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时间:2022-10-21 01:29:57

优化课堂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广受关注,从提问内容、提问时间,到提问方式、提问策略,都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此外,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小学生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在提问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以实操促解答,化形象为抽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抽象概念在少年期迅速形成”,同时强调,抽象思维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一个人如果不能抽象概括,只能具体记忆,他的记忆必然受限,且无法清晰表达,只能以图形展示,这是相当可怕的。心理学指出:儿童能够从胜任脑力劳动中体验到快乐,却会在少年时期感受到痛苦,这有很大原因是由于他的头脑没有形成相应的抽象思维,使其智力发展低下,反应迟钝。那么,怎样才能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呢?

小学阶段是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一、二年级具体思维占据学生学习的一大部分,课堂上教师会经常以图片展示来解答问题,但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思维的过渡。具体过程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帮助学生解答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进一步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比如讲解分数的概念,这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真实感知这一概念:画一个大圆,让学生自己分。直观操作是解答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学生动手,由手作用于大脑,再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促使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即实物进入学生大脑之后,就是其表象;将其特点找出来,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圆柱认识”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遇到的圆柱体,学生很容易就找出很多,教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的特点,就从中抽象出圆柱体的概念了。

按照学生思维特点递进式提问

给学生一个问题,学生想的是这一个问题的答案;而教师同时提出两三个问题,学生不仅会思考这些题的答案,还会主动寻找这些问题之间的关联。因此,教师在设问时,将相关问题按照学生思维特点递进式提出,更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讲解两位数的乘法时,有教师提问:“24乘15怎样列算式?你能将其变成已经学过计算式并算出结果吗?24乘15的计算竖式怎样写?”这几个问题的解答过程,阐明了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后面加零,再与乘数个位上的数与被乘数的积相加。十位上的数与被乘数的积后面加零,在写成竖式的时候就是要其末位与十位对齐,这就是竖式的书写方法。学生在推导算理的过程中,自觉进行了分析、比较,后有综合、类推,总结出结果,其思维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和提高。再如应用性问题的解答,可以分解为理解题意、数量关系分析、确定解答方法、得出答案这几个过程。读懂题目是关键,读题是学生思维的开启阶段;数量关系的分析过程是一个初步分析和推理的过程;应用性问题的解答方法,既要明确用加法还是减法,还要知道先后算法,这是较为完整的推理过程。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让学生明确问题的阶段,能够分步骤、有条理的思考,使思维更加清晰、条理。

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自觉思维

课堂提问不是一定要教师提问、学生解答,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是其思考的结果,而不是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经过思考直接转移给老师代为解答。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将已经解答的问题换一个条件进行质疑。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先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解答方法,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而是为了寻求解答。

教材中的“想一想”是教材给学生列出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笼统。教师可以让学生据此提出明确的问题,并将其准确表述,力争自己得出答案。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可引导他们先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概念、条件等,使其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不断思考,找到解题依据,制订出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多质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自觉性的重要方法。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这一习惯形成之后,学生就学会了观察和探究,养成了正确的思维学习方法。

完整表述解答,提高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数学解题重得数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表达。其实,学生准确、完整、条理、清晰的表述非常重要,在这个表述过程中,对学生的逻辑条理能力是一个极大的锻炼。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可以让他们先列出解答要点,理清各要点之间的关系,然后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进而得到整体表述。

教师在教授新的概念时,可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并表述概念的推导过程,其中运用了哪些公式、法则;在解答应用性问题时,可让学生讲讲解题的思路、运用的计算原理;在解答计算问题时,可让学生阐述都运用了什么计算法则,为何要用这些法则,能起到怎样的简化计算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圆柱认识”一课时,笔者就让学生想一想圆柱体与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表达。学生能够从圆柱体有几个面,分别是怎样的图形或者能展开成怎样的图形,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述比较完整、准确。在做这些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大脑一直在思考、对比和分析,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表达。总结出完整表达的同时,圆柱体的特征就呈现出来了,圆柱体的概念呼之欲出。

课堂提问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获知答案,更是要引导大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促使学生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转化,从被动思考向积极主动思考过渡,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上一篇:基于B/S架构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外设维护维修》课程文化育人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