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人事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2-13 14:03:53

区域人事工作计划

区域人事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资金投入 计划生育资金使用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219-02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作为一项关系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社会公共事业,其资金投入与使用面临新形势下的严峻挑战。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重庆市计划生育资金投入与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探索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导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保障新体制,不仅有助于重庆市人口计生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为统筹城乡发展中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实际借鉴。

一、重庆市计划生育资金投入与使用现状

(一)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投入现状

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投入主要由财政投入、转移支付、其他事业收入、其它来源四部分组成。

1.2007-2009年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投入情况。2007年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总投入为109692万元,2008年为135530万元,同比增长23.6%;2009年为160426万元,同比增长18.4%。三年间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总投入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投入中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最大,非财政投入所占比重很小。如2007-2009年,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94%,95%,96%,而非财政投入仅占6%,5%,4%,反映了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投入是以财政投入为主导的机制,资金来源越来越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

在财政投入中,三年间全市分级财政投入均呈现增长趋势。财政投入以区县财政为主,2007-2009年区县财政占财政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66%,72%,65%;其次是乡镇财政投入,占比分别为21%,15%,18%;中央财政与市级财政投入比例波动不大,占比在6%到8%之间。在非财政投入中,2007-2009年其他事业收入约占总投入的3%左右,转移支付约占2%左右,其他来源比重不及1%,再次证明了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以政府财政预算为主。

2.2009年重庆市四大区域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投入情况。按重庆市对主城九区、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四大区域的划分,对2009年重庆市40个区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投入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2009年,四级财政对一圈区县的资金投入总额最大,占全市财政总投入的41%。在政府财政投入中,中央财政对一圈区县投入比例最高,达到区域财政总投入的8.9%;市级财政对渝东南翼支持力度最大,达到区域财政总投入的13.9%;区县财政对渝东北翼投入比例最大,达到区域财政总投入的71.9%;乡镇财政是仅次于区县财政投入的第二来源,乡镇财政对主城九区的投入达到区域财政总投入的30%,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三大片区。在非财政投入中,转移支付力度不大,最高的一圈区县也仅占总投入的1.4%;其他事业收入经费投入比例最高的是主城九区,占总投入的7.7%;其他来源经费投入微乎其微,可以看出社会各界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资金支持是不到位的。

重庆市四大区域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差别很大,这与不同区域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对象数量有关,例如,按户籍人口计算,2009年主城九区人口为600万人,一圈区县为1229万人,渝东北翼为1084万人,渝东南翼为362万人。2009年,中央、市级、区县和乡镇四级财政对四大区域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各有侧重,反映了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两翼贫困地区倾斜,例如市级财政对两翼区县的投入力度大于中央财政。

(二)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使用情况

按资金使用方向,将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支出分为16类,以下对2009年重庆市四大区域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2009年,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使用情况由高到低排序是:(1)计划生育奖励;(2)其他事务支出;(3)宣传教育;(4)行政运行;(5)服务网络建设;(6)免费技术服务;(7)目标责任考核;(8)生殖健康促进工程;(9)行政管理事务;(10)流动人口管理;(11)信息系统建设;(12)统计抽样调查;(13)机关服务经费;(14)避孕药具;(15)性别比治理;(16)规划发展战略。其中计划生育奖励支出为38202万元,占总支出的25%;其他事务支出为360730万元,占总支出的24%;排名前五的项目支出为124929万元,占总支出的83%。计生经费支出比较集中,反映出重庆市人口和计生工作还停留在满足服务对象基本需要的初级阶段,与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多样化需求不一致,经费支出存在薄弱环节。其他事务支出过多成了资金使用说不清道不明的“黑洞”,需要规范范围,厉行节约。

从区域来看,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使用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一圈区县>渝东北翼>主城九区>渝东南翼,这与之前分析的资金投入情况基本吻合。从排序来看,重庆市四大区域在资金使用重点上差别不大,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其他事务支出、计划生育奖励、行政运行、宣传教育、服务网络建设。

二、存在问题

1.经费投入渠道单一,以财政预算拨款为主。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资金投入以财政投入为主,非财政投入部分微乎其微,这种情况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公共属性认识不到位,同时也与计划生育服务系统自身的工作模式有极大关系,如计划经济色彩和行政命令意识浓厚。单一的资金投入方式会增加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对各级财政的依赖性,加重财政负担。

2.资金投入无法律保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计划生育做为一项公共性很强的事业,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但是,与教育、卫生事业相比,计生事业的资金投入目前并无国家法律法规作根本保障。尽管重庆市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很重视,但是这种重视只是从考核的角度加以规定,行政色彩浓厚,资金投入也仅凭口头协定,不具备法律依据,投入面临较大随意性,无法从根本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资金投入加以保障。

3.经费支出结构不规范,资金使用有待优化。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支出中排名靠前的5项支出占总支出的83%,特别是其他事务支出占总支出的24%。比较而言,最能够体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免费技术服务、生殖健康促进工程、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避孕药具、性别比治理等项目则成了资金使用的薄弱环节,甚至存在资金被挤用的现象,这与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协调。

4.资金分配不合理,区域差异较大。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的特殊市情,决定了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是分布在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广大农村居民,但是渝东北翼人口规模大导致计划生育资金投入压力大,渝东南翼虽人口规模小但经济不发达导致地区经费缺口大。在计划生育服务水平上,经济发达的主城九区及一圈区县无论是在硬件投入,还是在软实力的打造上都明显强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地区。另外,重庆市区县和乡镇因经济条件、人员配备、资源占有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区县计划生育工作的配套明显优于乡镇。这种资源的扭曲配置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需求是矛盾的,出现了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不对称。

三、对策建议

1.建立财权与事权对称的财政投入新机制。在重庆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明显造成了地方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资金缺口,尤其加重了区县财政的负担。因此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各级财政投入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进一步增加中央和市级的财政投入力度,使其承担的财力责任与财权责任相匹配;第二,降低区县财政的投入比例,确定最低投入标准,确保区县财政投入的及时、足额到位。第三,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在条件成熟时适当取消贫困地区乡镇财政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投入责任。

2.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多种形式结合的投入新体制。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容,重庆市政府和计生部门也要采取措施营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新环境,通过政策制定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各界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多种形式结合的投入新体制。第一,制定各种奖励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第二,鼓励保险公司参与计划生育家庭的各种保险业务;第三,鼓励个人或企业投资建立生育保健企业;第四,针对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各类风险(如因重大疾病返贫等)建立人口发展资金,资金来源于本级财政投入、计生事业共建的多部门经费赞助、国际国内项目援助、社会团体或个人赞助等。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经费投入的可持续性。从长远来看,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得到制度上的保障,而且这项制度保障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层面的制度保障。一是建议将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保障纳入《计划生育法》,制定专门条款,规定分级投入比例或者增长幅度;二是重庆市政府可将经费保障纳入地方《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计划生育经费或人均计划生育经费的最低增长标准,区县及乡镇地方政府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明该地区计划生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保障经费投入逐年稳定增加。

