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探索

时间:2022-10-21 07:16:25

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探索

探究活动课的含义为以教学课程为主要根据,贯彻落实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创新地学习,直接体验学习的乐趣,积极探索。开展探究活动课的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实施的前提

1.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课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在每一个知识模块中设置了两个到四个探究活动课内容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按照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步骤以及活动拓展等四个方面来安排探究活动课。探究活动课的形式丰富多彩,主要有知识竞赛、课题辩论、社会调查、自导自演历史剧、报道新闻、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搜集图片、制作历史小物件。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根据不同班级的情况,科学合理地组织探究活动。

2.挖掘课程资源

新形势下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成为教学课堂的启发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同时也需要结合当地学生的特点,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熟悉当地的经济、历史、文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教学实际,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户外,体验不同的历史文化风情,开阔学生的眼界。在科学合理地开发及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实施历史探究活动课具有积极意义。

3.结合热点问题开展探究活动课

热点问题为本学期或者今年的社会热点或者时政焦点,关乎国家、社会的各种历史、经济、政治等问题。在历史探究活动课中,教师应先了解热点问题的整个详情,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重点讨论,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探究。

二、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具体实施

1.明确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主旨

明确探究活动课的主题需要结合三个方面:(1)探究活动主旨不仅需要源于教材,而且需高于教材,像追求艺术一样。探究主题不宜太宽泛,以确保学生能够完全理解与掌握。(2)探究内容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结合青少年的心理以及生活方式,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坚持灵活性、创新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3)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商定探究活动课的主题,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2.设定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目标

高中历史教师在设定历史探究活动目标时,应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规定,根据“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进行。

3.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实施的过程

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以小组形式来开展,确定主题以及明确各人任务之后,共同针对主题寻找资料,挖掘资源,收集资料后结合历史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开放性的探究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具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课程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探究“中国与台湾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活动时,可将所有学生自由组成若干个小组,每组6~8个人,然后共同探究:(1)明确探究主题。(2)编写探究方案,确定所需调查内容。(3)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4)按照小组的分工共同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4.展示探究活动成果

历史探究活动课主要以手抄报、课件或报告等形式展示各个小组的探究成果。学生可根据自己小组调查的内容、挖掘的资料、分析的结果等进行整合,将整个过程描述和传达给全班人,最后形成历史探究活动课的成果。

5.评价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共同制定评定标准,然后使用历史板报和投影展示成果,通过小组互评以及投票决定的方式,在历史探究活动课上选出优秀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三、开展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课的作用

1.有利于转变师生角色

如今的高中历史课并不是“填鸭式”地复述历史,而是以学生发展为课堂导向,矗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向多方面发展,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素养。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课有组织地进行探究活动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能培养独立意识,并对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有帮助。

3.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通过探究活动能够促使学生自由地学习,加强同学之间的友谊,挖掘自身的潜能。学生在细心整理资料、收集图片过程中,能够发挥自我判断力,作出合理的判断,有利于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资料处理能力。同时,学生在展示结果时,可创新性地描述自己的探究成果。

上一篇: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