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高效而精彩

时间:2022-10-20 05:39:30

课堂因高效而精彩

新课改下的课堂多了些新颖的形式,新课程把以往的“师说生听”变成了“畅所欲言”,“课堂练习”变成了“自由活动”,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很活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课堂在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时,也或多或少丢失了极为宝贵的东西——“有效性”。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入钻研教材、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而当前我们的数学课堂普遍存在低效、无效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1.不能让自主从形式走向实质

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不能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2.不能让探究从形式走向实质

(1)没有创设民主环境

教师不能放手让学生探索研究,没有鼓励表扬学生,不能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探究结果,总是怕学生出错,不允许学生出错;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横加指责,强令修正。

(2)没有重视学生的参与

课堂上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为学生的研究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可教师没有让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不能实实在在地让探究从形式走向实质。

3.不能让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1)没有学会倾听

课堂里学生没能做到认真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发言,有随意打断或轻易插嘴的现象;合作小组成员没有听清教师的要求、听懂小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

(2)不能很好表达

小组中的“差生”发言机会少,教师也不能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总是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学生从中不能得到肯定和鼓励,使一些基础知识较差、思维能力较弱、不擅言谈的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3)没有学会辩论

学生经常进行无意义的争辩,教师却不能正确引导;不能使用积极、文明、恰当的语言进行辩论;失败了做不到坦诚面对,胜利了却洋洋自得。

如何在课堂中多一些有效、高效的教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课堂更高效

赞克夫说得好:“就教育的效果来说,很重要一点是要看师生关系如何。”只有在师生关系和谐的环境下,学生才会激情迸发,踊跃表现。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教师只有满怀激情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教学生知识,才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不能歧视学困生,而且要多关注他们,耐心辅导学困生,热情鼓励,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落下”是我们的教学宗旨。例如,“找规律”的课堂中,我出示这样一道题:1、2、4、( )、( )、( ),要求学生填数,使这些数有规律。第一个学生的回答是7、11、16,理由是前后两个数的差依次增加;第二个学生的回答是8、16、32,理由是前一个数重复相加等于后一个数。我都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正当要给本题做小结时,突然发现有一只小手怯生生地举起来,又偷偷地放下。我问该生:“你还有什么想法?”孩子说:“我的答案是1、2、4。”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位孩子也害羞地低下头。我连忙示意大家安静,亲切地说:“你举起来的不仅仅是手,更是勇气,你的答案与众不同,很有创意,老师特欣赏你这点!”结果孩子受到鼓励自信地笑了,高声地说:“因为我认为重复出现也是一种规律!”其他孩子受到启示也继续沉浸在找规律的兴奋中……正因为有了一个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学生才会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看法,不仅使这位学生受到鼓舞,也激起其他学生的探究热情。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给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教学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才能促进高效课堂的有效生成。

二、注重新旧知识联系,让课堂更高效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反映在它的严密性和新旧知识的连贯性上。每一部分的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教学重点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笔算三位数、四位数的加法”时,学生已学过两位数的笔算,清晰而稳固地掌握了加法的计算法则,现在要学三、四位数的加法,只要让学生思考并回忆两位数加法计算的表象结构,适当地点拨一下三、四位数加法与两位数加法有相同的笔算法则,学生就能顺利解决新课题。新知识很快被旧知识同化,并使原有笔算法则更加充实。虽然这些知识的外延得到扩大,但内涵不变。教学中,要巧妙掌握这些知识的逻辑结构,要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自觉地运用演绎推理的手段,与学生一起愉快地顺利地进行下位学习。

三、有效的问题情境让课堂更高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产生内驱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进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堂以问题为中心,揭示矛盾,解决学生“欲达彼岸”的心理困境,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营造一种“韵味无穷”的教学情境。而营造现实的、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帮助我们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如教学“一定能摸到红球吗?”时,设置了几组游戏——掷硬币、转动转盘、摸球等,采用游戏场景的设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教学中,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知识自身规律等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突破难点的“金钥匙”。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课堂更高效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数学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学生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的思想真正活动起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创设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宽松氛围,提供探索空间,创设活动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去表现,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生动活泼、充满灵性、富有个性,从而促进知识高效生成,推动学生自主发展。如教学“角的认识”,让学生操作后说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时,有的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有的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有的说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有的说角的大小既与边的长短有关,又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想法不一、结论有别,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而是让学生进行实际举例验证,或证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或批判别人观点的错误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际操作交流,最后在事实面前统一了思想,形成了正确的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

总之,要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应从多方面入手,教师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保护和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充满活力与精彩

(责编 罗 艳)

上一篇:活用教材,搭建思维的桥梁 下一篇: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