4.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建立科学的经费管理机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首先是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的重点支出项目,优化支出结构。适当压缩一些支出项目如宣传经费、其它事务支出等,对于一些资金投入的薄弱环节,比如免费技术服务、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设备购置更新经费等则需要加大投入。其次是规范经费支出范围,确保计划生育经费专款专用。对行政办公经费支出要严格控制,经费使用不得超过允许范围,对专项经费支出要专款专用,不仅要足额保证而且不得以任何理由挪用、挤占。第三是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使用的管理与监督。不断完善经费管理机制,实行“总额控制、分项预算、计划用款、优化支出”的管理办法。强化财政监督,财政部门对计划生育经费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和监督,专项经费由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由计生和财政部门共同管理计划生育经费支出。第四是建立有效的计划生育经费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全面评估经费使用绩效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经费预算,达到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统计局.2010年重庆市统计年鉴[DB].cqtj.省略/tjnj/2010

2.姜东升.计划生育资金投入与使用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07

3.余荷伊.新时期计划生育经费投入问题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1(8)

区域人事工作计划篇2

根据《____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由我公司委托__市政总院编制《__市区域供水规划》,20__年8月,市政府正式批准了该《规划》,为__市区域供水进入具体实施奠定了规划与技术基础,也拉开了我市区域供水的序幕。这项工作推动至今已将近8个年头,从20__年开始,每年的政协提案、人大建议也多次提及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工作,今年人代会的一号议案就是《关于加快实现全市城乡居民人人饮用长江水》,作为本人,也全程参与了引江区域供水工程,也一直在思索如何更好的推进这项工作。结合本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调研与思考,形成报告如下:

一、区域供水现状

__市__临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淡水资源丰富。目前,市区和六县(市)供水水源除__水厂、__水厂、__港水厂、__水厂和海门水厂取用长江水外,大部分供水水源是取用的内河水和深井水。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内河水水质状况普遍有所下降,总体为ш—ⅴ类不等。地下水的开采,会造成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许多深井水存在着矿化度、硬度、铁、锰、氯离子等含量高,水质有咸味等水质问题,这给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__市金沙水厂、平潮水厂、__县地面水厂因源水污染严重,多次被迫停产。启东市水厂水源受到咸潮影响,氯化物高达1000mg/l ,已难以饮用。海门长江水厂虽采用避咸蓄水措施,咸潮期越来越长,一年有3至5个月受咸潮影响,最长16天无法取水。大量的事实证明,__各县(市)已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同时,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农村的集中供水发展不平衡,存在规模小、水质差,供应不正常等问题,严重危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为了彻底解决水源地水质不达标而引起的饮用水困难问题,提高城乡居民饮用水质量;防止因地下水过量开采而导致的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危害和地下水水质咸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__年初,我市开始实施__、如东部分区域供水工程建设,拉开了我市区域供水的序幕。20__年2月、7月分别建成了__、如东引江区域供水管线工程,全长近60公里,投资1.3亿元,设计能力20万立方米/日,其中向__市供水12万立方米/日,向如东县供水8万立方米/日,由市区__水厂供水。20__年9月启动启(东)海(门)引江区域供水管线工程,全长83公里,投资2.5亿元,设计能力20万立方米/日,由市区__水厂先向启东市供水15万立方米/日。如(皋)海(安)引江区域供水管线全长60多公里,投资4.5亿元,设计能力20万立方米/日,其中向__供水13.5万立方米/日,向__供水6.5万立方米/日,由____水厂供水,现已向__供水。

在实施区域供水的过程中,结合我市区域供水的实际,经过多种模式的研究与探讨,本人提出了我市南部四县区域供水的模式,归纳为“制供分开,各自建网,属地管理,分段计价”四句话十六个字,充分发挥了各方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区域供水工程的推进,成为有别于苏南实施区域供水的一种新模式,为__在苏中地区率先推进区域供水起到了引领作用。西北片(__市、__县)引江区域供水一期工程采用bot方式建设,经营年限25年,实行同网同价。在实施区域供水的过程中,我公司主要承担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__市区域供水规划》及市政府、主管局对区域供水推进的总体要求,从规划、管位、泵站建设、水量分配、管材配件选择、施工方案确定以及技术援助等方面予以关心与提供技术支持。二是根据《__市区域供水规划》,明确水厂建设计划,根据各县(市)的近、中期水量需求,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确定了我市区域供水近期水厂建设计划。除此以外,为了有效、有序地推进我市区域供水工程,公司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其中包括管材配件的选用,出厂扬程的确定,排气点的优化,爆管机理分析及维修有效性的研究,通过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

二、存在问题

一是各主体缺乏全局意识。区域供水跨行政区划,需多方配合,共同推进。涉及到县(市)之间的局部利益,协调难度大;

二是推进速度较慢,无论是与国内先进地区比,还是与我市经济发展步伐比,我市的区域供水工程起步较晚,推进不快;

三是各县(市)之间工程进度不平衡,实施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是区域供水投入资金大,建设资金筹措有一定难度;

五是供水管线的监管难度大。区域供水管线长、占地多,但易出现管线位置上被占用,危及管线监管,缺乏有效法律法规制约。

三、原因分析

区域供水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长江岸线,实现深水深用、浅水浅用,与以港兴市成为有机结合,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形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对于传统供水模式来说,它又是一场革命,是一场触及到多方利益的革命,换言之,是一次各方利益的大调整。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大局意识,各投资主体过分注意自身的投入,而忽略了整体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行政区划之间协调工作难度大;

二是管道沿线拆迁工作难度大,经济开发区和六县(市)在管道实施过程中,都涉及到拆迁工作;

三是推进区域供水工程的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考核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四是与供电管理有法可依相比,供水管理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区域间的规范性、地方性管理条例还没有,造成管理缺乏依据。

四、对策建议

推进区域供水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区域供水的地位和作用,奋起直追,当好先行,积极实施区域供水工程,凸显__供水特色。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把“全市人民早日喝上优质的长江水”作为重要目标,积极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工程。

一、更新观念,营造环境

从各级政府到各供水企业,都应当更新观念,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树立大__、大水源、大管网的观念,同心协力建设__大供水。打破属地管理、自产自销的传统供水模式,市场化运作,使供水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沿江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能通过体制的创新,达到供水经营机制的创新、供水企业管理的创新,那正是我们的预期目标。各级政府部门应当为推进区域供水营造宽松的政策、办事环境,制订鼓励政策,吸引全社会力量关心区域供水,推进区域供水。例如,控制污染问题。区域供水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事关子孙后代,必须发动全社会予以高度关注。已确定的取水口位置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立带和保护区,杜绝一切可能对水源地水质造成污染的行为。

二、健全机构,加强考核

区域供水的实施工作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市)要按照《关于加快推进__市区域供水的实施意见》(通政办发〔20__〕124号)的文件精神,尽快成立项目指挥部,负责区域供水工作中的联系、协调等相关工作。落实具体人员及个人职责,建立目标责任制,确保在目标时间内按时供水。区域供水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要求各项目部每月月底之前将本区域内的工程进度以及下个月的计划安排上报给区域供水推进办公室。__市政府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工程实施情况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督促各县(市)加快规划的实施步伐。

