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

时间:2022-10-21 04:18:07

区域经济差异及其适度区间的确定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适度的地区差异有利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过大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应以区域经济统计理论为背景,运用统计方法首先描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历年的变化态势,然后综合考虑各年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适度区间。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适度区间

作者简介:汪彩玲(1980~),女,河南新郑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计划统计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区域经济统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F224;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4-0075-04 收稿日期:2008-05-25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地区间的发展并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孙翠兰,2007)。它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重点领域(李小建,2004)。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和省际之间的不平衡:区域间的不平衡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迅速,而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差距逐渐扩大;省份之间的差异也较大,2006年,我国最富省份的人均GDP是57695元,而最穷省份的人均GDP是5787元,相差近10倍。适度的地区差异有利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过大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究竟多大的差异才是适度的。本文就区域发展差距的“适度”界限问题作一探讨。

一、研究内容界定与文献回顾

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首先要确定如何划分地域作为考察范围。从国内文献看,划分地域的方法大多采用以下两种:以大的地带为区域划分标准和以行政单元省区(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区域单位,每一个省区作为一个观察单元。本文从掌握的资料和研究目的出发,按省级行政单元来划分区域范围,选择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样本,主要考虑是:(1)省区是一级行政区,地方政府的政策能够充分影响各自省区内部的发展,而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政策通常也以各省区为指归,从而形成现实的地区利益和地区差别;(2)国际上研究区域差别一般也采用这种规模(比如美国按州)的地区划分,便于比较;(3)从资料可得性考虑,也是最适宜的。

在经济学中,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人均GDP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的一个核心指标。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看,居民人均收入指标更能反映各地区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分配差别。全面地说,反映地区经济差异的指标还有一些经济结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等指标。但究竟采用哪些指标更恰当,国内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观点,而且选择指标也往往要依赖于数据资料的可利用程度。

本文主要使用人均GDP指标和居民人均收入指标。其理由是:(1)人均GDP可从反映经济发展差别的角度反映地区差别,而居民人均收入是反映居民收入分配情况的最佳指标;(2)人均GDP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是多数研究地区差别者选取的指标,便于比较;(3)居民人均收入差别的变化与人均GDP差别的变化会有所不同,因为从构成看,人均GDP还包含了经过分配过程后成为政府收入和转移支付的部分。

区域差异可分为区域绝对差异和区域相对差异。区域绝对差异是区域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的非均等化现象,反映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一种量化的等级水平差异。区域相对差异是指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变化速度的非均等化现象,它反映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一般用某些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反映绝对差异的指标有标准差、平均差等;反映相对差异的指标有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郭腾云等,2005)。本文主要选用了4个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指标: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极值比率(即最富裕省区人均GDP(收入)与最贫穷省区人均GDP(收入)之比)。

在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适度性问题上,很多学者运用不同方法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并提出了不同的区间寻找方法。

刘再兴(1993)认为,公平与效率的结合区间即关于区域差距的“度”的把握,他用量化指标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他认为在20世纪内效益与均衡这两个政策目标合理的结合区间应当是:区间的一端以不影响2000年全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界限,把后10年区域差距扩大的幅度控制在一个较低点上,至少是比20世纪80年代的增幅有所缩小。他认为,区域差距的未来走势是:差距呈扩大趋势,但如果政策适当,差距是可以控制的。可以比20世纪80年代的差幅有所缩小。刘再兴教授从宏观角度预测我国区域差距的基本趋势和据此得出的部分结论合理,预测方法也可行。但是这一预测结果并没有回答适度的区域差距究竟是什么,单纯从中西部地区现有的经济总量和设定的增长率出发来探讨区域差距的适度界限问题不太可行。

覃成林(1997)关于区域发展差距的“临界点”,主要是借鉴西方经济学关于通货膨胀临界点的提法。他认为。从历史的经验看,我国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状况,并未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构成现实危害,从而据此推论,到2000年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是可以接受的,并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和变化速度的控制参考标准是:第一,绝对差异的年平均扩大速度不能超过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第二,相对差异的程度应控制在80年代初的水平;第三,相对差异的变化速度要低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

