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

时间:2022-10-25 11:53:35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

一、中学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阅读习惯

中学语文教师要摒弃陈旧的“灌入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阅读,不能够单纯地讲解,致使学生在单纯的听讲过程中,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中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许多教师也意识到对学生阅读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却只是单纯地加大对学生阅读的训练量,不但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还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是语文教师忽略了对学阅读的引导和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方式和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自能阅读的良好习惯。具体来说,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人的良好素质由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构成,而阅读习惯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要高度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意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以往的灌输模式,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是自己的事情,只有多阅读才能多吸收,自己的能力才能形成。

2.高中语文教师要建立阅读的规范,要让学生重复练习正确的阅读行为,久而久之,形成规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一学期新开学,教师要安排学生阅读新的课本,最好是把要求背诵的篇目背过,持之以恒,就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另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做到浏览、粗读与精读三位一体,并坚持下去,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读书存折”的整理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并做简单的笔记摘抄,写推荐理由,也可以让学生形成自由阅读的好习惯。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动机,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成为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

当今的语文课,教师都有一套现行的流程,解题,解析课文,概括段意,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总结课文的写作特色,等等。这些步骤使高中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趣,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打消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要有整体的眼光,高中语文教师要透彻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求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理解,理解是保证阅读质量的关键,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而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感知,学生一定要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丰富意蕴。高中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先整体把握,再部分分析,最后到整体感悟的顺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要从写作思路入手,弄清楚作者运用了哪些材料,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是什么。通过初步阅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记叙类文章多把握文章的抒情、议论句,从而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三、高中语文教师要优化教学结构从“问”入手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其设定的问题看出来。高中语文教师若不懂得发问的技术,那他的教学工作是收不到成效的,很多语文教师走入了发问的误区,往往问题一堆,零零碎碎,但又问不到点上,课上得很热闹,但抓不住主要矛盾。教师需要把握启发式提问的技巧,精心设计一两个能带动整篇课文的中心问题,强化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从而领会课文的重难点,优化语文的阅读教学结构。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理解一篇课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带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篇课文可提问题的地方很多,除了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外,还可以就语文基础知识“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等提问。所以课文的解读一定要设计一两个抓住主要矛盾的句子以提问中心,从而带动整篇课文的阅读理解,引出课堂教学的高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不止是单纯地讲解社会背景、作者介绍、划分段落、总结中心这样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设置一两个中心提问句,就要兼顾学生的水平及文章难度。以教材中的题眼、中心句等作为提问的突破口。设置好中心提问后,其他具体的引趣、诱导和过渡等都以各自的作用存在,它们与中心问题一起构成一个发挥整体功能的有机结合体,从而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切能够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都是好的教学法,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动机,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成为一个必要的教学环节,然后再从一两个大问题入手梳理文章内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作者:曹艳玲单位:河北省卢龙县木井中学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下一篇:中学语文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