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3-16 16:19:04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 教学 深化

区域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由于社会需求巨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繁重,教学和研究队伍正在日益扩大,然而,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各方面还不尽成熟,特别对于其教学的内容及其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意义

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由于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新型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深化有助于本质上提升本科生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程度,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深度和能力。

多数学生认为其乏味枯燥,太理论化,并不实用,并未意识到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性。通过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将会使学生的思想对区域经济学有一个全新层次的认识并达到一定深度,从而激发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本学科知识,教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区域经济学真正的内在意义,并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校门能真正解决区域经济学的实际问题。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最终对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改革,让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更多意识到我国区域现状,从理论的课内知识来了解我国各省的非平衡发展现状,根据这种实际现状,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真正正确地深刻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内在本质,最终能将区域经济学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中来。

2、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区域经济学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区域经济学问题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过程中更好完成任务。

通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使高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一次新的飞跃。使教学实践中的如师生关系不平等、满堂讲或当讲不讲、重形式轻实效、方法单一、形式呆板等诸多问题得到解决。也会使得高校的区域经济学教学质量从不太成熟到成熟阶段有一个大的迈步,使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多重性、复杂性导致学生理解和掌握不易

区域经济学教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是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差异很大,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远没有和国际接轨,高校处于自我发展阶段。这一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上,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每个体系又表现为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后果导致了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统一,影响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包括了大量难以记忆和理解的名词概念、复杂的区域结构和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联系过程及其区域政策等等。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对于课时的分配也因学生的差异难于统一,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无从入手,难以消化。

2、区域经济学教学方式陈旧

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体系,但并未完全运用于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在必要的时候展示教学课件,无法用影像来形象地解释具体问题,使得区域经济学的问题变得抽象化和复杂化,学生往往无法明白。区域经济存在着“新行性”,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展示模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现在大多数老师还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授课,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不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上述硬件设施的限制,老师也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传统模式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不强

师资问题是决定教学环节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师资的问题主要有:教师数量少,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能力不高等。

高校教授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一般数量都较少,教师代课任务较重。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少。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高,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师资方面还存在教师缺乏对区域经济的深入了解,教师很少有机会和国外先进的区域经济学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而且高校本身在这方面为教师创造的机会很少,结果导致师资与国际接轨方面难以满足培养国际性的高等专门人才的需要。

4、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欠缺

受传统思想影响,区域经济学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弊端。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大多发达国家不但在本科教育阶段有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这之后还必须接受几乎全部为实践技能训练的继续教育。但是区域经济学课程没有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只是理论授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校内外实习基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大都在筹建过程中,影响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成为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校外实习基地当今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厂家怕干扰生产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

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也没有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区域经济学这一学科如此,毕业生的实习显得太仓促,太草率,有些“形式化”的感觉。而且毕业前的实习也没有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最终导致实习并不能体现出它本来的意义。毕业生论文针对实践问题的联系与深入探讨方面还很欠缺。

四、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对策建议

1、注重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多重性,通过案例突破重点和难点

构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合适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的区域经济学。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优秀教材,尽可能统一区域经济学教材,但教学内容的改革绝对不仅是教材编写的技术性问题,它必然要涉及到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和革新。

按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与方法,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大纲设计和教材编写工作中,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生活,以适用、实用为基本原则,注意向学生传授先进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教学内容体系。

针对重点和难点增加案例教学,在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中,可以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教学积极性。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角,学生是“学”的主角。如何使双方都能够有效进入教学角色,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增加案例教学部分,引导学生完成教学角色转变,提高学习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2、积极完善硬件设施,改变教学方法

大力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构建完善,以确保能为教师教学提供足够的硬件设施,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前提,以有效的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做自己的电子课件,为学生提供更多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供的影像资料,有效地利用电子授课设施,提高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兴趣,改变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传统看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熟练掌握有关区域经济学的知识,以达到教学目的。

最后,还应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话题,案例等的交流,交换意见。教师多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在课后,教师分配给学生课后任务,这样学生在课后也有时间去了解一些其他更多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知识,也有利于拓宽知识面。

3、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增加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集中力量重点解决骨干教师的素质提高问题,使他们作为未来的专业课程教育常设稳定的中坚力量,确保区域经济教学的稳定发展和质量提高。

尽力积极扩大国际与国内校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开设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素质。要求教师尽量提高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非课本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区域经济学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努力培养出一支动态、稳定的高学历的教师队伍。

4、全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对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要全面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要根据进步的需要,注重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研究和创新活动。在进行项目研究的时候,除研究生积极吸纳外,本科生中的优秀者也应该参与进来。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本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二是可以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建设性想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项目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实习。在毕业生之前尽量找到对应的实习单位让学生有时间实习,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生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

与此同时,号召学生应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国内学术会议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学习能真正深入落实到实践当中去,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

[2] 毛久措:管理学课程本科阶段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4).

[3] 徐年富: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的探索[J].消费导刊,2008(7).

[4] 王冬: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5).

[5] 夏晓红:基于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7).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2篇

(一)传统教学方式与区域经济学教学特点的不适应

区域经济学学科具备综合性、应用性与区域性特点,这要求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之外更要注重应用性,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从而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传统教学往往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重心局限于理论,学生只是掌握或记忆理论和概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根本没有掌握具体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必然要求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探究型教学模式转变,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知识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体系的滞后,缺乏地域性

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的的学科之一。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更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区域性经济问题,如不同地区发展路径问题、缩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等。虽然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区域经济学科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但因为本课程开设时间不长,经典教材不多,如现在为众多高校使用的孙久文的《区域经济学》,该类教材大多都是对于经典理论的梳理和介绍,案例引用并不多,而且案例大多是国内或国外发生的经典性案例,缺乏地域性特点,难以培养学生关注、分析和解决地区性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力量薄弱

西部高校地处经济相对滞后的区域,经济发展的落后同样带来了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理念的滞后,难以吸收经济学类精英人才。现有的经济学教学者大多为新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或由经过短期深造进修的老教师承担,区域经济学学科教学经验缺乏,甚至缺乏对经济学科体系的完整把握。地域的偏僻使得教师与国内及国际先进经济学理论和观点有所脱节,缺乏敏锐的经济学触觉,难以把握经济学发展动向,无法进行深入的相关科研工作。以上这些是地方高校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碰到的最常见问题,要想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突出探究式教学的地位。

二、探究式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式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案例教学

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转变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们着重于侧重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着重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案例穿插讲授

