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浅析

时间:2022-10-20 07:59:28

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浅析

【摘 要】消费者后悔权是顺应时展而出现的新型词汇,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使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冷静,从而保证交易的公平性。然而,我国立法中并未确定这项权利,本文将分析后悔权存在的意义,借鉴国外相关立法,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消费者后悔权制度。

【关键词】后悔权;冷静期;无因退货

一、消费者后悔权含义

消费者后悔权起源于“无因退货”,主要是指经营者作出承诺,在消费者购买产品后,一定时间内可无条件退货,经营者也无条件返还价款的一种营销手段。后悔权与“无因退货”并没有本质区别,二者的不同仅在于,一个是商业惯例,而另一个则是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权利制度。后悔权制度在西方还有一个别名,称为冷却期制度,是指在消费合同成立生效后,消费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可无条件地解除合同,且不需承担任何责任,经营者须返还全部购货款。在这一定义中,解释了后悔权制定的目的,在于赋予消费者更多的考虑时间,使其对所购买的商品能作出一个理性的判断。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后悔权可定义为:在消费合同成立并生效后,一段时间内,依据法律规定的相关条件和程序,消费者享有解除合同并要求经营者无条件退货并退款的权利。

二、建立消费者后悔权制度的意义

(1)消费者后悔权是消费者知情权落实的保障。在《消费者保护法》第8条中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经营者提供有关商品的价格、产地、主要成份、生产日期、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等有关情况。”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多种新型交易逐渐普及,使得消费者与经营者面对面的沟通难以实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了解往往只能通过广告宣传。然而,由经营者所制订的广告也通常只会放大产品的优点,隐藏产品的不足,消费者也无法获得实物进行观察,同时也无法向经营者进行咨询,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消费者后悔权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缺憾。在完成交易后,消费者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对产品进行了解,排除了购物的冲动和广告的宣传,从而了解产品的真实特质。后悔权的出现不仅是知情权落实的保障,更是知情权的进一步完善。(2)消费者后悔权有利于实质正义的实现。在一般的买卖合同中,当事人双方处于平等地位,二者达成协议后,必须遵守,这是为了保证公平。但是,在消费关系中,双方的地位并不能达到完全的平等,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众多的权利,但是生产者经营者仍处于优势,因为他们占据着产品的大量信息。此时如果仍然要求合同守信,则只是片面强调形式上的公平,而最终将导致实质上的不公。在实际消费活动中,往往还存在的欺诈行为,根据以往的法律规定,消费者想取消交易退回商品完全得依照经营者的意愿。这样一来,既纵容了欺诈行为的扩散,还容易造成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产生负面心理,以致于不敢消费,害怕消费。如果设置后悔权制度,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负面影响,有利于平衡买卖双方的平等地位,促进市场交易的公平合理。

三、我国消费者后悔权制度构建

(1)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消费者后悔权的适用主要包括适用的范围和适用的期限。关于适用的范围,比较国外相关立法,发现后悔权也不是适用于所有市场交易,而是适用于一些新型的消费形式,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上门推销、远程交易和消费信贷。这三种形式的共同处在于消费者无法看到实物,对于购买的商品认知也只能从经营者的口中得知,甚至有些经营者在宣传时还存在欺诈行为,使得消费者处于不利的交易地位,严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时就应当适用后悔权制度,撤销消费合同。关于适用的期限,通说认为应是7天,笔者对此也并不反对。过长容易增加交易成本,损害经营者利益;过短又容易导致后悔权失去作用,损害消费者利益。所以,在规定后悔权期限时应针对不同情况,权衡交易双方的利益,作出一个公平的决定。(2)建立后悔权保障机制。一项制度的建立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支持,小额诉讼制度正是保障后悔权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今,因小额消费而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并不多,大多数消费者会因为数额小,诉讼程序复杂等原因放弃维权,这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发展。由此,笔者认为,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应增加小额诉讼制度。对于我国,如果单独建立小额诉讼程序容易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和法律制度的矛盾,所以,所以笔者认为,应在现行的简易程序中加入小额诉讼制度,这样也是对我国简易程序的一种完善。

参 考 文 献

[1]周子凡.消费者后悔权的冷思考[J].行政与法.2010(1)

[2]彭斌.理性看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后悔权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0(8)

[3]康传娟.对消费者后悔权的立法思考[J].中国商界.2009

上一篇:浅议和谐语境下如何构建刑事和解制度 下一篇: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