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层面研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策略

时间:2022-10-20 03:41:53

从学校层面研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各个系统环节的分析,试图提出高校从教育教学资源系统、人才培养定位系统、教育教学过程系统和教育产品输出系统四个环节入手提高教育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提高 教育质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From the School Level to Analyse Strategy of Improving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SUN Junjun

(Education Institute,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AbstractAffec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rough part of the analysis of each system, try to make college teaching resources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positioning system, personnel training, education systems and educational products teaching process output system of four areas to star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strategy.

Key wordsHigher school; increase; quality of education; strategy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教育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应强化质量意识,把质量问题作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质量建设。

1 教育教学资源系统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是指“高等学校所拥有的并使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人力资本各种资源的综合。”①教育教学资源是高校从事教育活动、谋求教育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基础和保证,它不仅包括生源、财力和物质投入等有形资源,还包括教育教学思想、管理制度等无形资源。

1.1 生源

良好的生源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高校在招生录取上必须把好质量关,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不仅要重视生源的考试成绩,还要着重考察生源的综合素质。

1.2 财力和物力资源

财力资源是满足教育教学活动运行需要和学校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高等学校要多渠道筹措资金,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保障各项教学开支。

1.3 教育教学思想

教育教学思想是统筹高等教育活动的引擎,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先行武器。要提高教育质量,高校领导和师生必须强化质量意识,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将教育观念从精英教育中解放出来,树立适应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观,采用多样化的质量标准。

1.4 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的教育资源,是高校实施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制度前提。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规范质量管理行为,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 人才培养定位系统

2.1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制定的,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专业教育的目标等方面。”②随着高等学校类型、层次的多样化,各类高等学校必须按照社会需求和自身的条件,确定各自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具体要求,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2.2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包含人才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③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各类型各层次高校应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加强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要鼓励二级学院结合自身的优劣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明确专业发展思路与定位,探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形成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

3 教育教学过程系统

3.1 专业与课程

(1)高校要调整专业结构,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以就业为导向,以办学条件为基础优化学科专业的结构,构建有特色的学科群和专业群,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次,高校应该加强专业内涵的建设,强化专业意识,树立现代化的专业观念,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在高等教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趋势下,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高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包括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④课程质量建设的水平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高水平的课程内容和体系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高校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课程建设,合理设置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和创新度,着力建设精品课程,同时保证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3.2 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学历达标、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首先,高校要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健全师资培养和引进体制,推进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其次,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改变轻教学、重科研的不良现象。

3.3 教学实施的质量

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生命线,而教学实施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高校校长必须要有创新的、独特的办学理念,能够带动广大教师研究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从而规范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内容,稳定教学秩序,改革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注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4 教学管理

(1)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体制。高校应遵循高等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改变现有的决策模式,重视学术权力,树立行政权力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思想,建立以学术为主导的民主管理体制,保障教授治学的权力。

(2)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管理水平。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高校应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培训,使其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业务知识素质,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切实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3)强化教学管理,完善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保证教育产品的质量,高校必须积极构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激励机制,对教学质量、教学过程、教学建设、教学效果实行全面评价,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调控。

4 教育产品输出系统

高校的教育质量最终体现在其教育产品的质量规格上,其中最能反映高校教育质量的是学生的发展、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评价、科研成果和教师发展四个因素。因此高校应采取多样化的学生质量评价标准,对毕业生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评价进行跟踪调查,评估毕业生运用知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此反馈教学效果,调节教学过程各个环节,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从教育教学资源系统的整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到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教育产品的输出,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教育质量。高等学校必须从细微处着手处理好系统内部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注释

①罗亚光.高等教育资源概念界定及其功能分析[J].天府新论,2006(3):151-153.

②张楚廷.大学人文精神构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

③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2-93.

④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5-18.

上一篇:关于提高中学物理教师实验教学技能的探讨 下一篇: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关系的复杂性与现代文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