三、加强组织,强化管理

区域供水工程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事业,是一项为民办实事工程,也是一项技术性强、操作协调要求高的项目,必须切实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县(市)政府要作为区域供水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重点抓好完成总体目标任务、配套资金到位、工程质量监管和部门组织协调等工作。此外,各地要严格按照规划认真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严格建设管理程序,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施工承包合同制和管理责任制,实行廉政合同制度和群众参与监督评议制度,严格竣工验收、切实做好建档立案工作。

四、筹措资金,加快推进

区域供水投入资金大,建议各县(市)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在每年的城建资金中给予适度的倾斜和安排,确保目标的实现。并想方设法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一是要积极向国家、省争取饮水安全工程补助资金;二是要将该工程列入市、县(市)区和乡(镇)三级财政预算,按照工程进度分期分批确保资金到位;三是可通过把供水工程编制成投资项目,多方融资筹集资金;四是要采取多种办法积极吸纳社会投入,等等。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切实提高投资效益。

五、创新举措,改革创新

当前__经济发展进入了跨越发展时期,大桥的辐射效应明显,__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利用好淡水资源,发挥好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建设好适度超前的供水系统,对吸引外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基础性作用。根据区域供水的规划与政府推动区域供水的目标要求,我市已经进入了新一轮供水设施建设高峰期。政府和供水企业都应花大力气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工程的步伐,从方案深化、资金筹措、价格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为各地的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供水保障。

__市撤市建区后,还将带来区域供水的形式、模式的重新思考,公司就新市域的供水管理体制、经营模式也作出了新的思考:根据新市域的概念,依据新市区规划,在供水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提出这样的思考,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____通地区区域供水规划》,早在20__年就已实施引江区域供水工程,由公司提供优质的自来水,本身供水就已一体化。二是如东、启东、海门三县(市)的区域供水起始管线均在现__市内,__市撤市建区接管经营后,可将三县(市)计量水表前移,__段管线改成直供管,可减少支线管线投资,充分利用管网压力减少运行成本,并且将区域供水管网联网,利于供水调度,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__段区域供水管线由__市自来水公司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从而减少推进过程中的矛盾,更加有利于推进区域供水工程。三是实施接管经营后,可完善供用水管理机制,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周边小区域的供水价格,逐步实施同网同价,实现市区水价的统一性,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六、立足公司,做好本职

市委市政府对新一轮区域供水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执行好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努力协助市建设局做好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区域供水规划,着力做好技术保障;二是建立联动机制,信息共享,实现水源地有效监控;三是按序时完成__、__水厂扩建工程;四是全力以赴做好市域范围主管线的配套工程,年内完成__100万立方米/日取水工程;五是从快确定__水厂(分厂)厂址,并着手前期工作;六是加快城市应急水源的近期与中远期方案的编制,并结合区域供水总体要求,提出全区域应急水源的方案设想。

区域人事工作计划篇3

一、组织领导

自治区科协和财政厅联合成立“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全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工作。

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科协,具体办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

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成立评审组,负责对申报推荐对象进行评审,并对有关项目进行评估监督。

盟(市)科协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工作,协调解决有关事宜;组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的宣传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申报单位、个人的参评资格,审核整理相关申报材料;组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协调解决有关事宜;组织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的宣传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申报单位、个人的参评资格,进行项目实地评估;整理相关推荐材料,做好公示和申报工作;组织编制审核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对计划专项资金进行管理监督;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计划实施的有关工作,并协助各级科协、财政部门落实计划。

各级科协、财政部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听取有关意见建议。

自治区及各级科协、财政部门对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实施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坚持全国科普示范旗县(市、区)申报推荐优先的原则;

——坚持“全国百强农技协”、“全区星级农技协”、“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全区星级科普示范基地”申报推荐优先的原则。

三、宣传动员

各级科协和财政部门根据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及有关规定,通过区内主要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向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广大农牧民公开评比和筛选农牧区专业技术协会、农牧区科普示范基地、农牧区科普带头人和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的推荐条件和申报程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组织指导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申报。积极宣传获奖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加大对获奖单位和个人开展农牧区科普工作的指导力度,使其在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四、申报推荐

申报单位和个人向所在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报送典型经验事迹材料;填写推荐表;提供相关登记、奖励有效证件和有关照片;编制专项资金项目预算。

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整理审核申报对象的申报材料(包括①申报单位、个人的推荐表②登记、奖励证件和有关照片③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④3000字左右的简要事迹材料);制作相关推荐材料(包括①正式报送函②推荐工作简要总结和说明③公示材料);向所在盟(市)科协和财政局提出本行政区域内申报推荐的单位和个人,报送相关申报推荐材料。

盟(市)科协、财政局汇总所属旗县(市、区)申报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核整理,确定推荐单位和个人;制作相关推荐材料(包括①正式报送函②推荐工作简要总结和说明);向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申报推荐确定的单位和个人,报送相关申报推荐材料。

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各盟(市)申报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在推荐名额内,确定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制作相关推荐材料;向中国科协和财政部推荐确定的单位和个人,报送相关推荐材料。

五、公示监督

建立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旗县(市、区)科协、财政局将本行政区域内推荐名单在有关乡村公示10天,广泛征求意见,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正式上报所在盟(市)科协、财政局。

自治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将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在区内有效媒体公示10天,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正式上报中国科协和财政部。

区域人事工作计划篇4

第一条黟县城乡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委会”)是黟县城乡规划工作的审议决策机构。

规委会由县政府县长、分管县长、县人大、政协领导,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负责人、有关专家以及公众代表组成。

规委会的办事机构是规委会办公室(设在县规划局),办公室主任由县规划局局长兼任。

规委会的咨询机构是专家咨询组。专家咨询组由规委会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第二条规委会的工作职责是:对县域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加强领导、组织协调,为各项建设规划的实施提供行政依据。

主要职责:

(一)审议本县城市发展战略;审议黟县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修编,审议近期和年度建设计划;

(二)审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修编;

(三)审议有关城乡规划的政府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性规范;

(四)审议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乡镇总体规划;

(五)审议城乡规划区内重要区域的城市设计与重大建设工程方案;

(六)审议遗产地及古村落内的保护项目;

(七)审议城乡规划的执行情况;

(八)协调城乡规划与各行业各部门规划之间的关系;

(九)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认为需要审议的其他事项。

第三条规委会会议形式:一、城乡规划规委会全体会议(简称“规委会会议”);二、规委会主任会议。

第四条会议审议的各类规划设计方案和重大建筑设计方案原则上需提供专家咨询组的咨询意见。

第二章规委会全体会议

第五条规委会全体会议由主任或主任委托的副主任主持,全体委员参加。规委会全体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

第六条规委会全体会议审议以下事项:

(一)全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年度建设计划和规划编制计划;城乡规划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二)由县政府颁发的城乡规划规范性文件报审稿;