李克(2000)认为,分析“适度”差距的界限问题首先应认清差距的性质,即形成差距的不同根源。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形成区域间差距的根源大致有三类:一是由资源分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地理因素以及人文环境、历史渊源等历史因素所致的区域发展差距;二是由市场机制所形成的促进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区域间的正常发展差距;三是由于市场失效和市场不完善以及政府的政策失当所致的区域不适当的经济发展差距。理论上说,前两类差距可以通过市场力量的自发调节加以自行解决。所以,适度差距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第三类差距而言。第三种类型的差距会影响不平衡发展效率目标的实现,不利于社会公平,而其自身又不能或不完全能依靠市场力量解决,需要政府政策予以协调解决。他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适度差距的界限问题进行分析。

上述三种研究方法为寻找区域经济差异的适度区间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具有借鉴意义,但他们均没有给出具体的适度差异的界限,缺乏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

本文认为,寻找区域经济差异区间大致有以下三种思路:

(1)公平效率标准。所谓公平效率标准即假定公平与效率成反比,将效率很高而至社会崩溃边缘的区域差距作为上

限,将效率不高但社会较稳定的差距作为下限;(2)外部标准。所谓外部标准即将国外类似国家的经验作为我国区域差距的参照标准,再根据本国情况加以修订;(3)经验标准。对中国内部发展过程作经验观察,认为哪一年的经济发展状况较相邻年份好,且相应的其他社会类指标也较理想,总体发展状况良好,就对这一年度作深入研究,可将临界点下限定在这一年。而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并且中央频频出台相关政策调节区域问题的那个年份作为制定临界点上限的年份。笔者本文主要以第三种思路为基础寻找区域经济差异的适度区间。

二、对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态势的描述

(一)区域经济差异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一般采取倾斜发展战略。随着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增大,经济发展速度会相应提高,当差异达到合理值时,发展速度达到最大。如果绝对差异继续扩大,区域对差异的承受力减弱,出现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从而发展速度也会开始回落,这时如果不采取有效调控措施,发展速度会继续下降,随着各种矛盾的积累与爆发.就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导致区域经济停滞。

当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扩大到合理值时,如果政府实施区域经济差异宏观调控政策,也就是说政府进行干预,如通过加大对落后区域的基础建设投资、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及促进发达区域的产业向落后区域转移等措施来加快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又使发达区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则差异缩小,发展速度会继续提高,这样就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变化态势描述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以1978年~2004年的数据为例,对我国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态势进行描述。

测量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1)极差和极均差;(2)平均差和标准差。学术界在考察我国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绝对差异时,一般都选用标准差来衡量,因此本文也选用标准差作为衡量指标。人均GDP标准差和居民人均收入标准差从1978年~2004年大体呈上升趋势,前者较后者的上升速度更快,而GDP增长速度的变化趋势不太稳定,我们可将其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GDP增长速度先下降后上升,从1978年的11.7%下降至1981年的5.2%,后又上升至1984年的15.2%,达到历年来增速的最高峰。与此同时,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标准差虽有增有降,但大体呈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小。

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GDP增长速度从1984年的15.2%先下降至1990年的3.8%,其中在1986年有个波动,下降幅度较大,后又上升至1992年的14.2%,这一阶段主要是由于受到1986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前后的政治因素影响,使经济增长受到冲击,表现出不规则变动。假如剔除这些非经济因素,则速度会较平稳。这一阶段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第一阶段大。

第三阶段(1992年~2004年)。GDP增长速度从1992年的14.2%一直下降至1999年的7.6%,后虽有稍微上升,但升幅很小,大体还是呈下降趋势。人均GDP标准差在此阶段却急速上升,居民人均收入标准差也比以前大。即从1992年开始GDP增长速度和人均GDP标准差与人均收入标准差呈负相关关系。