在校大学生缺乏对经济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就理论言理论,学生很难予以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程的重点或难点时,应穿插使用案例,用大家熟知的案例来分析说明深奥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如在解释区域开发中的政府作用时,可利用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这一经典案例。但在案例使用中需要注意案例与学生生活的可连接性,书本上许多案例距离学生比较远,如这里提到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案例的引用,对于中国落后的西部地区的学生而言太遥远,如果能在备课中将本土或本国大家所熟知的案例引入,则更具有现实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现实并掌握分析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能力。

2.热点问题讨论

为保证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在某章节或某问题讲授之后,教师可结合当前经济社会中的热点提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及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如针对均衡增长理论与非均衡增长理论,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以及西部大开发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梯度理论,可以引入中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案例,激发学生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展开讨论。这种热点讨论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经济事实发生背景和原因,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气氛,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形式更是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促进教学相长。本方式需注意教师仅仅是指导,而要避免给出固定标准答案,禁锢学生思维。

(二)灵活多样的课外辅导

教学应当不局限于课堂内,应该开展各式的课外辅导与教学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巩固学生所学的的相关理论。

1.开展专题讲座

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从高校、知名企业或是政府经济部门邀请一些专家、企业家或政府官员来校召开专题讲座。这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实际经济问题的理解。这一形式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专家、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最好能在讲座结束后安排学生与专家直接对话和交流。

2.组织学生亲身实践

在搞好课堂案例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一是情境案例,即设计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区域政策制定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区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到企业参观学习,以使学生能够更感性、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完善学生学业的考核机制是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考核方式大多是闭卷笔试,弊端有二:一是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因此,应当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多样化考核。建议将最终考核成绩的评定分为期末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以及出勤率三个版块,从学生科研论文的情况、学生平时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等对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甚至可以采取面试和口试方式,以综合性案例来考察学生在事实获取、探索研究、思维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探究型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着力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具体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注意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对思考、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拓展思维;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教学上突破课本限制,保证基本理论体系完整,通过热点讨论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引入热门研究领域以及跨学科的内容,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水平与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构建适合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三是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中,要注意师生间的平等对话,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自己的相关课题调研工作、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调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四是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应当予以重视,从案例教学到具体社会实践,都需要教师自身对于本学科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广阔的视野,能够在课前收集整理好相关案例,完整设计案例讨论环节,有效引导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并能一语中的地给出案例的评价和总结,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案例讨论以及社会实践,勇于思索和发表意见,切实提高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反过来也会促使教师在不断加强教学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理论认知,有利于师资能力的提升,解决了地方高校经济学科发展的一个软肋。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关怀;弱势区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53502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7JJD790124)。

作者简介:李小建(1954-),男,河南孟津人,河南财经学院校长,《经济经纬》主编,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43-04

收稿日期:2009-02―16

一、引言

所谓区域关怀,就是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做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是为了区域,整个国家的发展依靠区域,使发展成果为各个区域所共享。区域关怀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以各地的自然、人文和制度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为基础,使区域特点得到发挥,区域优势得以体现;二是区域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其他区域的发展为代价。提出区域关怀的概念,主要基于以下当前中国的背景。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最高的省份上海市达到66367元,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省(6915元)的9.6倍,而在1990年,最高的省份上海是最低的省份贵州的7.30倍。在县级尺度上,1990年全国有531个县的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而到199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677个(李小建等,2001)。二是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这种矛盾表现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个层面,如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诸如水资源冲突、原燃料冲突以及区域经济活动的区际外部性等在一些区域表现突出。例如,随着淮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淮河流域上游所产生的污染对下游区域人们的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在一些地区出现“癌症村”。还有,国家政策的不公平也可导致区域间的冲突。由于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明显,中国各地的经济发展进程明显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同样的国家政策可带来不同的区域实施效果。譬如,在过去30年里,沿海地区在相对宽松的政策下大量占用耕地资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中西部地区进人快速工业化之时,国家出于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实行了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发达区域很难对欠发达区域的牺牲给予完全的补偿,而欠发达区域则会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发达区域的“剥削”。三是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2007年,人均GDP超过2800美元,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达到27749.16亿元。是1978年的158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强使其具备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和谐作为工作重点。这表明中央政府已开始关注弱势区域和弱势群体,特别是农业区域和农民。因此,只有适应这些新的变化以及处理好这些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才能形成各个区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区域经济研究的“重富”传统

(一)忽视弱势群体的区域发展理论

在区域发展理论中,相当一部分忽略弱势区域或弱势产业。例如,在著名的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中,城市是控制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以及类型结构。视距城市的距离而定(杜能,1997)。相应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的发展只有依赖于城市地区。同样,在区域增长极理论中,增长极是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聚集。尽管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推进型产业会有所不同,但由于其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广的产业关联性、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等特性(李小建等。1993),农业部门很难包含其中。因而,增长极实际上与城镇密切关联,“增长极就是城市增长中心,该增长中心的增长可以向周围地区扩散”(李小建等,1993)。农业部门所在地区只能是接受扩散地区。

弱势地区的从属地位在区域之间关系理论中也明显体现出来。在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中,以农业为主的“南方”与经济发达的“北方”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导致“南方”的发展受到抑制,涓滴效应推动“南方”的发展,但“北方”则是这种推进作用的主导方(Hirschman,1958)。同样,在弗里德曼的中心一理论中,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地区在发展中也处于不利地区(李小建,2006)。

弗里德曼认为,多种原因,会导致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而其他区域因发展滞后而成为“”。中心和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中心处于控制地位,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权力、技术进步、创新活动等集中于中心,从而带来生产活动效率和贸易的不平等。这就产生了空间二元性,它随时间而不断强化。尽管以后的研究涉及创新的扩散、国家干预等对区域有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区域发展的从属地位以及区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在理论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核心一理论包含了政治和经济权力不平衡,以及区域间文化变迁速率的不对称性(Friedmann,1966)。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则强调工业在空间上累积增长过程。根据他的观点,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一种新工业配置于一个地区,就会发生连锁效应,从而进一步吸引新的工业,从而使这个地区成为增长中心。这个中心的增长动量将会对其他地区产生扩散效应。例如,通过不断购买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矿产原料,或到其他地区进行旅游等活动,使资金流向那些地区。然而,由于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贸易的发展,增长中心对边缘贫困地区存在着一种不良效应,即回波效应,它使贫困地区的发展减慢,因而地区差异加大。例如,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尤其是有事业心的年轻人迁移到增长中心;银行系统把边缘地区的储蓄吸走而投资到中心地区;竞争使边缘地区传统的弱小工业破产等等(Myrdal,1957)。

