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善教育

时间:2022-10-19 08:59:16

我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善教育

摘 要:善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养成抬手做好事、随处可行善的良好习惯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关键词:善教育;认识善;践行善

“善是利他利己,恶是害他与害己”,这是道德的总原则。“向善”教育就是让学生将所学“善”的知识内化融通,逐步从内心产生崇善、向善、愿意做好事的愿望,能够心从善心。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善教育呢?

一、教育学生“知善”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的知善,我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点,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又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品德教育,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见也最主要的训练。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容易对学生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我常常抓住课文中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如教学《满山的灯笼火把》这篇课文,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一个场面描写:“紧接着又看到了涌现出的先是一线,很快是一片、一大片的亮光,那满山遍野的灯笼火把,越来越近,越来越亮……”这些描写,一方面反映出亲人们的心情之急切,另一方面反映出援救“我”的人数之多,这情景令人感动,留给学生们的影响也深,我便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是人间真情,这就是善。

二、鼓励学生“行善”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善的实践,德的积累,都是在点点滴滴的“行”中得来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坚持正面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勇于吐露自己内心的感受,互相启发,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感染和熏陶。如教学《倾斜的伞》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懂课文,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对前后两个场景的描写,并通过想象再现两幅画面.一幅是:雨的世界里,一个鬓发花白的老人和一个小女孩同行.老人撑着一顶墨绿色的伞,伞歪向小姑娘。老人的半边衣服已被淋湿了,但他微笑着毫不介意。另一幅是:雨的世界里,一个须眉皆白的老人和一个女青年同行,老人步履蹒跚。女青年同样撑着那顶墨绿色的伞,伞歪向老人。女青年的半边衣服已被淋湿了。她似有所思。让学生从当年外公把关爱更多地给予外孙女,而后来外孙女只把关爱更多地给予了外公的画面中,体会外公的爱幼之爱和“我”的爱老之爱都是一种亲情之爱,体会到这种亲情的至纯至真。孩子们深受感染,我顺势布置家庭作业:回到家每个同学至少为家人做一件好事。第二天汇报时,有替奶奶倒洗脚水的、有给爸爸泡茶的、有下楼时顺手提走自家和邻居家垃圾的……孩子们七嘴八舌,哪个都不示弱,一个比一个做得好。

三、引导学生“扬善”

善不扬不显,德不彰不知。通过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学生,将学生中的典型事例树立为榜样。一个好的榜样,就是最好的宣传,最好的引导,尤其这个榜样就在你,我,他身边,就是那个每天和你一起行走在校园林荫道上的人的时候。

在班级开展的“周学一榜样、日行一善事”活动,唤醒了学生的善心,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扬善的快乐。记得曾经带过的六年级学生韩愈这样说过:“我们每天都去做一件善事,并且记录在好人好事的记录本里,这样子时间一长我们的善心就自然培养出来了,做好事就会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学生马琪也说过:“这让我们懂得了做好事并不是刻意的,只是生活中的点点小事,从身边做起。”如今,在“周学一榜样,日行一善事”活动的感召下,学生的行为规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内心多了善良、宽容,少了自私、计较,同学们主动捡校园纸屑,积极参加学校的义务劳动,拾金不昧、帮助他人的现象时时涌现。学生们都有一个好人好事记录本,也都记录得满满的。

四、激励学生“乐善”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不仅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在课后也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如班里偶尔有学生请假,打扫卫生后他们的凳子放在桌子上,常常无人问津。为了起到示范作用,我每次都会走到桌子面前,把凳子放下来,可是多次示范的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不少学生还是视而不见。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认真地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做呢。又有一次,班里又有同学请假了,一进教室,我就看到了桌子上高高摆放的凳子,这次我没有选择主动去放凳子,而是转而和学生们讨论起来。“同学之间是不是应该互相帮助啊?”“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大家看看,现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需要互相帮助的呢?”我继续问道。此时,学生们开始东张西望,忽然有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吴亮的凳子没有放下来。”我又继续问道,“吴亮同学生病了,都上课了他的凳子还躺在桌子上,好看吗?”就在学生们齐声回答的时候,班里一位叫马嘉鹏的学生迅速跑过去放下了凳子。见此,我马上表扬了马嘉鹏的行为并对他表示感谢。

紧接着我趁热打铁,给孩子们讲了《提灯的故事》,大概内容是盲人和尚为了方便走在漆黑的乡村小道的人,主动提灯行走,给别人提供方便。随后我又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说感受,谈体会。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有的说方便了别人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如刚才的老和尚,同时也方便了自己;有的表示今后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有的认为帮助别人,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那以后,班里再也没看见高高翘起的凳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乐善的事例也多了。张静蕾由于父亲经常不在家,母亲天天在街上摆摊,年纪小小的她就担当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家里洗碗扫地我全包了。我还会帮忙收衣服、叠衣服、擦桌子呢。以前我不是经常洗碗的。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当我看到母亲太累时,就决定以后都帮忙洗碗。”

又如班里的刘贝贝他孝敬父母,乐善好施。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卖土豆的收入来维持。懂事的他,每逢周六、周日、节假日,都去帮着妈妈一起做“生意”。他常笑着说:“我最快乐的时间,就是周末能帮妈妈做事的时候。”日常生活中,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他,勤俭节俭,不该花的钱从不乱花。但是,当别人有困难时,他总是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五元、十元地捐赠,从不吝啬。

我在教给学生辨别是非能力的同时,赏识和放大其学好向善的思想与行为,使之成为指导学生言行的主流文化。使学生学会在困难面前不怨天不尤人,永远乐观、坚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温暖别人,逐渐体验“为善之乐”。我坚信长此以往,学生们定能积善成德,最终实现“善行一生”。

上一篇:高中语文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独立人格 下一篇: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