198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历年来最高的,并且这一年的省际间差异也不大,故我们将1984年前后的省际间差异作为确定区域经济适度差异区间下限的基础。而第三阶段自1992年以后的省际间人均GDP的差异一直在不断急速上升。其经济增长速度却在逐年下降。近几年虽然有缓慢上升趋势,但波动强烈。2001年前后的GDP增长速度出现波动,人均GDP标准差和人均收入标准差已经很大,故暂且将2001年区域间的差异作为确定适度区间上限时的参考依据。

(三)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变化态势描述

上述我们运用绝对差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为寻找区域经济差异的适度区间作了铺垫,下面我们运用相对差异指标来描述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

首先计算各省区人均GDP、人均收入的极值比率和变异系数。测得1978年~2004年的全国省际经济差异的总体状况如表1所示。

人均GDP的极值比率和人均收入的极值比率均表现为先稍微下降后持续上升。人均GDP最高的省份与最差的省份几乎每年都是上海与贵州。它也映射了我国区域经济相对差异的发展态势。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人均GDP极值比率的最低点在1990年前后,人均收入的极值比率的转折点在1984年前后。这说明在生产的差异还在逐步缩小的时候,分配之间的差异已经开始拉大了。

人均GDP的变异系数一直以来都非常高,1978年~1990年在逐渐缩小,1991年后又逐渐上升,以后持续上升至2002年的变异系数0.77,后又稍微下降。与人均GDP的极值比率的转折点在同一时期。这表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省际间的差异已相当大。改革开放后,各个地方的经济都得到较快发展,国有企业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在逐渐缩小。但到1990年,国有企业举步维艰,几乎全线破产。中西部的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的重心,破产之后,经济赶不上原来的发展势头,而东部沿海地带私营、外资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弥补了国有企业破产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到1990年以后,各省之间的差异逐渐上升,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而中西部地区没有了国有企业的支撑,再加上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限制,发展处于劣势。2003、2004年虽有少量下降,但却改变不了区域经济差异增大的趋势。

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比人均GDP的变异系数小,1978年~1983年逐渐下降,以后一直持续上升至2001年的0.517,2002年稍有下降,2003年后又继续上升。从变异系数指标来看,与极值比率一样,分配方面的差异也比生产方面的差异开始拉大的时期早。

综上我们认为,从目前来看,生产方面的差异由于受到各自自然条件的限制,西部地区的开发已近乎达到顶点,有的地方甚至还存在过度开发。为了缩小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差距只有依靠抑制东部地区的发展,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目前要做的只有是合理调整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以不再扩大地区之间的差异为目标。区域之间的差异更多的表现为分配领域的差异,所以要改变区域之间的差异,就要以改善收入差异为主。

运用极值比率和变异系数描述完相对差异之后,我们再看一下各指标基尼系数的变化状况。人均GDP的基尼系数总体差距非常大(刘夏明等,2004)。在1978年~1983年间表现为下降但都在0.3以上,1984年~1990年基尼系数均在

0.2~0.3之间,并且还呈下降趋势。1990年以后基尼系数呈上升趋势,直到2002年的0.346,2003年和2004年略有下降。人均收入指标的差异也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1978年~1983年呈下降趋势,1984年~2001年几乎呈上升趋势,2002年有所回落,2003年又有回升。

人均GDP的基尼系数与其变异系数一样比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大,其变化趋势也是先下降后上升。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变化态势与它们的变异系数变化态势大体相当,人均GDP的转折处在1990年,同变异系数一样。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的转折处在1983年,同其变异系数一样。为此,我们分别做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的整体变化趋势大体相当。与前述分析基本一致,又一次增强了我们原先将1984年和2001年差异作为区间上下限经验依据的可靠性。

