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流发展特点和趋势

时间:2022-10-22 10:29:47

日本物流发展特点和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物流业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日本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启示,以期能促进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一、日本物流发展特点

1.具有健全的政策保障

在日本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日本政府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各个发展时期的物流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首先,日本政府制定了物流业相关政策法规,在《商法》及《民法》中也有对物流相关条款的规定。日本政府还在2001年制定了《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目的在于构建21世纪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准的物流市场,完善减轻环境负荷的物流系统;2005年又颁布了《综合物流实施大纲》,旨在进一步加强国际竞争力,发展绿色物流系统,为循环型社会做贡献。其次,为了放宽对物流业的规制,促进物流业更好地以市场为导向,日本政府在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政策放松了对物流业项目标准的限制,规定新建项目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就可以容易地获得审批。

2.具有全面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日本国内的基础设施完善,发展了包括新干线铁路运输网、高速公路网、航空枢纽港、沿海港湾设施、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构造了新型的物流运输体系和仓储系统。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拉动了投资和内需的上升,又为扩大物流市场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极端重视物流管理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物流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日本物流企业把标准化操作和专业性管理方式作为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基础。长期以来,日本的物流业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即“采集计划化,配送共同化,运输直达化,物流大量化,管理系统化”。这些原则的内容十分丰富,综合表现在采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将物流管理手段与工业化生产有机结合起来。

4.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物流信息资源共享化。日本物流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信息技术装备和信息管理系统在物流诸多环节的全过程覆盖。当前日本物流业界在信息化方面最关注的课题是如何实现公共部门、制造业、商家与物流业之间的信息自由交换。当然,要达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大量协作与互相支持,其中相当重要的是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和通用数据交换软件的开发应用。在物流企业内部,也要把信息数据处理的触角延伸到包括经营管理、财务和人事在内的所有相关部门,使物流业的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

5.专业化程度高。日本物流把物流管理提升为一种竞争手段和经营战略,非常重视逐步实现制造业的物流专门化和物流业的专业化以及社会资源的整合和物流成本的降低。首先,日本大多数制造型企业将物流职能从其生产职能中剥离出来,强化了自身的物流管理,降低了物流活动总成本。其次,日本的物流业也在这个专业化的浪潮中进行重组和整合。传统的物流企业在其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一般都经历了一个相当艰巨的重组、磨合和提高的过程。在实行“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日本的物流业也非常强调对物流各个环节的运行方案的优化,强调“链”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的衔接,提高从原材料供应采购到产成品销售直至送达用户手中的全过程物流效率。

二、日本物流发展趋势

1.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作用,进一步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注重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物流管理的能力和效果。日本未来的供应链管理是连接制造业、商家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它不仅集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于一身,而且将通过相应的信息手段对库存情况进行定时分析,同时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和意见反馈,并将其运用到市场调查、规划和分析等更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事务中去。这样可以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的一元化管理,提高物流产业的整体水平与效益。

2.向个性化和市场的细化方向发展。未来的物流企业会更加敏感地适应各种市场需要,从而重新构筑相适应相适应的物流系统,并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满足客户多种多样的需要。此外,在库存管理方面,企业将运用更加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相应的货物进出管理,提供出入库实绩和应收款数额等信息,并具有货品检验捆包、车辆调度和流通加工等系统管理功能。企业依靠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才能解决目前企业间的“物流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3.构建良好的绿色物流系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限制措施来针对大气污染、交通拥挤、能源限制等问题,如实行柴油低硫化、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管制等。另外,日本物流企业还逐步对运输体制进行变革,转变传统的运输方式,建立高效合理的运送模式,并完善运输和配送方面的环境建设,从机制和效率上解决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4.物流发展更加社会化、人性化。人口老龄化在日本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口问题。为应对这一问题,日本物流业界已积极创造适合女性和老龄劳动者工作环境。例如,许多物流业者为了使装卸作业简易化,正在努力实现货物的小型化、轻量化、叉车等机械操作的简便等。另一方面,在货物配送和干线运输方面,日本物流企业积极推行共同运送,以此来提高单位里程的运载效率,实现配送和货运效率的最大化,以减轻因劳动力匮乏带来的困难。

三、对中国物流发展的启示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应该积极推进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健全各项法规、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政府应该设立专门机构,建立专门的协调管理机制,来对我国物流业进行统筹管理和给予有效地宏观指导,以防止盲目竞争带来的负面效果。其次,要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应该对国内物流企业进行持续关注,观察并研究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以此来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并对企业给予指导和扶持。

2.加快物流配送设施的发展与建设。通过对日本物流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的总结,我们应当加快我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投资于物流行业,最主要的是要加大政府对这方面的投入。政府要承担起物流发展基础设施的重任,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可以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如低息和免息贷款。

3.发展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从市场的角度出发,实现物流企业观念的转变、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完善企业的服务功能。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应该与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接轨,发展专业化、现代化物流。我国物流企业应该与国际物流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借鉴成功经验,以标准化、专业化为原则,实现国内物流、国际物流的接轨。(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舒辉,潘文荣,夏锦文.物流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杨国川.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

[3] 孙仁中.日本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7

上一篇:工业化在家装行业的现状 下一篇: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