(三)黟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及其规划调整、乡镇的总体规划;

(四)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规划、黟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五)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居住组团规模以上级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六)城乡重要区域、重要地段对城乡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用地性质发生重大改变的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

(七)规委会主任或副主任认为需要提交审议的其他规划事项。

第七条会议议题由规委会办公室提出,经规委会主任审定。

第八条规委会办公室应在会前2-3天提供议题资料并送规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各成员阅。

第三章规委会主任会议

第九条规委会主任会议由主任或委托副主任主持,由主任、副主任和有关人员组成,其他参会人员由主持会议者确定。会议议题由规委会办公室提出并经规委会主任同意后确定。会议根据需要及时召开。

第十条规委会主任会议审议以下事项:

(一)审议规划区内重要区域的规划研究与城市设计、城市重要区域的规划设计条件及详细规划方案;

(二)审议规划区内重大项目、重要区域的规划选址,对城乡发展有影响的工业(仓储)用地的规划选址,组团级规模以上的居住用地的规划选址和重要基础设施的规划选址等;

(三)审议县域或县城道路桥梁、园林、绿化等较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方案;

(四)审议遗产地及古村落内的保护项目;

(五)审议规划区内建筑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的建筑单体方案、沿街建筑单体方案、城市重要地段的建筑单体方案、建设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区组团级及以上的规划设计方案;

(六)组织、协调规划编制工作;

(七)规委会主任认为需要研究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会议议题材料由规委会办公室提前2—3天分送规委会主任、副主任阅,并提前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参会准备。

第四章咨询机构

第十二条规委会下设专家咨询组,专家咨询组聘请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并可根据需要设置相关专业的专家咨询小组。

第十三条专家咨询组为规委会的咨询机构,根据规委会的需要对规委会审议议题进行论证,提出咨询意见。

第十四条专家咨询会议由规委会办公室组织,按有关程序形成咨询意见。参会专家从专家咨询组名单中挑选,也可邀请相关专业部门参加。

第五章规委会办公室

区域人事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陈云;;区域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044-07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区域经济能否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及现代化战略的全面实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就成为中国共产党遇到的重大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陈云作为新中国重要的经济建设领导者,对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等诸多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努力思考和探索。他的精辟思想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经济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当时正确解决我国经济建设进程中的区域发展问题发挥了指南作用,而且在今天和今后,对于我国解决区域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合理配置生产力

(一)搞工业要有战略眼光,选择地点要注意资源条件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生产力布局尽可能接近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交通要道,确定出“最优区位”,可以减少生产费用,优化生产建设经济效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具体分析了由于地区之间生产部门发展的不平衡对产品生产状况造成的影响,他指出,“如果由于原料价格的提高一方面引起了原料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既引起了当地原料生产的扩大,又使人们从遥远的一向很少使用或者根本不利用的生产地区去取得原料供给,而这两方面加在一起又使原料的供给超过需求,以致这种高价现在突然跌落下来。”〔1〕列宁在《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草稿》中也提出,“使俄国工业布局合理,着眼点是接近原料产地,尽量减少从原料加工转到半成品加工一直到制出成品等阶段的劳动消耗”〔2〕。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论断阐明了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原则,即工业生产接近原料、能源产地、消费地区和交通枢纽,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将马克思的生产力布局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工业空间布局的资源指向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关于工业布局的资源指向原则,陈云指出:“搞工业要有战略眼光。选择地点要注意资源条件,摆在什么地方,不能不慎重。”〔3〕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生产力薄弱且分布不合理的现实,这主要因为旧中国的近代工业大多受外国资本控制,因此生产力主要集中于外来力量易于控制、对外贸易方便的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而面积广大、资源丰富的内地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则很少有像样的工业。这种生产力布局造成了工业生产与原料产地的严重脱节,工业分布与资源分布不相适应,不利于新中国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和社会主义的工业化。1950年8月下旬,中财委召开计划会议。时任中财委主任的陈云,直接领导了1951年计划的编制。会议讨论了编制1951年计划和三年奋斗目标的问题,提出经济战线在今后两三年内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经济的调整与恢复,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建设。〔4〕会议要求在三年内要组织生产过去依赖国外供应的原材料,将一部分工厂迁移到接近原料、市场的地区,改变工业生产过分集中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现象。同年,中财委在《关于制定1951-1955年度恢复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经济国家计划方针的指示(草案)》中也强调工业靠近原料、燃料、电动力的来源及消费地区,以及消除不合理的对返和迂回的货物运输。在五年期内,禁止在工业发达的中心地,如上海和天津,今后再行建设大规模的企业,以便在可能范围内将新兴的工业建设向内地转移,使之靠近原料、电动力、燃料的来源和产品推销区域。〔5〕

在“一五”时期生产力布局问题上,也同样考虑了资源指向原则。陈云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概括地说来就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百五十六个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百九十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6〕这一任务说明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陈云认为,“按照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农业、运输交通、城市建设、商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要有相当的发展。而发展的重点是重工业,也只能是重工业”。“发展重工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环节,因此重工业应该是我们经济建设的重点,我们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7〕发展重工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求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靠近原料产地,而我国的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这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极为不利。为了实施“一五”计划的部署,国家在“一五”时期新建工业的地区布局上费了不少心思。其中“就资源”就是着重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时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企业,要摆在矿产资源丰富或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机械加工企业,要摆在原材料生产基地的附近。如在建设鞍山钢铁公司的同时,把一大批机械加工企业摆在了东北地区。长春汽车城、沈阳汽车城、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加工基地,就是按上述要求建起来的。〔8〕当时,选择一个重要项目的厂址的确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有几个甚至十几个方案,经过反复踏勘比较后才能确定下来。对此,陈云亲自过问,并下去看过一些厂址。陈云认为,“企业的布置,应当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地区,使我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投资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果,并且考虑到国防安全的要求”〔9〕。在现有大中城市根据可能和需要新建或者扩建一些企业,这是必要的,但多数的企业却应当适当分散地建设在中小城镇或者有矿产资源的地方。企业适当分散在中小城镇和新矿区,可以更好地解决劳动力和物资方面的困难,而且在投入生产以后,可以使销更好地结合起来,生产组织比较合理,运输里程适当缩短,产品成本更加降低。陈云对生产力布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对“一五”时期的工业布局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一五”时期,生产力布局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区,并充分体现了集中与分散的原则。项目布点在宏观上比较分散,“156”项重点工程注意分布在各大区,但在中观上,除了采掘工业受资源条件限制外,大多数工业都集中布局在大中城市,这样的工业分布,节省了投资,缩短了建设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按照“全国一盘棋”的精神,有计划地合理地布置工业生产力

“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安排生产力”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一条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并剥夺资本家以后,应当“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并“按照总的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旧的社会经济关系进行改造,包括对自然界的改造和生产力的布局。〔10〕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更是明确指出:“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11〕列宁在《科学技术工作计划草稿》中也提出,苏维埃最高经济委员会应立即委托科学院成立一系列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以便尽快制定俄国的工业改造和经济发展计划,指导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改造。

