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评价有效性的研究

时间:2022-10-19 04:07:59

数学作业评价有效性的研究

一、评价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评价促发展,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既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多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新课程提出了作业评价的功能是重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充分体现教学的人文性。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作业评价营造一种“自信者的文化”,让学生更多地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学生乐于作业、勇于探索的兴趣。

二、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作业评价要实施多主体评价,加强自评、互评,强调学生数学作业评价过程中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的现状,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这样评价才显得和谐、民主。

1.自我评价:作业评价应有学生的参与,要重视和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能力。

2.同伴评价:伙伴间的互相评价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评价中互相激励或互相帮助找出不足,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加强对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加深理解。

3.家长评价:在作业评价过程中,让家长适当地参与评价学生的作业。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小学生对一些形象化的图案比较感兴趣。在具体的批改上,可以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案来代替部分传统的“√”和“×”,让评价更具人文性。如“大拇指、笑脸、五星”代表优秀;“哭脸、三角、大问号”等代表不足。一个“√”不能向学生传递多少温情,但一个“×”却可以带给学生不少冷漠。我们要允许孩子的作业有错误,可以在错的地方打上直角三角形,待订正完了,加一笔,变成小旗子的形状;或者在错误处画圆圈,订正完后,加一笔便成了笑脸。再例如:全做对的,即可得一面小红旗;书写工整的,在小红旗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再画上一个笑脸娃娃或写一两句评语。这一面面红旗、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不仅使学生乐于订正,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信心。也让学生明白,老师关心的不仅是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还看重他们的作业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

(三)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取过程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闪光点,得到成功的体验。评价结果的呈现要把定量与定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要尽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一方面付出努力就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过程性评价。奖励性评价:如:每次作业正确率高、书写认真的评“优+”―算两颗作业星;作业正确率高、但书写不够认真的只能评“优”―算一颗作业星;“+”号表示老师特别欣赏你的书写,因而学生都非常重视自己的书写。鼓励性评价:为了鼓励后进生,我们又规定作业有错、能主动向老师或小老师(班上成绩优秀的学生)请教并及时订正的老师会在他的作业本上评“”,可以算一颗作业星。

2.阶段性评价。当学生得到的作业星累计满三十颗时,自己在课外时间就可以找本组长进行统计,每周五上午再交给数学科代表累计,老师从科代表的累计表中获取全班同学得作业星信息并在每周五放学前当着全班进行表扬并发放“作业星”喜报,学生拿回家向家长报喜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3.终结性评价。一学期结束时,老师会组织学生在全班开展一次《比比作业星喜报谁最多》的评比活动。个人获得的作业星喜报张数多的学生可以在期末成绩上加分;哪一组学生获得的作业星喜报张数累计最多,哪组将评为“作业优秀组”,并发奖状张贴在班上教室里。

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作业批改后,我会给不同的个性特点的学生写上一段不同的评语,借此机会与每一位学生交流思想感情,告诉学生,老师随时都会关注着他的学习,希望他这学期有哪些方面的进步等等。我的第一次评语就像一条涓涓的小溪,带着我的希望,带着我的鼓励,更带着我的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理想……让数学评语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而不可低估的作用。

上一篇:谈如何走进后进生的心灵 下一篇:中国重汽携18款产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