顺便指出,由于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并且给出了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一般认为,系数在0.2以下为绝对平均;0.2~0.3之间为比较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之间为差距较大;0.5以上为差距悬殊。由于目前国内文献上尚没有一个比较认可的评价标准,那么能否借用收入的基尼系数标准来评判?文献上有人用此评判,而本人花费大量时间研究这一评价标准,最终认为这一判别标准用于评判区域间的差异是不合适的。(1)区域之间的差异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将全国居民收入进行分组之后的差异。这是因为区域之间的差异弱化了居民收入之间的差异。比如我们计算全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与区域之间收入的基尼系数,后者计算结果会小于前者。(2)基尼系数的划分标准是世界各国得出的经验数据,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各国在使用时也只是将这一划分标准作为参照,并没有严格按照这一标准执行。而将基尼系数运用于衡量区域差异尚不成熟,世界各国也没有长期的经验观察。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本文只是尝试性地借鉴基尼系数的意义和算法,对基尼系数只作定量研究,不作定性判断。

三、根据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构造区域经济差异适度区间

通过对自1978年~2004年我国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描述,再结合社会经济其他方面的状况,我们将1984年差异作为区间下限的理由归纳如下。

(1)1984年的GDP增长速度为15.2%,不仅高于相邻年份,也是自1978年以来所有年份中最高的,而这一年的人均GDP标准差和人均收入标准差均比以后年份小。这为将1984年差异作为适度区间下限的经验依据奠定了基础。

(2)1984年的人均GDP极值比率和变异系数均比以前年份小,人均收入的极值比率和变异系数均比以后年份要大。这进一步说明了1984年的差异相对于其他年份并不算大。

(3)1984年人均GDP的基尼系数比以前年份小,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比以后年份小。基尼系数进一步说明了这一年的相对差异是可以接受的。

(4)这一年国家实行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大于相邻年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比相邻两年少,城镇登记失业率也较1983年显著下降。

基于以上4点原因,我认为将1984年差异作为适度差异区间下限的经验依据是可以接受的。

将2001年差异作为区间上限的理由归纳如下。

(1)2001年GDP增长速度为7.5%,在这一时期,GDP增长速度都较低,1999年~2002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7%,而2001年比平均值还要低。人均GDP标准差和人均收入标准差却急速上升,分别比上年增加9.39%和13.3%。根据前述理论,随着经济差异扩大,GDP增长速度在低谷处徘徊,说明这段时期的差异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障碍。这为将这一年的差异作为上限奠定了基础。

(2)2001年的人均GDP变异系数是自1984年以来最高的一年,极值比率是自1988年以来最高的一年。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是所有年份中最高的一年,极值比率是自1980年以来最高的一年。这充分说明2001年省际间的差异已经达到了很大程度。

(3)2001年人均GDP的基尼系数是自1979年以来最高的一年,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是自1978年以来最高的一年。这更进一步说明了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在倒退,而区域之间差异却在扩大。这种差异已经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4)这一年的社会问题也相当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大量国有企业破产,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经济体制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相当突出,地方保护主义屡禁不止,市场经济秩序混乱,有待整顿。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认为2001年差异是不可接受的,将它作为适度区间上限的经验依据是恰当的。故可通过计算这两个年份的差异来构造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适度区间。

运用相对差异构造区间比运用绝对差异构造具有优越性,并且考虑到判断以后年份经济差异状况时计算的方便程度,本文选取变异系数来构造区域经济差异的适度区间。考虑到收入与生产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构造人均收入和人均GDP两个指标的适度区间。

1984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为0.742,2001年人均GDP变异系数为0.768;1984年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为0.271,2001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为0.517。考虑到经济过程的复杂性和经济后果相对于经济行为的滞后性,将区域差异正好保持在这两年的水平之间显得过于死板,可在这两个年份上予以调整,将人均GDP的变异系数的适度区间定为[0.7,0.8],将人均收入的变异系数的适度区间定为[0.2,0.6]。可用这两个区间来判断未来若干年内我国的省际差异。当差异超出这一区间时,就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政府就要采取措施来调整区域差异。

当然,适度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其标准会发生相应变化,它应该是动态的,但随着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呼声越来越响亮,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区域之间的差距必将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而逐步缩小。故我们就将这一区间作为判断未来若干年内区域间差异程度的一个基础。

(编校:育川)

上一篇:上市公司经理层薪酬结构及其激励 下一篇:论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对城市居民收入变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