陈云把马克思主义区域生产力布局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在区域发展的实践中多次强调了按统一计划安排生产力的重要性。他提出,搞工业不可能今年搞今年的,明年搞明年的。经济建设要今年就做明年的准备工作,今年投资数量多少,明年投资数量多少,要有个计划,同时还要照顾到将来的投资计划。他还指出,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合理地布置工业生产力,是基本建设中具有长远性质和全面性质的问题,是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做长期打算、整体部署,只顾眼前方便、零敲碎打,是不可能解决得好的。我们在进行工业布局的时候,必须按照“全国一盘棋”的精神,使目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使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关于如何按统一计划安排生产力,他强调:“要对各行各业的生产进行全国范围的统筹安排。统筹安排就是全面计划。” 〔12〕而统筹安排的范围是很广的。“国营与私营之间,私营与私营之间,工业与手工业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今天与明天之间,都需要统筹安排。”〔13〕要进行统筹安排,就要看大局,纠正各式各样的本位主义和局部观点。关于本位主义和局部观点的表现,陈云指出:“还有一种本位主义和局部观点,就是只注意本地,不注意别的地区。这在工业中是个内地与沿海的关系问题。”〔14〕历史上沿海城市工业发展早,现在内地也要发展,但是沿海城市的生产能力有余,内地工厂建立起来之后,沿海城市就会发生困难。当然,工厂都摆在沿海城市,原料和消费却在内地,这也不行。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原料、生产、销售和运输的情况,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哪些工厂应在沿海,哪些工厂应在内地。陈云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如何按统一计划统筹安排地区生产力的方法。这一方法在“一五”时期得到了具体实施。《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逐步地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的状态,“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的产区和消费地区,并使工业的分布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逐步地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这是有计划地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任务之一”〔15〕。报告对五年基本建设的地区分布也作了比较合理的部署,一方面合理地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业基础,以便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供应国民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则积极地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在西南开始部分的工业建设。总体来看,“一五”时期的工业布局是合理的。到1957年,广大内地的投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从1952年的39.3%上升到49.7%,沿海地区的比重则从43.4%下降为41.6%。随着一些新建项目的建成投产,内地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从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16〕

(三)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支持内地工业发展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平衡生产力布局,逐步消除地区差距是社会主义社会配置资源的主要模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首先提出地区经济要平衡布局的思想。他指出:“从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这方面来说,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也不是什么空想。”〔17〕列宁认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18〕,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应当“普遍高涨”。恩格斯和列宁提出的“平衡分布”和“普遍高涨”的概念,是指各地区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充分合理地发展生产力,通过生产力的平衡布局尽可能地缩小地区差别。

陈云针对我国生产力布局的现实情况,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运用平衡布局理论对我国沿海与内地生产力的配置问题进行了探索。“一五”时期,为了扭转生产力布局偏重于沿海的格局,我国增加了对内地的投资,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一五”后期,我国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过于重视内地建设,而忽略了沿海地区的发展,这导致1954年和1955年内地工业分别增长了22.4%和9.9%;而沿海地区只增长了13.7%和3.6%,其中上海分别只有7.4%和4.5%,天津分别只有11.6%和2.1%。〔19〕针对这一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重新探索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关系。陈云在《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指出,工业布局问题,是基本建设工作中贯彻执行多快好省方针的最关重要的问题。工业布局合理了,就可以逐步地改变我国工业生产力分布不平衡的状态,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的普遍发展。陈云还提出了充分利用沿海工业以支持内地工业发展的思想。1954年12月31日,他在国务院召开的关于私营工商业问题的座谈会上指出,解决地区之间工业生产矛盾的办法是,“维持上海、天津,照顾各地”。他指出:“由于不少地方工业盲目发展,使得上海、天津两地私营工业特别困难。上海、天津必须维持,产量不能降下来。”“因为上海、天津是老工业基地,日用工业品大部产于这两个城市。五年计划中新建的工厂在内地,内地的市场可以靠新的来维持。上海、天津没有新建的工厂,旧的搞垮了,就不能维持。”〔20〕因此,维持上海和天津,对全国来说是有利的。1956年5月3日,陈云在同上海工商界人士座谈时也提出:“就上海来说,从工业技术、文化来看是一个有基础的地方,要加以充分利用。”“上海、天津有某种程度的发展。这样做是恰当的,是为了装配内地,使内地新的工业基地更容易建立。”〔21〕

陈云的论断为对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做出科学判断提供了依据。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只是最近几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这要改变一下”。“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厂矿,有些也可以是大型的。”“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22〕根据这一发展沿海经济、促进内地建设的思想,中共通过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的建议》指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必须根据资源情况和合理分布生产力的原则,在内地继续建立和积极准备建立新的工业基地,使全国各地区经济逐步走向平衡发展。但是在内地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地、充分地利用并且适当地发展近海各地原有的工业,这不仅是为着适应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也是为着支援内地的建设。”〔23〕提出的合理布局生产力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生产力布局战略的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为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地区之间开展合理的分工与协作

关于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地域分工是在广阔的区域内,按商品分工实行生产的专业化,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应该在地区间广泛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产业结构。1920年列宁在指导制定《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时指出,“最充分地和最完善地利用我国辽阔土地上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满足居民的迫切需要――这就是制定俄罗斯电气化计划时所关注的基本任务”。为此,国家制定合理的经济计划时,要先进行比较,制定出可行的区域计划,然后“在区域计划的基础上,便能比较容易地确定区域间合理协作的总方案和拟定全国电气化计划”〔24〕。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论断实际上阐明了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优势、地区间开展广泛的分工与协作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陈云指出,各协作区和各省、自治区将来建设起来的工业体系,水平不同而且各有特点的,而现代工业又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协作经济,因此,在各个地区之间、各个部门之间、各个企业之间、以至一个企业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都不能没有分工和协作。这一论断的提出主要基于“”期间国家在地方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所产生的弊端。1957年下半年以后,由于受反右斗争中滋长起来的“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中共中央要求各协作区或有条件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要形成各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引发了一场“大办工业、盲目追求高速度”的“”运动。“”时期,中央将全国划分为七大协作区,要求各个经济区域按照全国统一规划,“尽快地分别建立大型的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 〔25〕。这使中共设定的“二五”时期生产力布局的方针和部署发生变化,同时还带来了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布局呈现“星罗棋布、遍地开花”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基于此,陈云在《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即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首先应当从全国范围开始,还是从协作区或者省、自治区范围开始?对于该问题,陈云的回答是,“建立工业体系只能首先从全国范围开始,然后才是各个协作区,再后才是许多省、自治区”。理由是:全国的工业体系就是由建设在各协作区和各省、自治区的工业组成的。在建立全国范围的工业体系的过程中,必然会在各协作区和各省、自治区先后建设不同数量的新的骨干企业,这些骨干企业,是全国工业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各协作区和各省、自治区建立工业体系的重要起点。从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工业体系,同各协作区和各省、自治区建立工业体系的需要,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他还指出:在一个省、自治区以内,企图建立完整无缺、样样都有、万事不求人的独立的工业体系,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加强各地区之间、各部门之间、各企业之间的协作,是保证共同发展的重要条件。事实证明,陈云的论断是正确的。“”期间,由于忽视了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作,致使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丧失了区域分工效益,地区之间也无法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导致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更加不合理,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关于地方优势和积极性的发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要认真了解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社会劳动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从而促进各地区经济得到合理利用,优化全国和各地区产业结构。斯大林也曾针对苏联的情况指出:“我们决不能只集中力量发展全国性的工业,因为全国性的工业,……不可能满足一亿四千万人民各种不同的口味和需求。为了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必须使每个区、每个专区、每个省、每个民族共和国的生活,即工业生活沸腾起来。”〔26〕斯大林认为,如果不发挥各个地方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潜力,就不能发挥地方建设的主动性,不能把中央的利益和各个地方的利益结合起来,不能解决尽快地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多、经济文化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央和地方关系能否正确处理、地方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于如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协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即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关于发挥地方办工业的积极性问题,1951年4月6日,陈云在政务院第七十九次政务会议讲话中指出:“许多企业应归地方管,这样分开管理是有利无弊的。其利有三:一是积累资金,二是培养干部,三是集中领导注意力。”“许多工业企业由地方管是有好处的。现在一些由中央管的企业,也要考虑移交出去。这样会合理一些、好一些。”“中央只在其生产数字、生产计划和技术上予以指导和帮助,其他由地方去发挥积极性。”〔27〕关于财经工作如何发挥地方积极性的问题,陈云在1951年5月4日政务院通过的《关于中央与地方在财政经济工作上管理职权划分的决定》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地广人众、交通尚不很发达的国家,而且目前仍处在人民革命大变革的时期,“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各部门,必须集中力量于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计划的掌握和主要工作的领导。因此,现在完全有必要,而且已有可能,在继续保证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统一领导、计划和管理的原则下,把财政经济工作中一部分适宜于由地方政府管理的职权交给地方政府,这是既利于地方政府的因地制宜,又利于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的方针”〔28〕。

