。仅以学会成立后的6年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在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新闻史方面的论文和文章,累计达1053篇,公开出版的新闻史方面的专著,累计达88种”。(2) 1996年,新闻学由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的传播学成为与新闻学并列的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这一过程中,新闻史研究功不可没。问题在于,传播学已经同新闻学并驾齐驱,在新闻史研究取得可喜成绩的情况下,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对中国大众传播历史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与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地位相适应的,既有新闻学,又有传播学;既有新闻史,又有大众传播史的合理格局。 大众传播史不同于新闻史和媒介专史 这里所说的“大众传播史”与“新闻史”的不同,在于“大众传播”与“新闻事业”的不同。将大众传播与新闻事业同归于“传播”旗下,已是学界的共识。若按传播方式可将传播分为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两类;如果站在新闻的立场上,又可以把传播按照内容分为新闻活动和非新闻活动两类。这四个概念相交叉,就构成人类社会传播的一个图景,其关系如下表所示: 大众传播

新传播篇8

播客是什么?

“播客”即英文的Podcast或Podcasting,这个词是苹果电脑的“iPod”(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文件、允许用户订阅节目(feed)并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者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电台节目。Podcasting录制的是网络广播或类似的网络声讯节目。利用这种技术,网友可以将自己制作的音频节目上传到网上,与广大网友分享,也可将网上的播客节目下载到自己的iPod、MP3或其他便携式数码播放器中随身收听。使用者既可以在线收听,也可以订阅并下载到音频播放器中收听。

传统广播既有传播迅速、海量信息、覆盖面广的优势,也有线性传播不易保存、选择性差的劣势。现在广播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分众化广播(或称为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频率专业化成为电台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受频率、传播工具及线性传播方式的限制,广播受众仍不能实现完全个性化的收听。“播客”是“可订阅”、“可选择”的新型广播,听众可完全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意收听节目。和传统广播、流媒体网络广播相比,播客在时间上是相对自由的。这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可以随时收听;二是收听的时候可以自由控制收听哪段,不听哪段。“播客”这种高度选择性的收听方式,使听众“按需收听”的需求成为可能,传统电台一直努力追求的“窄播”得到进一步实现。因此,有人认为在数字广播技术领域,播客成为继传统广播、网络电台及博客后的又一次数字广播浪潮。正如博客的出现标志着网络门户2.0的到来,播客广播代表着网络广播发展的方向,将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种主流传播媒介。

播客好在哪儿?

播客一出现,立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互联网上风行一时,电视随即与网络融合,相互进行节目渗透。那么,进入广播领域,播客与传统广播电台有哪些区别呢?

第一,内容不同。传统广播播放的是文字的声音版,Podcast能在发表文本信息的基础上,传播音频、视频和Flas等多媒体资料,其中尤其以音频、视频的传播交流交互为特色。此外,播客是个人创作的节目,其内容更加个性化、时尚化,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第二,传输介质不同。传统广播依靠有形实体进行传播,播客广播传播渠道以RSS技术为基础,是虚拟的、智能化的传播通道,是可以自动下载的影音文件订阅系统。

第三,传播方式不同。广播和网络电台都是“一对多”的传播,一个节目源在中心,许多人接收。而播客传播中,利用RSS技术平台,人人都可能成为潜在的播客节目提供者,人人也可能成为节目消费者,传播模式已经变化为“多对多”的传播。

第四,主体不同。传统电台广播的频段在多数国家是被严格控制的,传统广播的主体多局限于国家专业的媒介组织。与之相比,播客传播主体可以是专业的媒介组织,也可以是社会团体,还可以是业余爱好者、个人等,只要你愿意,有表现欲望,都可以成为播客传播的主体。

同时,播客与网络电台也存在着区别:

首先,声音传输质量有差别。网络电台虽说可以在线实时收听,但受网络带宽、服务器的处理能力等条件制约,声音经常断续,品质也不理想,而且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对于播客来说,它采用订阅模式传送音频内容,将内容从服务器端“推送”至用户端,收听质量要好得多。

其次,接收终端和收听自由度不同。收听网络电台只能依靠处于固定位置的电脑,而播客传播终端不仅仅局限于电脑,而且扩展到iPod、MP3、MP4、手机等之中,借助于这些终端,听众可自动下载音频文件到播放器中,听众不必端坐电脑前,也不必实时收听,从而可以享受随时随地的自由收听。

播客将如何发展?

