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时间:2022-10-23 01:07:22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摘 要:沥青路面水损害为影响沥青路面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已建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害处治的重点是对病害缺陷进行修复,以满足使用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受雨水和车轮辗压的作用,容易出现表面层松散、坑洞、拥包、纵横向裂缝等现象。这些病害一般都与水密切相关,以此为出发点,本文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破坏破坏的特征,并分析了水损破坏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破坏;防治措施;

1.沥青路面水损防治措施

作为当前影响市政道路路况以及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沥青路面水损坏是当前一项技术难题。因其成因复杂多样,无法通过单一的技术途径轻易解决。沥青路面水损防治措施总的原则是如何不让水进入,一旦进入如何迅速降水排出路面。因此,必须做好病害前的“防”和病害发生后的“治”,从各个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将水损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程度,充分达到保障公路畅通的目的。

随着市政道路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各项性能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路面龟裂和块裂大面积出现,导致路面渗水严重,急需进行防水处理。从养护方面要加强路面的养护维修。防治沥青路面渗水,可采取设置防水层。防水层又分为上封层和下封层两种。在路表处加罩致密的上封层可有效的减小路表透水性,减少水份直接下渗,具体可采取如下几种措施:

1.1裂缝密封

随着我国市政道路事业的迅速发展,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已成为城市道路路面的主要铺装形式。在路面破坏早期.一出现裂缝就应马上进行密封,封缝宜早不宜迟,否则水分通过裂缝下渗破坏路面的结构。

在进行一些预防性养护之前也应对路面出现的裂缝进行封缝处理,以提高预防性养护的效果。如在微表处、碎石封层和薄层罩面等预防性养护之前进行灌缝处理,上述防治方法已经被很多的工程实践证明是一种很有效的辅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1.2雾封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路面抗滑性能、防水性能下降等问题,但其他路用性能尚处于良好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雾封层预养护措施是一种较好的养护方法。道路经雾封层后,可更新和保护旧氧化沥青路面,由于所用材料流动性比较大,可渗入到骨料缝中去,可流入到裂缝中去,可恢复路表沥青粘附力,填补微小裂缝和表面空隙.防止路表水下渗,将路面性能维持2-3年时间,推迟造价更高的养护工程,提高了道路的经济效益。

雾封层一般用于轻度到中度细料损失或松散的道路,对于开级配混合料出现松散时,雾封层可有效解决。无论低交通量道路还是高交通量道路均可使用雾封层。雾封层技术对于麻面的处理,沥青再生养护剂的混合比例一般在1.5份(原液1:1份水.用量在0.5公斤/m2左右,以摩擦系数达标为准,并在路面干燥、干净、气温lO℃以上施工。

1.3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稀浆封层一般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普通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一般在裂缝密封处理后3~4年采用。稀浆封层可采用普通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应选用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微表处是由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发展而来,是一种特殊的稀浆封层技术。与稀浆封层相比,微表处更适用于重交通道路的预防性养护,如高速公路、城市干线等。微表处的使用可根据路面状况实施单层或双层摊铺,对改善路面的防水性能最为显著,、微表处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一般情况下在灌缝处理后3―4年采用。微表处应选用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必须采用改性乳化沥青。

1.4碎石封层

碎石封层技术的经济性能和技术性能都十分优越,具有施工工艺简便和应用领域宽等优点。与其他预防性技术相比,碎石封层技术具有较强的防水性,极高的防滑性,较好的粗糙度,并具有处理裂缝的良好性能.碎石封层对石料没有级配要求,但对石料规格有严格的要求。根据国外资料和现场施工铺筑情况,石料的撒布量在l0-l2kg/m2。

簿层罩面预防性养护技术适用于与市内道路相连接的重要公路。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下封层,其中应力吸收层就是下封层的一种形式。加铺一层应力吸收层,能较大程度地推迟反射裂缝的全面发生,有效减缓反射裂缝的出现。同时由于应力吸收层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性能,能很好地保护道路不受水的侵害,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很好地解决了半刚性基层裂缝反射和雨水下渗的问题。但对其材料的性能有着很高的要求,其沥青材料必须是高弹性的聚合物改性沥青。总之,裂缝密封、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薄层罩面、碎石封层和应力吸收层,统称为封层型预防性养护措施。

2.沥青防水混合料研究

2.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面层各层次尽量采用空隙率小的沥青混合料类型,使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空隙率很小,可有效阻止雨水渗入。由于水损害破坏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沥青面层的下面层开始的,而目前普遍将下面层设计为空隙率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密水性能差,施工时容易导致路面离析.如AC-25型,上、中面层多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了防止上面层的水渗入路面,基层的水上升到沥青混合料中,同时为了解决沥青混合料的孔隙水在长期的交通荷载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沥青膜与集料的粘附性所构成的威胁,因此,建议下面层的级配类型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以使得沥青路面的水稳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2.2间断密实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由于沥青玛蹄脂的充分填充,混合料内部的空隙率又很小,密水性好,开裂少,且具有抗滑、抗车辙的优点,因而近些年来这种路面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推广。SMA技术适用于城市道路的铺筑,是道路发展的新趋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3.结束语

随着交通量的日益增长,车辆大型化及重载车的比例不断增加,交通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沥青路面的水损害破坏问题将越来越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韩学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 交通标准化,2013,08:70-72.

[2]潘剑松,祝俊成.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破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J]. 商品混凝土,2013,04:108-109.

上一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的探讨 下一篇:浅议水利工程水下混凝土的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