在陈云论断的基础上,在《论十大关系》中对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处理问题作了更系统的论述。他指出:“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要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中央要注意发挥省市的积极性,省市也要注意发挥地、县、区、乡的积极性,都不能够框得太死。”〔29〕中共关于“二五”计划的建议充分体现了的思想。建议指出:“应该正确地调整中央同地方的关系。各项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都应该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国家计划,充分地发挥各地方、各业务部门和各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广泛地动员群众的力量,以求得社会主义建设尽可能快一些的发展。”〔30〕1957年9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业、商业和财政管理体制的三个文件,强调扩大地方的管理权限,从以部门“条条”为主的计划体制改变到以地区为主的“条块”结合的体制。这三个文件充分体现了等中央领导人关于发挥地方积极性的思想,是对中国区域经济体制的一次有益探索。

但随之而来的“”运动,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强调地方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导致地方权力下放得过快,而地方政府又不承担国家综合平衡的责任,为了追求本地经济扩张,盲目建厂,重复建设,致使全国工业建设投资处于严重失控状态。据不完全统计,“二五”时期全国开工的大中小型项目达21.6万之多,新建的工业点数以万计,各地区及全国经济一片混乱,国民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31〕针对这一问题,1959年3月,陈云《在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中指出,地方工业建设应以各地的资源和有关技术经济条件为依据,着眼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布局,反对各协作区或各省市不顾条件、不顾效益、竞相建立各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陈云特别强调,如果不考虑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和经济特点,勉强去办那些难以办到的事情,而不积极去办那些可以办到的和在全国范围内迫切需要的事情,这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对于如何对中央经济权力下放后容易导致的经济失衡问题进行防范,1957年9月24日,陈云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作了《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的发言,他指出,“中央某些职权下放以后,必须加强对各个地方的平衡工作”。“扩大地方的职权是完全必要的,一般来说,当地的事情,地方比中央看得更清楚一些。体制改变以后,更可以因地制宜地办事。但是,必须加强全国的平衡工作。因为经济单位是分散的,没有全局、整体的平衡,就不是有计划的经济。过去中央各部可能忽视地方,但是职权下放以后,地方也可能发生不顾全局的倾向。因此,一方面要有适当的分权,同时又要加强综合。”〔32〕1958年4月11日,在国务院第七十五次全体会议讨论《国务院关于改进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时,陈云也提出:“改进税收管理体制,给了下面这么多权利,是不是会乱,需要给大家讲清楚。”〔33〕

四、陈云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各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国区域发展实践中,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趋同、区域分工与协作弱化等诸多问题。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艰巨任务。陈云对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诸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不仅指导了当时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我们认真思考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陈云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精髓在于“统筹兼顾、全面协调”,这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相互统一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是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自身优势,统筹规划,重点突破,促进各地区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协调关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将能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要将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改革开放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宏观经济的最优化,但也使地区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日益明显,区域差距不断拉大。因此,在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依然需要运用计划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这充分说明陈云提出的“按统一计划安排生产力”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当前,政府要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一方面,要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出发,打破东、中、西部和东北的界限,统筹安排和部署全国的经济布局。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的宏观区域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阶段等因素,明确各区域的战略布局、功能定位等,确定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的基本导向。

第三,推动区域间分工与协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经济文化发展又极不平衡的国家,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在各个地区之间、各个部门之间开展分工和协作是陈云一直倡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当前,为了推动区域间分工与协作,我们要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通过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间产业转移,缓解区域间产业结构冲突,强化区域间产业联系。要合理构建区际竞争关联机制,打破资源、市场利益的条块分割,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综合优势的发挥、东部有条件地区的率先发展共同纳入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发展体系当中,实现“发挥优势、发展特色、普遍增长”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6.

〔2〕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12.

〔3〕〔12〕〔13〕〔14〕〔20〕陈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283,284-285,284,268.

〔4〕陈云年谱: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63.

〔5〕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基本建设投资和建筑业卷〔C〕.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11-12.

〔6〕〔7〕〔27〕〔28〕陈云文集: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590,592-593,234-235,242-243.

〔8〕〔1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210,210-211.

〔9〕陈云.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J〕.红旗, 1959,(5).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294.

〔11〕〔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6,647.

〔15〕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R〕.人民日报,1955-07-08.

〔18〕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4.

〔19〕李富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67.

〔21〕〔33〕陈云文集: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2-23,200.

〔22〕〔29〕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5-26,31-33.

〔23〕〔3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62,374.

〔24〕苏联经济区划问题论文集(1917-1927)〔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

〔2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344.

〔26〕斯大林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61.

〔31〕林善炜.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56.