一种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必然对已有的媒介格局构成冲击和挑战,并进而完成格局的重新构建。虽然不清楚播客最终会带来什么,但越来越多的传统广播电台已经感到了它的强大威力,开始拥抱这项新技术,逐渐加入到播客阵营,试图赶上时代潮流。2005年初,美国一些非营利性广播电台,如纽约的WNYC和波士顿的WGBH等,发现播客很适合他们制作的一些专访、评论和对话节目,已经开始将节目制作成播客供网友下载,美国之音也将科技新闻节目制作成了MP3格式。2005年5月16日美国人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以“播客”节目为载体的广播电台。BBC电台、CBC电台等相继开通了“播客”频道,他们不但把自己的节目上传到网上,还通过传统电台播放播客上传的内容。如英国广播公司已经开始有选择地把一些节目放入播客网站。

虽然播客发源于美国,但中国播客的发展一点也不落后。2005年初,国内出现了一批播客网站。播客在互联网上产生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传统媒体,这两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推出了《波歌播客秀》节目,北京文艺电台推出了《播客风暴》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下属的银河台2006年3月1日全新改版时也添加了“播客”专题,并逐步打造集图片、文字、声音、影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播客平台(Mblog),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时尚乐园。

作为一项新的技术、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模式,播客拥有零技术门槛、平民化、非线性传播、可订阅、收听自由、节目内容丰富、个性化、不插播广告等优势,此外,随着播客的发展,传播不仅可以是声讯,同时涵盖视频等媒体。就目前来看,“播客”的出现丰富了广播传播的形态,使传统广播传播手段多样化、传播内容多元化。播客横空出世之初,几乎所有的评论都认为播客是广播的TiVo(点播式电视),是DIY Radio(自助广播),认为这种“可以订阅”的广播将再造广播,给传统的广播业带来一次复兴。但事实上,播客既不是对传统电台的一种替换,也不是一种新生的媒体,它更类似一种订听(有别于订阅)的声讯杂志。就像博客的现实证明它并没有替代报纸杂志一样,播客也是不可能取代传统电台的。

从将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看,传统电台在资金、人员、资源方面拥有巨大的优势,依然拥有大量保持固定收听习惯的听众,这一点“播客”无可比拟。即使目前最大的播客网站,它的实力与广播公司也相差甚远,无论是在人员、资金、覆盖面还是在投入的精力上都是无法匹敌的。在节目内容方面,传统电台有能力制作大型新闻报道和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严肃节目。而“播客”将依赖其投入少、形式灵活的特点,在制作个性化娱乐节目和参与性、互动性节目方面有更鲜明的特色优势。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电台与“播客”逐步形成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嫁接与渗透。互联网上数量众多的“播客”可以成为传统电台提供节目的“富矿”,只要是符合政策法规又适合电台播出的内容,电台都可以吸纳使用。因此,播客对广播电台来说,不再是一种威胁,而是成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成为丰富电台节目形态的又一种模式。同时,电台也可以将自己的节目制作成“播客”在互联网上传播,或者对现有的网络电台进行技术改造,在保证网络电台正常播出的同时,将其中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点播”节目改造成以RSS技术为核心的“播客”,从而实现传统电台多种播出方式的扩张。因此,“播客”与传统广播之间不会相互取代,而是尽可能相互融合,成为一种互补与共荣的关系。

作为一种应用,播客将变革传统传媒,实现网络广播内容和传播的一次革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我们收听、收看节目的方式。尽管后续发展形态还很难预测,但播客的出现无疑契合了这个时代的要求。

(作者单位:河南电台信息广播)

上一篇:分众传播范文 下一篇:实力传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