克鲁格曼的中心一模型通过在新贸易理论中加入要素地区间流动的可能性,阐述了基本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规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劳动流动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分别演变成制造业为中心的核心区和农业为核心的区。克氏的中心一模型认为,较低的运输成本和较大的制造业份额是集聚可持续的必要条件。若一个区域

的制造业份额比另一个区域大,该区域的价格指数就较低,由于紧密的前、后向联系,厂商就能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从而能支付工人较高的工资,这样,该区域就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从而在空间上出现中心一结构。并且这种中心一模式一旦建立,就能持续下去(李小建,2006)。显然,克氏的研究焦点仍然放在制造业以及制造业集聚的中心上,而忽略了农业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的发展问题。

从以上简要讨论可以看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弗里德曼和克鲁格曼的中心一理论以及赫希曼的极化一涓滴效应学说,都强调了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规律,强调了城乡联系中的城市的主导作用(安虎森,2004),以及发达地区、工商业、大型企业或创新企业、创新性企业家、经济能人等的重要作用。与此相对应,不发达地区、农业、中小企业、一般民众等弱势群体则被忽视。

(二)中国区域发展研究的“重富”传统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增长问题是政府和民众最为关注的议题。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政策主要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为此十分强调培育和加强经济增长点。(1)重点支持城市增长。建国以来,为了促进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区域的快速增长,国家实行了“以农补工”的政策,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城市偏向”特征:财政支出的大头在城市,保障的对象主要是非农业人口。从1952年~1990年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的总额达11594亿元,农业提供的积累在国民收入积累额中所占的比重,在工业化初期达到40%以上,整个20世纪60年代也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进入80年代才有所减少(冯海发等,1993)。(2)重点支持发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家采取了优先支持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支持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和保税区、沿海开放地区等(魏后凯,2006)。国家的投资布局也向沿海倾斜。到1990年为止,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地区分配中,沿海地区已经提高到50.9%。

与此相应,中国区域经济学家十分重视对区域经济增长相关侧面的研究。从上世纪50至90年代,先后进行了待开发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综合考察,工业基地规划、铁路沿线调查,重点地区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各省市区地域开发规划;90年代至21世纪初,进行了大区域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研究;本世纪以来,进一步参与国家和各地区政府决策,在国家以及大区域的区域规划、产业集群、外资区域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陆大道,2007)。不可否认,这些研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些研究都主要以区域经济增长,尤其是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为主线,其核心都是围绕促使具备特定发展条件的地区先行发展起来,优势区域先富起来,其结果是在国家政策视野以及学者研究视野中农村区域和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落后区域逐渐被边缘化。

然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与西方发达国的后工业化社会有很大不同(李小建,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者不应该盲目跟从西方学者的研究,应该基于中国实际,发掘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问题。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地区和弱势地区。区域经济学家为了服务国家需求,应该关注对这些地区的研究。

三、区域关怀研究的内容

(一)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

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发展条件的差异,在发展速度、发展进程上也有明确反映。其中,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同一时刻,不同区域往往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正如图l所示,在t1时刻,区域1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时,区域2才刚刚起步阶段,而区域3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进入起步阶段;到t2时刻,区域1进入发展的后期阶段时,区域2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区域3的经济发展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有不同发展特点,有不同的政策需求及其他环境需求。在全国统一的格局下,应考虑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的要求。以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而论,一般来说,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区域由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方式相对比较粗放,对土地、能源等资源的需求大,对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而已经进入发达阶段的区域,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始逐步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对资源的消耗降低,同时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开始逐渐减少。如果全国实施完全一致的资源政策,可能会带来十分矛盾的结果:如对发达地区有利,便对欠发达地区不利;若照顾欠发达地区,则对整个社会带来资源过渡消耗的威胁。因此,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看,应该关注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区别对待。当然,从全国宏观调控角度,也可为了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采取相对严厉的政策。但必须配以公平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以使为保护资源环境做出贡献的区域得到较好的回报。

(二)关注区域优势的发挥

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优势。基于国家优势的发展设计,并不一定是区域层面的最优设计。从区域关怀的角度研究区域,应注重充分发挥每一个区域的优势,针对每一个区域的优势,设计相应的发展战略、发展途径和举措,进而建立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理论。如城市地区具有基础设施好、人才密集的优势,在研究中,应关注其集聚经济效应的进一步发挥;同时,还应考虑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以及其负向外部性问题。相反,农村地区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等优势,在促进农村地区这些优势发挥中,应该兼顾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如此,同样的城市地区,同样的农村地区,也可具有不同的优势特点,相关研究更应关注这些具体差异,以充分调动区域的发展积极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的发展

尽管区域关怀不应该有区域歧视,但是由于落后地区长期被人忽视,故应该给予特殊关怀。从区域经济研究的角度对落后地区的关怀时,可从明确落后地区的发展条件和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人手,根据这些发展条件和阶段特点思考落后地区的发展机理、发展路径。比如,思考如何激发落后地区各种行为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区域的发展中来。如在农村地区,如何调动农户的积极性,促使农区发展;进而建立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理论。还可研究如何通过区际联系促进落后地区借助发达地区的力量实现发展等等。

(四)关注特殊问题地区的发展

特殊问题地区包括资源枯竭地区、老工业基地地区、农民工集聚地区、农民工流出地区等等。从区域关怀角度,应该针对这些地区所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其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并进而在理论层面进行凝练,为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事实上,有些特殊问题是社会不公造成的,这些区域实际上承担了应该有更多的区域承担的负担。譬如,长期以来,资源型区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伴随着资源枯竭,这些地区原有产业萎缩,职工下岗,并可能出现如矿区沉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类似地,国家所进行的国有企业改革,把原来缺乏生机的国有企业改变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企业。在为企业拥有者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的同时,也带来原有工人下岗失业,导致一些国有企业集聚地区成为了低收入人群集中区。最近,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以河南为例,2008年9~11月,共有120万农民工返乡,主要集中于河南东南部地区,这些返乡的农民工已难适应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给所在区域带来了就业压力和社会问题,有些地区已出现社会治安恶化的苗头。区域问题的背后隐含着一些深层次的机理。如有些问题的形成便与受益者与实际成本支付者错位有关。从区域关怀的角度,研究者应该通过更深层次挖掘,更全面角度分析,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改变区域状况服务。