区域人事工作计划篇6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台湾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

年 度 经 费

年 度

经 费

1996  21.135

2001  45.04193

1997  15.3857

2002  49.51840

1998  16.6880

2003  55.26226

2000  29.79313  2004  61.94672

注:2000—2004年为中程科技纲要需求估计数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重要成果绩效评估报告

区域人事工作计划篇7

一、切实提离认识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暇目的成绩,砚盖城乡的卫生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卫生机构主要按部门、地方的行政隶属关系设t,实行多部门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特别是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发展,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卫生资源条块分割、结构不合理、效率不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障的孺求.主要表现在: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在城乡配t上.卫生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基础薄弱,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低下,质t不高,部分贫困地区缺医少药在区域配里上,一些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卫生医疗机构重盛严重,职能交叉,自成体系.难以形成区域内资源的合力优势;一些地区乱办医,盲目发展,资源过剩和浪费的问题突出.在内部结构上,存在着重医疗、轻防保的问题,在城市大医院资派集中,规模不断彬胀的同时,一些符合大众利益、具有更大社会效益的预防保健工作,往往因资源短缺而无法正常开展;中医药事业基础仍然薄弱.在医疗设备配t上,忽视常规设备投人,重复购t大型设备,造成有限资源的闲!浪你卫生资源利用效益不高.目前,医疗机构普通存在粉利用效率下降的问题.平均每名医生每天承担门诊人次、住院人次较低,部分机构人浮于事.近年来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病床利用率持续下降,1997年仅为61.7%;平均住院日13.8天,是发达国家的近2倍,效率明显偏低.医疗服务利用相对集中在高级次、高成本的医疗机构,城市大医院承担了大t基层医院可以较低成本诊治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工作,基层卫生资源闲里,得不到有效利用.由于大城市医疗服务供给相对大于需求,以及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健全.

一些医疗机构为了生存,采用不规范的竞争手段诱导不合理的医疗消费,造成大型医疗设备过度利用和药品费用的过度上涨.目前一些与现行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有关的人事政策、分配政策、财政补助政策、价格政策、等级评审政策的负面作用,客观上也加剧了上述矛盾和问思这种卫生资源配t的状况.既不能适应我国疾病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卫生服务需求,又难以提供费用低廉和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加重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负担,更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配合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迫切裕要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区城卫生规划是区城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实施区城卫生规划是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卫生率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区城内合理配t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切实提高对区城卫生规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深人调研、摸清卫生资派底数的前提下,推进此项工作.

二、目标和旅则

区城卫生规划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偏求、保护与增进健康为目的,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等卫生资像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t.它的目标是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经济、公平的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改替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抓利用效率.区域卫生规划由政府负贵制定并组织实施.区城内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军队对地方开放的卫生资派全部纳人规划范围,个体行医以及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卫生资派配t,必须服从规划的总体要求.区域卫生规划以市(地)行政区城为基本规划单位.考虑到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为特殊的规划单位.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一般为5年.开展区域卫生规划的基本原则是:

(一)要从国悄出发,与区城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孺求相协调.

(二)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重视和发挥传统医药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三)要符合成本效益,提倡资探共享,提高服务质和效率.通过改革,认真解决资源浪费与不足并存的矛盾.

(四)要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行全行业管理.

(五)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敢于冲破现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边规划,边调整.

三、规划编制的内容、方法和依据

(一)区域卫生规划编制内容包括分析社会经济、居民健康和卫生资源状况.确定主要卫生问题,制定规划目标和资源配里标准,提出对策措施和实施监督评价.

(二)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孺要政府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杜会各界共同参与.上下级政府之间和部门之间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以求得对重大问题的共识.

(三)制定区域卫生资源配t标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l、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资源的配里标准作出具体的t化规定.在制定配!标准时,要根据本省不同区城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指导.2、卫生机构的设t,首先要满足社区层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充分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性.在此基础上,规划社区以上卫生机构,不要求层层对口.要明确各层次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逐步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引导卫生资源向基层流动.3、卫生人力和医院床位要改革传统的配里方法,根据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居民卫生服务的实际豁求及变化趋势确定配t标准,最高限额不得超过居民卫生服务实际需要t.在确定结构和比例时,优先考虑区域内主要卫生问题。4、卫生设备的配里必须与卫生机构层次、功能相适应,提倡应用适宜技术和常规设备.大型医用设备要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总t,合理布局,资源共享.

四、工作要求和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必须明确实施区城卫生规划是政府的责任,要克服畏难情绪、等待观望情绪、求稳怕乱情绪,切实加强对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锐导,把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列人政府的工作目标.凡是关系到本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重大问题,都要经政府主持研究和部署.同时要通过政策导向、舆论影响使社会各方面认识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愈义,加快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

(二)强化全行业管理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必须深化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举办医疗机构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毋和个人为补充.全行业管理要求打破现有按部门和行政隶属关系形成的条块分割、布局不合理的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总体要求,对区域内卫生资源规划、审批、调整、监督、评价,依法进行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对卫生全行业的宏观管理.企业卫生机构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要积极推进企业卫生机构的社会化.要按照以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企业卫生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逐步将具备条件的企业lJ.生机构从企业分离出来,或移交政府管理,或组建独立的事业法人。仍保留在企业的卫生机构,要合理确定功能和规模,接受卫生部门的行业管理,在保证本企业医疗保健任务的前提下,面向社会服务,纳人区域卫生规划.对于不符合社会需求的部分企业医疗机构,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逐步撤并改向.军队对地方开放的卫生资源全部纳人区域[J-生规划的范围,接受卫生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

(三)规划卫生资源总全,调整布局和结构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促进医疗_I).生服务供需平衡,引导卫生事业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走注重质最和效益.以内涵建设为主的发展道路,实现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卫生资派供给大于播求的地区,要严格控制增量,遏制增长势头,同时将存t向短缺的地方调整.在供给小于需求的地区,要采取适宜政策促进发展,同时也要注嗽对布局和结构的合理规划和调整.要建立严格的管理程序,今后币T:何地区,所有新增卫生资源,特别是城市医院的设置和改扩建、病床规模的扩大、大型医疗设备的购里,无论何种资金渠道,必须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和管理程序,严格审批.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工作在资源调整方向上,要引导卫生资源向预防保健、杜区和农村流动.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综合服务能力、贴近和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以居民、家庭为服务对象,负责管辖区内的医疗、预防、保建、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转诊等工作.在城市要把社区卫生服务纳人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并和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相衔接,制定合理的财政补助政策、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现阶段可以有计划地分流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开设_!l生服务网点,逐步纳人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在农村,县、乡、村三级IJ.生服务网的建设也要纳人区域卫生规划,根据所承担的任务,确定布局和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要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技术人员,并建立城市医务人员定期到农村服务的制度.

