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通过率

时间:2022-02-25 10:58:30

如何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通过率

[摘要]中职学校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融合,实行“以证代考”。如何针对中职生的现实状态提高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文中谈了笔者的一些的做法。

[关键字]提高一级MS Office通过率 学生 考题 教学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必修基础课。目的是提高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物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也是21世纪青年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因此这门课程的地位非常重要。如何面对当前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扎实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这两年我校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融合挂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符合中职学校“课证融合”的办学新理念。

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学时少、知识面广、考点多,如何在现实的情况下提高学生考级的通过率,是需要教师不断探讨和研究的。

调动学生的考级热情 我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时间一般安排在中职二年级上学期(即九月份)。近几年由于普高大规模扩大招生,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素质的总体水平不断下降。这些学生经历中考的失败,不得已选择中职,他们自信心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方面,都缺少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责任感缺失,对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要想提高等级考试的通过率,首先必须将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责任意识。一方面通过介绍等级考试的信息、等级考试的权威性、等级考试证书的作用与他们未来职业的关系,以及等级考证是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融合的,实行“以证代考”的方式,作为这门课程的考核,与中职毕业证挂钩。给学生施加压力,让他们认真对待等级考试。然后给学生分析考试方式及内容,只要态度端正,勤动手练习,勤动脑思考,顺利通过等级考试是没问题的,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学校大力营造等级考试的紧张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热情,积极投入等级考试的培训中。这为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做好了最关键的一环。

深入研究考题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主要是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上机考试,共有六大题。除20分选择题外,其余80分均为操作题。为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应安装配套的等级考试仿真训练题库。题库中一般有50套仿真模拟训练题,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分析题型与分值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总结出哪些题型易得分,哪些题型较难得分,探索出适合学生的答题顺序、技巧与方法。让学生心里有数,对通过等级考试充满希望。教师应精心研究每一道题型的考点内容,并将考点内容与模拟训练题一一对应。将考点内容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点对应起来,运筹帷幄,为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探究教学方法 调动了学生投入等级考试培训的积极性,缜密探究了考题,接下来到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操作能力与技巧。也就是夯实每堂课。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提高培训效果,提高等级考试通过率呢?本人对此作如下初步地探讨。

1.演示与实战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学校为了搞好计算机等级考试,在教学硬件、实训设备都做了很大的改善,增设了机房,每个机房安装了白板,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课都在机房中完成。教师针对操作题部分,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按题型分阶段训练。每道题根据考点抽取相应的模拟题进行讲解,演示操作,每演示完一步操作,让学生跟着操作一步,教师迅速下去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为确保教师指导不影响教学进度,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确定较优秀的学生为组长,老师先指导组长,由组长指导本组的同学。教师抽查某组的同学做题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这种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受益匪浅,教师通过操作演示,可以使学生具体、生动、直观地感受到所学知识并形成操作技能和技巧,加深理解。为了巩固所教知识点,演示完一套题后,布置二套同类型的模拟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加以巩固消化吸收,并记载每位学生的每道题得分。在教学过程中,以个别指导为主,集体指导为辅,通过讲解―示范―操作―指导―消化―吸收等几个步骤,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操作方法,这样既增加了感性知识,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

2.设问教学

在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进而使问题得以解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例如,讲解“电子表格”题中图表移至指定单元格区域操作,学生都觉得简单会做,但就是不能得分,为什么呢?让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得出结论。是因为图表区域与指定单元格区域贴得天衣无缝造成的,解决的方法是将图表的尺寸调小点,与指定单元格区域的四周都留下细细的小间隔。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增加了学生的探求心理,讨论并解决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引入团队竞争

将学生答题成绩每周公布在教室里,并按小组进行成绩分类汇总,排团队名次,这种反馈方式可以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团队的荣誉感;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为下一次教学做好铺垫。

4.实行模拟考试

分题型训练完后,进行一次模拟考试。评定成绩。让学生积累考试经验,了解目前自己的情况,是否有把握通过等级考试。对于考得不理想的学生应予以关注,可以采取一帮一(即一名优生辅导一名差生),老师可以在后阶段的综合训练课中,每次课抽三名差生进行全题辅导。这种“手把手”带徒弟的模式,对学生会起到特别好的效果。师生间、学生间能相互学习,互相促进,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团结的为计算机等级考试努力。

笔者通过以上的一些做法,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紧张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中,认真做好每一次训练题,使等级考试通过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计算机课堂教学显得紧凑、富有生机感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分析 下一篇:牛黄解毒片的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