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效果的基本策略

时间:2022-10-22 09:58:23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效果的基本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参与下,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积极参与数学探究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学习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求。相对小学生来说,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两年的课题研究实践让我们发现了诸多这种学习中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冲破瓶颈束缚,提高合作探究学习效率的方法。

一、恰当选择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流程即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过程,应该符合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思维规律。根据课堂学习任务和不同,应该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流程。

流程一:激情引趣,明确任务―联想思考,大胆假设―合理选案,细心验证―分析反思,得出结论―实践应用,巩固强化。

这种流程更贴近科学探索的思维过程,它重在假设和选案验证两个环节,这也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小学教材中,有许多适合应用这种流程来组织学生学习的内容,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中《圆柱的体积》。

流程二:明确探究任务―选择探究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应用强化拓展。

这是从现象到体质的探究方法,符合综合法的思维过程。如《小数的基本性质》就可以采用这种流程来组织学习活动。

二、教给学生合作探究方法

操作――发现法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小学数学几何形体特征多数是通过操作法去探究发现的。

猜想――验证法 让学生在明确数学问题后,根据相关知识,大胆假设问题的结论,然后选择恰当的方案去验证,进而去伪存真,分析得出结论。许多科学探究采用的是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很多数学内容的学习。

观察――归纳法 让学生观察大量的具有相同本质属性的事例,再去探究和归纳规律。小学数学中的公式、法律、概念等多是通过这种形式的探究发现出来的。

类比――联想法 让学生通过类比及联想,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究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三、采用适当的组内管理策略

在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策略的基础上,要加强对组内各角色工作方法的指导。为能让每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其他角色活动中来,学会倾听和补充。经过一定时期后,要实行角色定期轮换的方法,以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充分挖掘教材中探究资源,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探究材料

数学探究学习是较为复杂的学习活动,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这种方法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并注意选择适合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数学学习内容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特别是要根据每一项内容选定适合的教学流程和探究方法。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由直观到抽象,为学生准备或指导学生准备充分的实物、学具、图片、工具、数据、资料等探究材料,是完成合作探究活动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的合作探究情境,并抓住有利时机为学生提供探究材料,保障他们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

五、正确处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关系

自主学习思考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合作探究的终极目标中,固然包含着学生个体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的兴趣,确保在每个个体在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展开合作探究。

六、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首先,我们要确立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力争做到“三化”:

1.评价内容多元化。

教师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任务的完成上,要实现过程与结果兼顾、能力与情感并重、个体与整体兼融。评价重过程、重应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度即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参与交流、对话的程度。评价要促进学生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情感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以小组活动状况为主的基础上,适当激励表现突出或进步较快的个体。

2.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而得体。评价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同时又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醒与纠正;要生动而巧妙。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了错误,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言,多样的无声语言更具魅力。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这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延时评价,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思维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在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时,可以采取颁发小红花、建立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式,反映小组成员学习数学的过程和进步历程,帮助他们总结合作学习的方法,体验合作的快乐,激发与他人合作的兴趣。

3.评价主体要立体化

评价主体立体化,即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来对小组合作及个体表现进行评价。

几年来的教学研究实践表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创建高效课堂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大洼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牛黄解毒片的安全性评价 下一篇: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对栀子缓释片体外释放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