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

时间:2022-10-19 11:17:36

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

一、教学情境创设的原则

在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有原则。我们在设计情境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要选取那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去激趣、设疑、引导。其次,要选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要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最后,我们还要注意教学情境的设置要适合课堂展现,或是通过大屏幕来展示,或是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呈现,要注意省时而高效,不可拖沓冗长,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思维注意集中到语文学习上来,为学生提供能够表现、思考、研究、创新的机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有节奏地行进。教师在课堂中的情境设置要符合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还要借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到见解,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下一番工夫。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成绩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我们在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语文知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

(一)生活情境再现法

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培养学生多观察的好习惯,把语文知识的学习从课堂上带进我们的生活中去。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的浓缩是语文。因此,生活实际情境是教师创设情境首先要考虑到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点,利用学生的经验唤起他们的亲切感,他们也就会带着一种朦胧的抒情的情绪状态,进入情境。只有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才会更好地学好语文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联想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

(二)正反观点碰撞法

我们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生活经历的不同以及性格特点的不同,自然会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会产生对于同一个情境不同的看法。教师要根据学生主观认识上的差异性去引导学生,可以像辩论会那样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让学生自己找到证据去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驳斥他人看法的错误。正是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学生们看清了真理的本来面目。辩论式教学情境特别利于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同时也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个问题的提出总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哪一个结果是正确的?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辩论,辩论的过程是大脑极度运转的过程,要通过大脑的分析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一整个过程中都要以扎实的语文知识作为基础。

(三)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我国日益普及化。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声形并现、音画结合的特点使语文教学活动丰富多彩,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都对声音、图画感兴趣。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一副优美的“图画”,把我们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都融入到这幅“图画”当中去,这样可以更直观地把课本知识展现给每一位学生。

三、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情境教学是要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到知识探索中去,所以,教学情境的设置要讲求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于恰当的时机展示情境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设置问题要抓住最佳时机去展示教学情境才会有事半功倍之效。首先,要让学生集中精力,因为学生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当学习一篇课文,学生都投入进去的时候,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创设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更好地去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在这样恰当的时间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用恰当的形式再现情境

情境教学中有问题情境、现场情境、游戏情境等多种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选取恰当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语文课堂的教学不是固定的,我们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每堂课的要求而采用相应的情境教学法。总之,情境教学法是当前被各科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的运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一改过去那种教师一言堂的做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取更多探索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因地制宜,不断完善,为提高教学效率而继续探索。(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张冬梅单位:河北省滦南县长宁中学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培养 下一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