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让作文具体起来

时间:2022-10-22 11:05:00

“四多”让作文具体起来

“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然而,长期以来,作文空洞无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同学们,那么,怎样指导那些“胸中无点墨,脑子空如囊”的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四多法”。

一、多留心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材料就越充足,作文的内容才会越具体。叶圣陶也说:“初学作文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因为,谁的观察能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

如《我喜爱的花》习作指导课,学生来到学校的桂花树下,有的用眼睛去看、有的用鼻子去闻、还有的用手去摸。当他们对桂花的形状、颜色、味道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后,再指导他们用大脑“加工”,适当用上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他们就能够生动具体地把桂花的特点表达出来。还有,写牵牛花、玫瑰花、喇叭花、月季花、的同学,也能够用这种方法去观察,去想象,把自己所喜欢的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平时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多亲近大自然。

二、多体验生活

现在,人们都提倡体验式作文,说到底就是要求老师组织适当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作文素材,让学生写起来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大家都知道,写人记事的作文,无非是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多方面的有机结合。

如《开开心心地玩》这次习作,有个学生这样写:

星期五,我们班进行了贴鼻子比赛。

比赛时,同学们把鼻子贴到了眼睛上、嘴巴上,甚至还有的贴到了头像的外面。

轮到我了,我总结前面同学的经验教训,一下子就贴中了。

我那天玩得最开心了。

这是许多孩子写作文的通病,三言两语就完事,不懂得写得具体生动些,而且连人的表情、动作、语言等都没有渲染。

为此,我专门组织了一次“贴鼻子”比赛。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孩子们更是百玩不厌。而后,我再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连同心理活动一一表达出来。这次,前面那个学生的作文马上焕然一新。把同学们是怎么贴的,怎么笑的,自己又是怎么想的,怎么贴中的等一一具体流露于笔端。

还有,为了写好习作《护蛋行动》,我班学生个个与一个生鸡蛋形影不离整整一个星期,等到写作文的时候,他们都能够把自己是怎样保护鸡蛋的经过详细具体地描写下来,有的说想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有的说自己细心多了,还有的说自己的鸡蛋破了仍然很开心。

当然,开展活动要精心设计。因为一次深得童心欢迎的活动,会让学生兴趣盎然,使学生久久难忘。这样的活动你不叫他写作文,他也会主动写入作文中。如果为写作文而搞活动,不注意活动的新颖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就是要他写作文,他没有感受,没有激情,即使写,也是干巴巴的,谈不上生动具体。

三、多背诵课文

一次批改学生的习作,发现一篇《牵牛花》简直是课文《野花》的“复制”,让我眼前一亮,也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茅盾说过的“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我想,何不引导学生多背诵课文,

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让学生模仿习作呢?

说干就干,我把那篇《牵牛花》的习作打印出来,张贴到表扬栏里,同学们纷纷投以羡慕的眼光。出乎意料的是,“复制”课文就像电脑中毒一样,在我班学生之间迅速蔓延开来。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全班学生每人“复制”了一篇课文送到了我手上。经过我的逐一批改,有的榜(表扬栏)上有名,有的名落孙山。对那些还不会“复制”课文的学生,我告诉他们此“复制”不是电脑里的“复制”,这里的仿写不能够只把“人物、时间、地点、事件”这些要素简单的改头换面,其他的却原封不动,这样做与“换汤不换药”没有二异。

在我的耐心辅导下,我班学生学会了从课文思想内容去仿写,从语言表达方式去仿写,从写作方法去仿写……在仿写中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灵活的运用,不是生搬硬套地摘抄,而是经过大脑大刀阔斧地“加工”、“组装”。更可喜的是,这些习作经过我的推荐,有的已经公开发表了。

这样日积月累,学生语言仓库里的积蓄逐渐丰厚起来,真可谓“厚积才能薄发”。现在我班学生已经爱上了“复制”课文,爱上了背诵课文,爱上了习作。

四、多一些手把手地讲评

要想学生的作文描写具体,还有一个环节就是作文讲评。细心的老师应该注意到,当你在进行作文讲评时,总有那么一部分学生仍然云里雾里,似懂非懂,讲评效果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经常采用“一对一”讲评法,即每次作文批阅完后,对那些内容不具体的学生,手把手地一一辅导,在他们的习作中有针对性地扩写一些句子,改写一些句子,用上一些比喻句和拟人句等等。

如针对“我班的曹兴,在路上捡到一元钱,回到学校就交给了老师”这一件事。我对一个学生说:“曹兴捡到钱时,别人是怎么说的?他自己又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他的钱是怎样交给老师的?把这些写进去,这个习作片断就会丰满起来”。在我的辅导下,他把曹兴这一“活雷锋”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了。

当然,要求学生把作文写具体不能急于求成,它应该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孩子们一步一步学着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去写作文,才能爱上习作,越写越具体。

上一篇:浅述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