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合并感染

时间:2022-10-20 04:27:36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合并感染

不少学者认为,在相仿的年龄、性别和环境下,糖尿病患者对感染的易感性比非糖尿病患者要大,感染进展急剧。同时糖尿病恶化,两者都难控制。

引起糖尿病患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化脓性细菌、真菌、结核杆菌和某些病毒,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脓肿等,泌尿系统的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皮肤感染以疖、痈、蜂窝织炎、毛囊炎及汗腺炎、头部状皮炎等为多见,消化系统的胆囊炎、胆道感染、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及牙周炎、胃肠炎等,其他还有中耳炎、鼻窦炎等。

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点:

(1)神经病变。有神经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几乎都有神经性膀胱炎、尿潴留,加之需经常导尿,容易引起尿路感染甚至肾盂肾炎。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四肢肢端麻木,痛觉、温觉、触觉减退,容易遭受损伤,且不易早期发现而致感染,由于周围循环较差,创伤不易愈合。

(2)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的小动脉受累时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容易发生感染,血流量的减少降低了局部对抗感染的反应,已发现糖尿病患者肌肉对青霉素的吸收减少。在微循环障碍十分严重时,组织氧浓度降低,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也改变了白细胞依赖氧的杀菌作用,可以引起组织坏死和坏疽。

(3)高糖浓度。血糖浓度升高有利某些细菌的生长,尤其是皮肤黏膜的念珠球菌。此外,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和其他革兰氏阳性杆菌在高糖浓度的组织中更容易繁殖。

(4)防卫机制下降。糖尿病患者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的反应在各个阶段都被抑制,包括中和化学毒素、吞噬、灭菌作用。控制较差的病人常有多种防卫功能的缺陷,从而容易感染。

(5)其他。营养不良和脱水使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血糖不稳定。也可损害病人的防卫机制。

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防治措施:

由于糖尿病合并感染的后果十分严重,因而必须十分重视预防、治疗感染。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差。易并发感染,根本的措施是积极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满意的患者其抵抗感染的能力明显增强。要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对待感染,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要注意个人卫生,女性病人要特别注意外的卫生,防止出现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坚持每年胸透或胸部x线摄片一次,排除肺结核。千万不要认为没有咳嗽就没有肺结核。若诊断患有肺结核,必须坚持服用抗结核药物,剂量要足够,一般须治疗一年半以上。糖尿病合并其他感染,如细菌、真菌感染,可使用相应的抗生素。除皮肤感染外,一般应尽量经静脉给药。

糖尿病合并产生感染时,必须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感染控制后可逐渐过渡到原来的治疗方案。对必须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如肾脓肿、痈、蜂窝织炎,应及时进行扩创,切开引流。

(张海燕)

上一篇:急性ITP患儿外周血CD4+CD25+Tr细胞及其与IL-18... 下一篇:双歧杆菌口服联合腹部抚触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