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时间:2022-10-22 08:51:41

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自学能力语文素质教学质量一、培养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没有兴趣学生就不会自觉地去学习。兴趣,除了来源于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对学习内容的热爱外,还要通过对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的理解,自学形式的主动活泼,自学能力的逐步形成来激发、培养和巩固。培养自学能力当然比简单的背诵、记忆一些知识困难的多,比不动脑筋让老师灌费劲得多,所以更需要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毅力。自学能力是终身受用的,必须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兴趣、意志、习惯对于任何一件事都很重要,对于培养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必须同步进行兴趣、意志和习惯的培养。

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应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传统教育重教法,忽视学法,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就必须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习方法,自学起来就事半功倍。教学中,我常用两种方法进行学法指导。一是有针对性地介绍一些学法知识,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二是从前人治学经验中借鉴学法或老师现身说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从而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中,我侧重以“学”的角度,向学生提出了四字学法:“得”“快”“法”“趣”。

“得”,即由老师讲得多转到尽可能让学生多学点、学好点,得多点。千方百计使学生逐步做到“五个当堂清”,基础知识当堂掌握,基本能力当堂训练,基本性作业当堂完成并评改,非智力因素当堂得到培养,当堂受到思想审美等教育,促使学生每一堂课里都学有所得,各有发展。

“快”,即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快节奏气氛,培养学生快速学习的观念和行为。

“法”,即学法与教法并重。把预习、听课、笔记、提问、作业、复习等常用方法在课堂上针对具体语文问题指导学法,又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引导他们总结学法,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高效学法。

“趣”,即设法使学生对课堂语文饶有兴趣。在备课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及时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以期形成语文学习的志趣等。

四、丰富课外活动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要让他们把在课内中学到的方法,合理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求新的精神和能力。开展语文活动,组织同学们进行各种比赛:朗读比赛、征文比赛等,鼓励学生从剪报、贴报,自己办报,到成立“错别字防治所”,纠正错别字。让学生准备一个“个人优秀作文集”,自己给集子命名,设计封面,写创刊词,在定期将自己的最佳作文纳入“集子”里,这些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创造能力、自学能力的园地,提高了他们的创造技巧和语文素质。

课堂教学是主要渠道,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灵活的运用知识,创造性思考各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不爱学”到“爱学”,“不会学”到“会学”。拥有了终生受益的自学能力,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才会得以发扬,各方面素质才会提高。

上一篇: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120例临床... 下一篇:解决砂糖桔黄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