四、区域关怀研究中的思维方式转换

(一)研究立足点的转变

前面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立足点上存在一些偏向。从区域关怀的角度,这些偏向应该给予纠正。(1)从工业偏向转变。前已述及,区域发展理论以及中国的区域发展实践均十分注重工业,尤其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创新性产业的特殊作用。然而,农业在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的广大农区,工业很难在短期内取代农业而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在农区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甚至在某些农区,农业应该成为区域研究的核心。(2)从城市和核心区域偏向转变。为促进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城市或经济核心区被放在区域发展的首要地位。但是,这些区域仅仅是众多区域的一部分。从区域关怀的角度,在这些区域之外有更多的区域需要我们的关注。与此相关联,一些非区域性政策也具有明显的(或潜在的)空间影响。如对于特定产业部门的激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以及标准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等,也会对不同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诸多情况下,这些影响严重偏向于繁荣的核心区和首位城市(理查森等,2001)。(3)从强势个体(大型企业、能人等)偏向的转变。长期以来,在中央政府和许多地方政府眼里,大型企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通过促进大型企业的发展。从而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这种认识上的偏见导致政府在政策制定以及资源分配过程中对强势个体的偏向。因此,为了做好区域关怀研究,区域经济学在研究立足点上应该由过去关注强势群体(城市、工业和发达地区)为主的格局向两者兼顾或关注弱势群体的格局转变。

(二)研究思维的转变

1,内外理论嫁接。中国本土的区域研究,侧重于问题导向,并不注重科学规范基础上的科学问题提炼。与此相对应,近年来一些学者引入西方区域经济学或区域科学的研究范式,强调区域研究的科学化;还有一些学者关注西方新近兴起的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区域研究新思潮(刘云刚等,2008)。从区域关怀角度看,这些中外研究范式各有侧重,各有使用的区域背景。为此在区域研究中,应注重内外理论的嫁接,不同方法的融合。一方面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研究思路;另一方面要将西方范式中的精华与本土实际相结合,创新思维,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模式。

2,经济、社会和环境统筹。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资源、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区域关怀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统筹起来。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更要注重区域资源环境保护对社会的贡献,并对这种贡献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3,区域导向性理论选择。不同区域应该有不同的理论。已有的区域发展理论,都出自一定的区域背景,并且有一定的适应条件。在具体的区域发展研究中,应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选择相应的理论支撑框架。注意通过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区域发展特殊机理的研究,构建相应的区域发展理论。

4,弱势区域理论构建。从区域关怀角度构建弱势区域的发展理论,应着眼于发挥区域优势,考虑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区域内行为主体(如农区中的农户、农民等)的积极性。创造适合弱势行为主体优势发挥的环境,建立不同行为群体之间或它们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此外,研究区域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与强势区域之间的联系,将外生力量转变为区域发展的驱动力,构建内外因素融合、利于弱势区域发展的理论。

五、结语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差异在不断扩大、区域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区域不公平有所增加以及区域研究者的“重富”状况,在中央政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且关注区域问题的背景下,笔者将人文关怀理念用于区域经济学研究,提出了区域关怀概念。区域关怀的关键,是始终贯彻尊重原则、机会平等原则和合理补偿原则。尊重、平等和自由是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最基本理念(王小文,2008)。区域关怀的核心,是区域之间的公平待遇。中央与地方以及各地方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式的家庭关系,是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区域的机会平等指每一个区域有大致相等的发展机会,即各区域发展机会起点应该平等,发展机会的实现过程也应该平等。承认不同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和发展阶段的不一致,给予适应其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发展理论支持,给予相应的政策关怀。补偿原则是指国家或大区域为了某些整体利益的实现,可能要危机某些(小)区域发展机会时,应当给予这些(小)区域应有的机会或利益补偿。

长期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在立足点和思维上都存在一些偏见,例如,学者的研究重整体而轻局部,重城市而轻农村,重城市宏伟发展而轻其中的弱势群体,重自上而下的政策论证而轻自下而上的民意反馈(李小建,2005)。国家利益是各个区域利益的集合。忽视具体地区发展的区域经济研究是有缺陷的。中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包括城乡之间的和谐发展、也包括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问的和谐发展、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和谐发展、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和谐发展、以及不同类型民众(如能人、普通民众、弱势群体等)之间的和谐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区域经济学家和其他发展研究者应从区域关怀的角度来注重对各种类型区域的发展问题研究。在研究中,应有相应的思维转换,注重不同的理论融合、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尤其是区域对资源环境的贡献;善于基于区域特殊性构建相关理论,特别关注欠发达区域、弱势区域和问题突出区域的发展机理研究。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4篇

【编者按】: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这篇区域经济学开提报告的关键词是经济学,区域,报告,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5篇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年09月25日—20**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年**月01日—20**年**月1日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年**月02日—20**年**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年**月01日—20**年**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年**月08日—20**年**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年**月15日—20**年**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6篇

【摘要】区域经济学是具有前沿性、实务性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区域经济学教学问题探讨,提出本学科教学深化的意义与对策建议。

区域经济学是目前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由于社会需求巨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繁重,教学和研究队伍正在日益扩大,然而,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学科,在各方面还不尽成熟,特别对于其教学的内容及其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一、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意义

1、深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由于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新型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深化有助于本质上提升本科生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程度,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深度和能力。

多数学生认为其乏味枯燥,太理论化,并不实用,并未意识到本学科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性。通过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将会使学生的思想对区域经济学有一个全新层次的认识并达到一定深度,会激发学生在本学科上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本学科知识,教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区域经济学真正的内在意义,并理论联系实际,走出校门能真正解决区域经济学的实际问题。区域经学教学深化最终对学生的经济学素养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区域经学教学深化改革,让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更多意识到我国区域现状,从理论的课内知识来了解我国各省的非平衡发展现状,根据实际这种现状,来分析比提出解决方案,能够真正正确地深刻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的内在本质,最终能将区域经学知识有效的运用到我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中来。

2、深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区域经济学教师,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运用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区域经济学问题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过程中更好完成任务。

通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深化,使高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一次新的飞跃。使教学实践中的如师生关系不平等、满堂讲或当讲不讲、重形式轻实效、方法单一、形式呆板等诸多问题得到解决。也会使得高校的区域经学教学质量从不太成熟到成熟阶段有了一个大的迈步,使整体教学质量上有所提升。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多重性、复杂性导致学生理解和掌握不易

区域经济学教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是,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差异很大,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远没有和国际接轨,高校处于自我发展阶段。这一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上,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每个体系又表现为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后果导致了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统一,影响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包括了大量难以记忆和理解的名词概念、复杂的区域结构和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联系过程及其区域政策等等。在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对于课时的分配也因学生的差异难于统一,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无从入手,难以消化。