(五)加快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区域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是一U生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要引人竞争机制,让卫生机构围绕质量和效率开展竞争,以社会偏求和群众满愈度为评定标准,通过外在的竞争压力激励机制,促使卫生机构优化内部结构激活效率,按“优质、高效、低耗”的原则运行.对重复建设导致医疗服务t长期不足、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差的卫生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共健、联办、兼并、撤消或压缩规模建制等方式进行调整.卫生机构也要减员增效,对富余人员进行合理分流,部分富余人员可经培训转岗到社区卫生服务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对难以安置的下岗人员,可参照企业改革的有关规定,实行再就业。

(六)完善配套政策改革一是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卫生机构用人自,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实行竞争上岗;要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二是要规范财政资金供应范围和方式,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对政府举办的卫生机构实行分类补助,向预防保建和基层卫生服务倾斜.三是完善价格政策,适当降低过高的大型设备检查治疗服务价格,增设并提高部分反映劳务技术的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对基本医疗、非基本医疗及特需服务制定不同的作价原则.不同层次医疗机构的价格水平应合理拉开档次,引导病人合理就诊.四是取消现行医院、防疫、妇幼机构等级评审制度中不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作法与政策,在深化卫生改革和区城卫生规划基础上,规范和完善卫生机构等级评审制度。不同层次卫生机构的设里应符合区域_Il.生规划的要求,消除卫生机构争上等级和设施带来的负面影响。

(七)规划与实施调整并进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新举措,缺乏成熟的经验.区域卫生规划是中长期的发展规划,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地加以调整和完善.各地要抓住有利时机,尽早启动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对卫生资源供需状况要有一个总体的判断.对明显不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要下决心进行调整,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积累经验,稳步推进。

五、组织管理

区域人事工作计划篇8

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保障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实施,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创新,促进本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实施规划纲要的保障工作。

第三条 规划纲要是经国务院批准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规划纲要,围绕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开展相关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规划纲要,因情况变化确需调整的,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建议。

第四条 实施规划纲要应当坚持科学发展原则,鼓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实施规划纲要的领导工作,统筹协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工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规划纲要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工作。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参与规划纲要的相关实施工作。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设立的实施规划纲要领导协调机构,负责规划纲要实施、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办公室承担具体工作。

政府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施规划纲要的具体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收集、听取社会各界对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实施规划纲要过程中予以考虑。

第七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广泛宣传报道规划纲要及其实施情况,并配合有关单位依法公开相关信息。

第二章 组织与协调

第八条 编制和修改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关专项规划,应当以规划纲要为依据。编制和修改其他规划,涉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应当与规划纲要相衔接。

第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订省实施规划纲要的年度工作计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级人民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制订本地区实施规划纲要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珠江三角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部门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制订本部门实施规划纲要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

年度工作计划应当包括目标任务、进度安排和责任落实等内容。

第十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其所属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报送的年度工作计划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划纲要要求的,应当要求制订机关作出修改。

第十一条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实施规划纲要工作进展情况,珠江三角洲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实施规划纲要工作进展情况。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纲要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实施规划纲要中的重大问题和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事项。

省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召集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研究协商实施规划纲要的重大事项并作出决定,涉及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的,应当请相关地级市人民政府参加。

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召集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对涉及实施规划纲要的具体事项进行协商;涉及投资新建重大产业项目和重要产业基地布局等重大具体事项的,省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牵头协调。

第十三条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协作会议等形式,对涉及区域协作发展的重要事项进行沟通、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作出决定或者签订合作协议,并严格执行。省人民政府应当督促决定或者合作协议的执行。

区域协作发展事项需要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协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以提请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协调,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为有必要的,应当牵头协调。

第十四条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依照法定的权限制定涉及实施规划纲要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或者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等,可能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的,应当征求所涉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并对意见的采纳情况作出说明,及时反馈给提出意见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共建优质生活圈、区域合作规划等方面的合作。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区域协作发展决定或者合作协议,以及其他实施规划纲要中发生争议的,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第三章 促进与保障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等一体化的发展规划。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一体化发展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逐步推进各市在一体化发展方面的制度衔接。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跨行政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内产业发展定位、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和共建共享方面建立协调机制,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的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共同做好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促进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和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的合理配置。

第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交通、能源、水资源、信息基础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项目规划、选址、建设进度、技术标准等方面建立协调机制,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第二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各类园区、开发区、合作区的布局、规模和规划建设标准,加强对区域绿地、绿道和重点发展地区的强制性监督控制,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布局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范围,逐步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财政投入及其保障机制。

第二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区域污染联防联治等管理协调机制,加强相邻生态功能区合作。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区域性环境信息网络和污染源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市间、部门间环境信息共享。

第二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专项资金,支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成果产业化、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工作。

第二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共建公共信息数据库,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政府间的信息共享。

第二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创新行政、经济、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关改革创新措施应当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改革创新工作涉及面广、问题复杂的,可以在局部地区或者部分单位进行试点;条件成熟时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第二十六条 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施规划纲要的需要,适时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有关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省人民政府根据实施规划纲要的需要,可以制定单独适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政府规章,或者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单独适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性法规。

第二十七条 实施规划纲要涉及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政策未规定的事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在遵循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制定规范性文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定期清理规范性文件,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与规划纲要和本条例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十八条 实施规划纲要需要扩大县级人民政府和镇人民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行政管理职权的,应当坚持科学发展、权责统一、分类指导的原则。

省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前款规定,批准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镇人民政府,行使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定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行使的行政管理职权,并就批准的行政管理事项制订调整目录。

省人民政府作出的批准决定和制订的行政管理事项调整目录应当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并向社会公告。

行政管理职权调整后,县级人民政府和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应当加强对行政管理职权调整后的县级人民政府、镇人民政府实施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涉及下列事项的,决策机关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网上咨询等方式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并将意见采纳情况向社会公布:

(一)产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建设规划的编制或者重大调整;

(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大土地及矿产等自然资源和其他重要公共资源配置项目的立项审批;

(三)土地征收计划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和集体土地的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安置;

(四)其他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第四章 考核与监督

第三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制度,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实施规划纲要的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参照省人民政府的评估考核制度,对其所属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进行评估考核。

评估考核的标准、程序和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三十一条 评估考核应当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参与,并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三十二条 评估考核机关对评估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评估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评估考核结果应当作为领导干部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行政机关连续两次综合考核不合格,其主要负责人负有领导责任的,责令其限期整改;主要负责人工作有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本人不提出辞职的,由有权机关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

第三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实施规划纲要的工作情况和实施本条例的情况,并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对实施规划纲要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不符合规划纲要要求或者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实施规划纲要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不符合规划纲要要求或者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向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制度,受理单位和个人的投诉、举报,并及时核实处理。

第三十六条 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一)擅自调整规划纲要内容和实施步骤的;

(二)组织编制的专项规划,不符合规划纲要要求的;

(三)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制订实施规划纲要年度工作计划的;

(四)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定期报告本地区、本部门实施规划纲要工作进展情况的;

(五)其他不符合规划纲要总体要求,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所称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东莞市、中山市、惠州市和肇庆市的行政区域。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位珠江三角洲地 区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加工制造和出口基地,是世界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之一,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家电等为主的企业群和产业群。

珠江三角洲聚集了广东省重要科技资源,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研发基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是国内乃至国际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基地。

珠三角经济区信息化综合指数67.6%,高出全省3.3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深圳市被确定为首批部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第一个linux公共技术支持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大珠三角指原珠三角14个城市,加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三地构成的区域是全省交通运输最繁忙、最发达的地区,初步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相配合,衔接港澳、沟通全省和全国的较为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

上一篇:餐饮人事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供销人事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