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

时间:2022-10-21 12:45:13

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

课堂导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起着温故知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效的导入可以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化解学生的焦虑,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导入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好铺垫”。(教学参考书,2006)

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我就英语教学的导入这话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英语课堂导入的误区

(一) 时间过长 ,打消积极性

英语课堂导入花费时间过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如果过分地渲染导入部分,只会浪费后面教学主要部分的时间。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时间安排也有重有轻,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反而有点头重脚轻的味道。

(二)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

有些英语课堂没有针对性,只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这样就使得这节课一开始就中心不明,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误导学生。

(三) 生搬硬套, 过于牵强。

有些英语课堂对于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同一教材、同一内容采用相同的导入方法,却无法达到同等的教学效果。而有些课堂对同一个班级总是使用几种老套的导入方法,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

外语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外语人才。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英语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切实体现了多重的人文和社会意义。这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和要求。

课堂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里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针对以上所列举的几大误区举例探讨一些解救方法。

二、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设置情景,渲染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

利用多媒体制作和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借助影视片和教材里的插图,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在感受其语境、产生心理共鸣的同时,积极主动参与,乐意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协作、会话。并且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

例如Project English(仁爱八年级下)的Unit 6 Fun Cycling Topic2 How about exploring the Ming Tombs? Section B 我采用了中央电视台《车行天下》节目中一个介绍十三陵的电视剪辑片段导入。先出现问题:What is the video talking about? 然后播放影片(时间为3分钟),学生回答该问题后; 教师可进一步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Ming Tombs? Can you see any interesting things about the Ming Tombs?在观看短片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有如身临其境,并对十三陵有个初步的了解,教师紧接着就提问: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Ming Tombs? 引起学生产生悬念,引导学生进入下一步的学习(时间为1分钟)。

4分钟的导入就能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并且不影响下面的教学进程。

(二)根据学生认知,设计生活化提问,在导入中导出活力,建立概念框架。

教师在充分把握、分析、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研究、主动实践,抓住知识相互交叉的机会,导入新知识,让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本课的中心。

例如Project English(仁爱八年级下)Unit 7 Food Festival Topic1 We are preparing for a food festival. Section B 的教学排在学生“五一”节之后,而“五一”期间福州市刚好举办了一次“海峡美食节”活动,对此,学生印象深刻,所以我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ood Festival?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Do you know any foreign foods? 问题一提出,学生的话题就打开了,他们一个接一个回答,课堂气氛马上就调动起来了。(学生讨论时间可设3-5分钟。)

抓住生活中的机遇,让生活实践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能让学生更快地感知本单元的中心话题。

初中学生就已具备一定认知,他们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引导他们用学过的英语知识来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得出结论,在他们的独立性得到肯定的同时,实现并发展自己的创造性。

例如,仁爱版七年级下Unit8 Topic3 Let’s celebrate!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Festivals”,在进入Presentation的教学中,可以先由学生介绍自行收集的世界各地的有名的节日,陈述节日的具体时间,庆祝方式及内容,然后让学生比较国内外节日的异同,了解举办节日的意义,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并在探索中积极感受和积极体验,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潜移默化地了解节日的目的和真正乐趣,同时增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时间为5分钟。)

上一篇:略谈藏文教学 下一篇:试论如何上好初中化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