2、区域经济学教学方式陈旧

尽管很多高校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体系,但并未完全运用于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在必要的时候展示教学课件,无法用影像来形象地解释具体问题,使得区域经济学的问题变得抽象化和复杂化,学生往往无法明白;区域经济存在着“新行性”,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展示模型,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现在大多数老师还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授课,这样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不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上述硬件设施的限制,老师也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传统模式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不强

师资问题是决定教学环节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师资的问题主要有:教师数量少,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教学能力不高等。

高校教授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一般数量都较少,教师代课任务较重。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少。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高,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师资方面还存在教师缺乏对区域经济的深入了解,教师很少有机会和国外先进的区域经济学专家进行术交流,而且高校本身在这方面为教师创造的机会很少,结果导致师资与国际接轨方面难以满足培养国际性的高等专门人才的需要。

4、区域经济学实践教学欠缺

受传统思想影响,区域经济学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不重视实践教学的弊端。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大多发达国家不但在本科教育阶段有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这之后还必须接受几乎全部为实践技能训练的继续教育。但是区域经济学课程没有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只是理论授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校内外实习基地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大都在筹建过程中,影响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成为实践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校外实习基地当今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厂家怕干扰生产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

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写作,也没有和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不仅区域经济学这一学科如此,毕业生的实习显得太仓促,太草率,有些“形式化”的感觉。而且毕业前的实习也没有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最终导致实习并不能体现出它本来的意义。毕业生论文针对实践问题的联系与深入探讨方面还很欠缺。

四、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的对策建议

1、注重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多重性,通过案例突破重点和难点

构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合适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的区域经济学。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优秀教材。尽可能统一区域经济学教材。但教学内容的改革绝对不仅是教材编写的技术性问题,它必然要涉及到教育思想与观念的转变和革新。

按实际需要确定教学内容与方法,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大纲设计和教材编写工作中,紧密联系社会经济生活,以适用、实用为基本原则,注意向学生传授先进实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教学内容体系。

针对重点和难点增加案例教学,在课程体系深化改革中,可以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教学积极性。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角,学生是“学”的主角。如何使双方都能够有效进入教学角色,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突破口。通过增加案例教学部分,引导学生完成教学角色转变,提高学习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

2、积极完善硬件设施,改变教学方法

大力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构建完善,,以确保能为教师教学提供足够的硬件设施,为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前提,以有效的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应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做自己的电子课件,为学生提供更多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供的影像资料,有效地利用电子授课设施,提高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兴趣,改变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传统看法,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熟练掌握有关区域经济学的知识。以达到教学目的。

最后,还应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话题,案例等的交流,交换意见。教师多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在课后,教师分配给学生课后任务,这样学生在课后也有时间去了解一些其他更多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知识,也有利于拓宽知识面。

3、形成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增加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集中力量重点解决骨干教师的素质提高,作为未来的专业课程教育常设稳定的中坚力量。确保区域经济教学的稳定发展和质量提高。

尽力积极扩大国际与国内校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开设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的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素质。要求教师尽量提高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求教师提供给学生非课本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区域经济学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努力培养出一支动态、稳定的高学历的教师队伍。

4、全面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对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要全面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要根据进步的需要,注重跟新实验教学内容,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研究和创新活动。在进行项目研究的时候,除研究生积极吸纳外,本科生中的优秀者也应该参与进来。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本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二是可以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建设性想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项目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实习。在毕业生之前尽量找到对应的实习单位让学生有时间实习,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高度重视毕业生实习,提高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质量。

号召学生应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国内学术会议和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学习能真正深入落实到实践当中去,为国家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

[2]毛久措:管理学课程本科阶段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4).

[3]徐年富: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的探索[J].消费导刊,2008(7).

[4]王冬: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5).

[5]夏晓红:基于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7).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改革

一、引言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现行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滞后

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学校成了只负责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地方,衡量学生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就是掌握课本知识的多少,评价尺度就是卷面考试成绩。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从课堂上了解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外,更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状况,运用其理论去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如果教学中缺乏实践的环节,学生不会融会贯通,根本就谈不上区域经济学的运用。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是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这种教条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孤立僵化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区域经济学教学应该具有技术性、技能性和趣味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若教学方法单一,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面较宽,能引导学生逐步开展探究性学习。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围绕一本既定教材讲授,教材固定不变,教学内容也没有很好体现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综合性。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知识点,应付考试,应用知识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能力不能有效提高,也影响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三)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科学的考核方式不但能够检验学生的基本理论水平,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域经济学课程的传统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的闭卷笔试方式,这种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化,会造成学生只关注课本内容,学生靠的是死记硬背,缺乏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实际能力的考评,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区域经济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学业状况应实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课堂发言、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科研论文和课堂主讲等,通过多样化的考核,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的积极性。

基于以上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因此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一系列方案,使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真正发挥其作用。

三、区域经济学实践性教学方式改革思路

(一)改革目标

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在让学生掌握好关键区域经济理论和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尝试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基于以上对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彻底克服现有教学内容中单方面强调理论的倾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中缺失的案例、实践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改革内容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从近期和中期两个规划期来分别部署改革方案。从近期来看,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理顺教学思路,完善教学实践环节,规范考核方法;从中期来看,核心环节是在前期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学知识体系,形成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科书和相关学习指导材料。本次教学改革计划主要从近期着眼,立足于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计划调整,进而为中期改革打下基础。具体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理顺教学思路。区域经济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更重要是要应用多媒体等手段把这些理论与原理在现实经济中的具体表现展示出来,强化学生认识现实、分析现实的能力。其中包括应用Arcgis等可视化软件绘制各种相关专题地图,把经济特征呈现在特定区域中,克服现有多媒体课件仅注重理论讲解的弊端;运用全国及各省市相关统计数据以理论为指导分析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完善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部分。

第二,完善教学实践环节。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因此就要体现其应用性的一面。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在提供多种经济数据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来检验经济发展态势。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要求,一学期设计10课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能够独立分析3个区域经济问题。

第三,规范考核方法。在期末最终考核中,不能仅依靠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来决定总评成绩,要适当淡化卷面成绩的作用,而要考虑把实践性教学效果纳入到考核范围中。具体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在实验室分析的结果并结合自身兴趣,形成对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报告,期末总评成绩即卷面成绩和研究报告成绩的加权平均成绩(权重可以考虑为0.6和0.4)。

(三)改革实施方案

第一,完善现有多媒体课件。通过借助多种经济数据,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要求充实案例分析,并运用Arcgis等相关可视化软件绘制专题地图,突出区域经济学教学特点。

