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视野下的图书馆Interlib系统资源优化设计

时间:2022-10-21 04:48:21

管理学视野下的图书馆Interlib系统资源优化设计

[摘要] 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interlib是新一代的图书馆自动化软件。在Interlib系统中,采访、编目、流通、典藏等子系统形成了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框架。合理利用系统资源,开发各项业务功能,是图书馆工作取得成效的主要依据。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就如何利用Interlib系统资源,优化图书馆基础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 Interlib; 系统; 数据

[中图分类号] G25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5- 0101- 03

21世纪的图书馆,其工作业已从以内部业务工作为中心转变为以读者服务为中心,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使命。在区域内,需要整合图书馆群的文献、数字化资源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才能实现为读者提供更好服务的目标。

兖州市图书馆使用Interlib以来,在省图书馆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大力帮助下,系统的各项功能都得到了良好的利用,服务效果明显提升。现就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有关问题、解决方法及一些工作技巧谈一点认识。

1 采访子系统的使用

1.1 外部数据接收使编目工作省时省力

外部数据接收功能里的MID数据接收,给编目人员的数据录入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图书采购时,我们可以将书商或其他馆提供的MARC数据接收到本馆系统中间库,这样,在采访验收管理直接验收处理时,查询出选中的数据,复制到总书目库,做相应的修改后,只需要追加条形码,分配馆藏地点既可,大大节省了数据录入时间。这与以前的工作方式简直是天壤之别,一般情况下,书商提供的MARC数据都是出版社标准数据,为图书采编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数据参考。

1.2 合理使用验收流程促进数据规范化

系统对验收的处理有两种方式:预订验收,即对已经预订的图书进行验收处理;直接验收,即对零购、散购等没有预订信息的文献进行验收处理。

文献到馆后组织验收,验收完成进行编目,验收与文献编目工作紧密结合。实际中,一些图书馆已经将验收、编目工作整合,对缺少编目人员的小馆,在验收同时对文献简单编目,完成后直接上架,处理方式无疑是很便捷的;而对一些流程化作业的大馆,分批次进行验收、编目工作,保证流程作业的有序和一致。系统的验收流程可根据各馆参数设定动态调整。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按照合适的方式制定本馆的验收处理流程。系统的验收工作流程如下:

建立验收批次直接验收验收分配馆藏验收直接流通(或编目交送或馆藏登记) 流通建立验收批次,准备对到馆文献实施验收处理。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2.1 设置验收方式

验收,区分预订验收和直接验收的不同,分别从不同的功能模块进入。对预订验收来说,要求订单设置为“验收状态”,系统识别待验收的文献是否有有效的预订信息,“是”则流程继续向下走,“否”则回到起点,工作人员自行决定处理方式——退还该书或直接验收。

1.2.2 分配馆藏

填写正确的待验收文献复本数量和价格,分配馆藏。系统要求采用先贴条码的方式,不采用自动分配条码,避免人为原因造成条码与实际不一致。

1.2.3 编目处理

在选择工作模式时,系统管理里有一个分管管理,工作模式选中“验收后直接流通”点击“是”即可;如果选择“交送接收功能”才能流通,这里选择“否”。如果采用“验收直接流通”的工作模式,验收同时对文献编目,验收完成编目也即完成,文献可直接上架流通,流程结束;如果不采用“验收直接流通”的工作模式,验收后将该验收批次设置为“编目状态”,编目人员对该批文献编目处理。

1.2.4 图书交送

一批文献编目完成后,如果核实馆藏信息正确(包括条码、文献类型、馆藏地点),可以直接批交送到流通;如果具有典藏部门或典藏人员,进行馆藏登记处理,将文献分配到正确的馆藏地点,文献再上架参与流通。

2 编目子系统的使用

2.1 使用回溯建库的注意事项

提起回溯建库,对于初用这个系统的用户来说,可能容易产生疑问:回溯建库里的数据录入与采访验收里的数据录入有什么区别?在验收过程中,如果手工输入条形码有误,或者是其他地方输入不当,就会影响到流通部门的借阅工作。我们如果在直接验收处理里面修改,报表中输出的个别财产账中的清单的统计数据就会不准确。这种情况可以在回溯建库里修改。修改后不影响工作人员针对验收批次的统计数据。但是,如果在回溯建库里直接输入数据,就无法成批打印书标,只能做书标的个别输出。

2.2 采集器数据输出功能

使用采集器数据输出可实现强大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利用,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图书采购工作。随着图书馆馆藏量逐渐增多,在购书时很容易发生所购图书与馆藏图书重复的事情,造成了工作人员的重复劳动和资金上的浪费。工作人员将数据通过此功能输出后,购书时,用采集器扫描每册欲购新书的ISBN号,即可提示该书是否与本馆藏书重复,避免了图书重复采购的现象。

3 典藏子系统的使用

该子系统含馆藏登记、馆藏剔除、藏书清点、清点处理、条码置换等功能。有些功能的应用需长期实践方能得心应手。

3.1 巧妙使用条码置换功能

读者丢失图书,通常会对该书进行丢书处理并对读者进行罚款处理。我们认为还可以充分利用条码置换功能来处理。如果读者能购买到一本相同的图书,我们就不对该书进行丢失处理。查出丢失图书的条形码后,在还书处理功能里将此条形码进行还回处理。显示此书在馆后,用条码置换功能,将丢失图书的条形码置换成一个新的条形码,将新的条码号贴在新书上,此书即可进行流通。这样在对系统数据没有任何影响的前提下,可以简化新书的录入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利用馆藏登记变更馆藏地点

在编目工作中对馆藏地点的分配如果操作有误,会直接影响到图书的正常流通。比如馆藏1的图书,显示馆藏地点是馆藏2,系统会拒绝进行借书处理。我们只需在馆藏登记中,选择正确的馆藏地点和流通类型,将图书的条形码扫描一下,即可将其更改为正确的可以流通类型和馆藏地点。这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数据处理方法,避免了流通部门拒借现象的发生,及时修正了编目人员因操作不慎带来的工作上的失误,使得流通部门能够更好地开展对读者的服务工作。

上一篇:高校高素质学术团队培育研究 下一篇: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