第二,在现有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本课程性质及章节要求,在总课时中划分出10课时左右的时间用于实践性教学。具体安排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3个主题,并提供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实验室中独立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解释等步骤,强化对经济理论的理解。

第三,在期末考核中,加入对实践性教学效果的考核。即根据学生在实验室中的实践内容,要求其形成一篇研究报告,作为期末考核的组成部分之一。具体考虑是总评成绩定为期末卷面成绩和研究报告成绩的加权平均成绩。

(四)改革实施方法

具体实施方法是:多媒体课件的完善工作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主要是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各种专题图表的制作。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要在课堂中进行,因为我院已配备实验室及相关软件,因此只需安排特定的时间在实验室中进行教学即可。

预期效果是通过此项改革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并借助计算机等手段教会学生熟练运用各种技术辅助学习,并能初步评价、解释区域经济现象,为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

四、结束语

在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强化教学内容中的案例分析,真正突出区域经济学课程的特色,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过程中,能够把所学的理论与原理及时用来检验现实经济,加强了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亦能培养学生独立的从整理数据到分析数据再到应用理论解释数据的各种能力。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理解力;另一方面则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通过此项改革,在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中可以获得以下两个方面的进展:

第一,通过全面完善现有多媒体课件,进而在常规教学活动中,增加案例分析的比重,增强本门课程的应用性等方面,从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把实践性环节引入到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分析相关区域经济问题,而对重要理论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丁生喜.《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2010(2).

2、段瑞君.关于《区域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10(31).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门经济学理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虽然与其他的经济学科相比,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只有五十年,但是区域经济学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是最年轻的学科之一,也是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的学科之一。

一、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很晚,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的历史。

萌芽时期。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的萌芽时期。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效仿了苏联的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也引进了苏联的生产力布局理论,来研究和解决我国在生产力布局上所具有的问题。

初步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是我国区域经济学初步发展的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区域经济学的各种方法也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改进,利用网络技术,让区域经济化逐渐的步入了计量化,我国也在这一阶段就开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各项研究。

改革开放之后,在“七五”计划中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的立足于实际,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来,为我国制定了“三步走”的全面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就是首先发展沿海地区的经济,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再用沿海地区的经济支援内地的经济发展。这样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充分运用了沿海地区发达的水运等有利的交通条件等优势,并且取得了面向世界、先行发展的巨大成功。

蓬勃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区域经济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我国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发展理论,并且将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行了多层次的扩展和深入。在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导下,我国确立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振兴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这是中央从协调区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做出的一个重大的指挥战略。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不断加速,人们渐渐的意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所以学习这门学科的人也不断地增加,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地壮大之中,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学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管理及政治体系不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学政策的针对性不强,有待提高,虽然说我国为了区域经济增长制定了许多计划,比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政策,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的面积比较广,内部的性质差异比较大,所以这些地区的政策制定的针对性比较弱,就好比说,西部地区的面积广大,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但是在这么大的面积上只实行一种区域经理政策,针对性不算太强,没因地制宜进行有效的开发。

资源开发补偿机制不健全。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进行一系列的开发,现在区域经济化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就是资源性的产品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的资源性产品的定价主要是由我国政府定价,但是这个价格不能够完全的反映出在区域经济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以及资源的稀缺程度,使得某些具有资源的地区在经济贸易中处于不利的位置,除此之外,在我国的盛产资源的地区进行资源开采大都是一些国有企业来代表国家进行开采,这种类型的开采一般收集都比较小,另外,在资源开采完毕或者濒临枯竭的时候,国有企业又会一层层的下放给资源所在地,而资源开发时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生态治理问题,以及资源开采完成之后下岗工人安置问题都要由资源所在地承担,这样就造成了一种不平衡的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是非常显著的,由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首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再用沿海地区经济带动内地经济,这样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首先出现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但是内地地区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受益相对较小,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在改革的浪潮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并且逐渐的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逐渐拉开差距。

区域性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导致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不明显。社会大规模、企业小规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导致大量资源浪费、阻碍产业高级化进程、经济效益持续下降,这些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到现在仍没有解决,到现在为止这些现象仍然还在继续。在区域经济建设的进程中总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这些现象加速了地带之间的经济差异,加大了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兴地富民”的客观压力。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

可持续性发展并不只是“持续性”与“发展”,它的含义并不仅仅与此,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求,但是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加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资源产品在经济发展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注意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在眉睫,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学者就开始研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就是不浪费以及集约型为主要的,并且引导市场合理的使用和配置自然资源,制定配套的市场机制,通过政府的调控来明确资源的使用权,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区域经济策略的研究。虽然我国在区域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策略,但是在通常的情况下还是比较缺少理论依据,任何的经济理论的提出与研究,都是为了寻找经济中所蕴含的内在的规律,没有理论依据的一切建议都只是主观意愿,缺乏实际的操作性。

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家的经济也在不断地进步之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高深但是又易懂的学科,其前景势必也是会一片光明。愿我国能够在领导人的带领下,减轻地区之间经济差异,发展适合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让我国的经济发展以一个优美的线条来快速的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鱼震海.对推动国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06

[2] 董.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浅析[J].中国外贸,2011.05

[3] 伍洁.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协调发展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07

[4] 曹细春,谢显慈.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及其趋势探讨[J].中国商贸,2014.04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 区位论产业集聚

一、基本概念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观点,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相互关系的应用科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各地区地域和资源上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总体经济效益,为政府发展地方区域经济提供公共决策依据。

空间经济学是以空间为维度,研究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以便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促进地方产业经济活动在空间区位上的正确选择。空间经济学是一门集区域城市经济、国际贸易、经济地理等多门学科融合交叉的学科。

二、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联系

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均起源于19世纪的古典区位理论。其主要理论模式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胡佛的运输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

如今,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使得市场信息化、销售模式不断创新,运输方式发生变革更加集约和规模化,这些因素都大大影响着市场,使现代商业环境和过去完全不同。区位论将区位高度抽象为平面距离的静态分析,以单个厂商为研究对象,没有企业间相互竞争的分析已不能完全描述现代市场经济现象。因为忽视了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优质劳动力、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只考虑成本最小化,使得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差。

正是由于古典区位理论对于描述和解释现在经济现象的局限性,现代经济学家进一步突破原有理论的约束,完善其理论缺陷,产生了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两个分支。由于不同学者对区位的理解不同,才产生“区域“和”空间”这样不同的地域概念。

三、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在经济领域展开竞争,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区域发展问题,各国政府也主动制定区域政策并大规模展开区域规划工作,以期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鉴于古典区位论在研究现代市场经济方面的限制,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拓展古典区位论,大大扩展了原有古典区位论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这种研究包括了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层次的经济理论,应用了动态、计量等分析方法,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并且更加注重实证研究,综合了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兴的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与区位理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研究对象上看,区域经济学主要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一个国家内各个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如何达到最优和促进区域分工更加合理的问题;古典区位理论重点研究微观问题,从企业角度研究降低成本谋取利益的最优区位。二是从研究手段上看,区域经济学是运用国家行政政策的手段,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来达到调节区域经济的目的;区位论目标的实现依赖的是市场机制的作用。三是从研究方法上看,区域经济学则应用宏观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方法;区位论主要运用静态的、局部的分析方法。四是从结果上看,区域经济学从宏观角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总体利益最大化,但可能会制约个别产业或者地区的发展;区位论从微观着眼,论证如何使单个企业效率最高,但是微观的最优化选择从整体看未必达到最佳资源配置,容易出现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总体来说,古典区位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源泉,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四、空间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空间经济学也是从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的,它研究的主要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

空间本身的特征,使得在空间维度上分析资源配置问题有很大障碍。因此在杜能将区位论引入经济学模型之后的很长时间内,空间因素从未进入经济学研究主流。直到D―S模型与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才开启了空间维度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垄断竞争和最优的产品多样化》,建立了一个独特而精巧的D―S垄断竞争模型,掀起经济学研究中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领域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藤田、克鲁格曼和维纳伯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解释了从垄断竞争中引出的一些普遍原理是如何促进人们对经济发展的理解的,对10余年来的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和成就做出了精确的概括和总结。自此空间经济学才逐步发展,尤其是欧洲统一市场形成后,欧盟对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区别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都来源于同一个理论基础,两者都致力于揭示经济从总体上看在不同空间的运行趋势。之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是由于二者分析方法和研究重点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对于“空间”的假设不同

这两个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问题的不同处理。区域经济学基于空间问题的复杂性,将空间分为均质的与非均质的两种(特征如表1所示)。所谓空间均质,即是抽象掉地貌、地理特征,将空间假设为要素的均匀分布,因为如果没有空间均值的假设,建立经济模型就需要引入类似要素密度函数等变量,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均质空间可以理解为是一片平坦没有起伏的大地,要素的禀赋是均等的,因此只需以距离来考虑经济活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距离和运输的分析模型,平原使得距离与运输成本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在非平原时则很难分析变量的关系作用。

表1

空间均质假设不完全符合现实生活,且前提与理论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区域经济学认为,城市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有三点: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但是这三者都与均质假设存在内在的逻辑冲突。第一,如果地区之间存在比较利益,那么均质假设就不能成立。比较利益存在表明区域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差异,从而各自选择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在均质化假设下,人们的生产效率、能力、技术和资源条件完全相同,劳动分工优势不复存在,没有专业化分工就不可能产生比较利益。第二,如果均质假设成立,说明投入与产出呈线性关系,那么就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如果产出与投入规模无关,产业集中不但不能带来好处,只会通过竞争引起地价上涨,这样就不会产生城市了。第三,集聚经济的形成原因是用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来解释的,但是在均质化假设下,就不存在经济的外部性。因为在均质条件下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重置这一假设。

非均质空间假设是指在不平坦空间上经济要素的非均匀分布。不同的空间区位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差异必然造成不完全的要素市场结构,生产要素的市场结构就不再是完全竞争。但是区域经济学在非均质空间的研究中,对初始条件的非均质没有较多涉及,而只是假设在抽象平原上由经济活动积累而成的非均质空间。在空间经济学研究中,由于研究的是稳定空间下经济活动的变化,因此必须考虑初始空间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要素分布,所以研究者在空间的基础上引入地理变量分析在时间序列上的经济变迁。就是在均质空间与非均质空间的偏向性不同,二者分别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路径。

在对空间理解的不同偏向下,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各自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假设框架下。第一,区域经济学分析是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理论前提上;而空间经济学是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理论前提上。二者分别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前提各自展开分析研究。第二,由于区域经济学不能很好的解释城市的产生,所以它将城市看成事先存在的,研究现有的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前景。而在空间经济学中,城市或者说经济区域不是既定假设,而是成为内生变量。因为空间经济学的侧重点正好是区域经济学空缺的研究领域,即厂商、产业和经济这三者的活动和三者的相互作用,从而解释不同城市和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二)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对“经济聚集”的解释不同

现代经济学认为,城市的产生是经济产业集聚的结果,但是,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在解释集聚现象的产生上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学认为经济集聚是一种连续的“平滑经济”,是由一个地理位置上不同时间序列作用下,循序渐进的结果;而空间经济学则认为经济集聚是一种不连续的“块状经济”,是在量变累积的基础上,产生突发性的质变形成的。空间经济学认为产业之间存在两种力量: 集聚力和分散力。如果集聚力大于分散力,则产业聚集;反之,若集聚力小于分散力,则产业分散。而“区位粘性”导致产业聚集是非线性和不连续的。所谓“区位粘性”是指当某一产业已经适应了某种模式或者路径,它就会因循这种模式或路径,需要付出很大成本才能改变。当贸易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它的变动不会影响产业区位,但是当贸易自由度达到某一极值时,它的轻微增加都会引起突发性聚集,从而达到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的状态,并且会稳定下去。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还很少见,但这一结论却符合量变能够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随着贸易自由度逐渐提高,可流动要素的流动不断加强,但是依然呈现线性发展,说明这一过程还在某种约束力的制约之下,这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是量变的过程。但是当贸易自由度被提高达到临界值时,促使要素流动的力量与约束的力量相等,此时贸易自由度的轻微提高,都可使可流动要素迅速向适合它们的区域转移,这就会产生质变,产业集聚就发生了。

对于这种“门槛效应”是否存在的认知不同,导致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对如何改变区域产业结构分别给出不同的经济政策,并对经济政策在实际中的效用认识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聚是线性的、连续的,相应的政策效应也应该是连续的,政策力度越大,带来的效应越明显,之间呈正比例相关。但是在空间经济学家看来,由于“区位粘性”的存在使得产业集中区域产生集聚力惰性,当地方政府想采取政策来改变现有的产业格局时,政策力度不够是无效的。只有当政策的力度超出某一特定值,使得原有产业聚集的成本小于继续保持现有位置的成本,可流动要素或者企业才会发生转移,随着它们的转移,聚集资金降低,产业就会扩散。当政策力度小于这一特定值,政策变动就不会影响现有的产业区位。“门槛效应”的存在,会产生如下情况:有时候,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政策都不能影响当地产业格局;但有时候,某些政策的微弱变化却会引起当地产业区位的大幅变动。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如果能够准确把握门槛值,对这种非线性变化给予充分考虑,将大大有助于准确制定区域政策。这一结论如果为真,则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意义。

六、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之间关系的发展

虽然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有种种不同,但仍是不可分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先明确研究对象,但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二者之间的研究对象区别不大,研究者认为它们内容一致,从这个角度而言,空间经济学还不具有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

其次,这两门学科是走向融合还是分道扬镳,是由造成两者之间主要区别的因素能否有机统一决定的。区域经济学主要分析具有均质特征的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化,由于均质空间只能是在小范围内的,因此也局限于对微观区位选择的指导。空间经济学则重在非均质特征的空间研究,可以解释和解决区域差异问题。可是经济空间是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只有同时考虑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均质分布,和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分析经济问题才完整。由此可知,想要完整地描述经济现象,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需要相互参照,寻求共性。至于这二者怎样才能破除各自理论藩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是经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最后,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对区域经济的特点到底是“连续性”还是“非连续性”解释不同。区域经济学从微观角度推导,提出连续性的“平滑经济”,但在解释区域差异现象时存在弱点。空间经济学提出“门槛效应”来解释产业聚集的原因,但在现实中尚未证实。门槛效应是否存在?如何确定贸易自由度的门槛值?这些问题都是未解之谜。现实当中,经济现象既不是完全连续平滑的,也没有各自成块,完全集聚,如何更准确的描述和解释区域经济现象,这点需要区域经济学家和空间经济学家联手研究解决。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具有同一理论来源,同质的研究内容,虽然二者目前来看研究路径不同,但从长期而言,最终还是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现象,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区域经济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区域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政策

一、国外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及发展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近年来,国外的许多经济学术界的专家们都对其研究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直是许多国家研究的重点内容。我们所谓的区域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呢?对于区域经济学的具体定义在国外掀起了很长时间的争执。国外的很多专业人士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任务,以及它和其他学科的联系,都存在着不同意见。但根据所学,我们大可以这样来分析。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新古典理论的产生推动了区域平衡发展的,促使了区域均衡论的产生。市场配置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多的疑惑和问题,人们对其的发展也是充满怀疑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期,人们开始相信市场配置的作用,认为其市场配置是一个完美的体制,能够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让人们能够体验到市场带来的满足。 所以,在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一直统治着西方经济学。人们开始对市场配置资源产生信赖和拥护,并且逐步形成了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从此以后,人们开始从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重新看待和研究问题,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也不断的加深。

1.新古典区域发展理论。新古典区域发展理论的中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最终时区域发展保持平稳的状态。这样对经济正在转型的国家来说,一切交由市场的“自发论”产生了“休克疗法”的结果;所以,把国家的经济仅仅都依靠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上,这样只是理论上的空想。尽管我们知道,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有着十分严谨的逻辑,但是,这一种理论仅仅只是建立在和实际严重不符的假设中,忽略了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忽视了科技进步,忽略了市场存在的弊端,国家体制等因素,最终导致它在实际运作中作用十分的有限。

2.发展经济学中的平衡增长理论。曾读过这样一篇著名的论文《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问题》,该文是由罗森斯坦―罗丹著作的,他根据他自己研究的大推进论表明,实现全面的工业化是一些发展国家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的关键所在,经济发展要立足于资本而资本。由此可见,要想实现经济的大发展,就要克服这所谓的三个“不可分性”,即为社会分摊资本、储蓄和市场三个方面。然而,一些不发达的国家则会形成“低水平均衡陷阱”的理论,从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要想想要打破这些“陷阱”的影响,就要尽可能的进行最大程度上的资金投资,最大程度上要使投资资金远远超过国家人口增长的速度,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外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也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完善。主要包括的是:1.地区差异的构成与分解;2.现代企业区位选择论3.区域收敛和发散理论4.条件收敛和娱乐等。请相信,随着各种优秀的研究成果能更好地促进国外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顾名思义,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二战后为研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除此之外,我们也称他为“空间科学”、“空间经济”、“区域发展计划学”等名称。

1.萌芽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是区域经济学的萌芽阶段。我国的区域经济的布局主要是以趣味理论为根基的,着重于研究个体企业如何选择出最好的区域,其目的是为了节约企业生产的资金,最大化企业的收入,但是这一切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掉优化区域整体经济布局的问题。但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理论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被称之为“马太效应”。由于这一时期的特殊背景影响下,一直到了2000年左右,国家开始对“梯度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到今天看来,此发展战略虽存有不足之处,但其转变仍然任重道远。

2.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区际经济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政策问题,这个阶段里,许多国家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有关区域发展理论和战略模式。

2.1总体框架。通过了解并熟知我国区域经济学的起步、成长及发展,更深层次地分析各阶段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利与弊,总结优点、补足缺点,进而得以更好的发展。

2.2发展战略。要想更好地发展,就需更好地成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经历了快速的成长。在这一阶段里,在区域发展问题和区域政策问题等方面,我国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研究方法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了变化,开始借助于网络信息,逐步走向了计量化。我国从这一时期也开始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2.3再度讨论

①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在我国中长期计划中,首次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在“七五”计划(1986―1990)当中提出的,该思想指出要想改变区域的发展,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支持。报告把加大对各类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挟持力度确定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紧紧把握了当下的形势政策。

②政策的进一步加强及进展。由于区域经济涉及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主观的角度分析,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其中,政府是主导动力,而市场则是基本动力。因而,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间加强沟通与监督,能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蓬勃发展阶段。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加速,人人认为这是一门有盈利的行业,争先恐后地学习,了解其发展理论、关系理论、管理与政策等;我相信,这门学科会拥有更蓬勃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在这种情形的压力下,某些国家采取了预防措施来推动经济贫困的区域发展,进而减轻两极分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也就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没有在理论上进行革新。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在网络化趋势不断强化、网络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背景下,从发展前景看,复杂性的科学体系将为研究区域经济学提供全新的方法论。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既深奥又易懂的学科,经济程度及发展决定及影响各国居民的稳定生活。愿望我国能在科学人士的领导下再接再厉,拓宽经济,发展适合国民的新型区域经济模式。相信在政策的支持下,各国经济会以一个优美的曲线快速发展。(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武剑.外国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J经济研究2002(4)

[2]安琥森《新区域经济学》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上一篇:管理经济学范文 下一篇:国际经济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