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管理者性别与管理的角色矛盾

时间:2022-10-19 07:40:39

女性管理者性别与管理的角色矛盾

摘要:在现代,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舞台女性管理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作为女性管理者,一方面,她是女性,具有与男性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她是管理者,要做这个以前一直是男性做的职业。因此,女性角色与管理者角色的矛盾,是研究女性管理者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女性;管理者;角色;矛盾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38-02

在现代社会,女性管理者的身影越来越突出,从惠普的卡莉・费奥瑞纳、朗讯的陆思博、ebay的梅格・惠特曼、雅芳的钟彬娴、施乐的安妮・莫尔凯西到联想的马雪征、海尔的杨绵绵、宝钢的杨企华等等,不胜枚举。在男性占据领导地位的管理领域,女性管理者的杰出表现让世人刮目相看。然而,正因为在男性占据领导地位的管理领域取得了成绩,女性管理者在社会角色上就具有了双重性--她是女人,同时又是管理者。而管理领域是由男性占据领导地位的。所以,对于女性管理者身上女性与管理者这两种社会角色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女性管理者的特点

《高级汉语词典》里对“女性”一词的注解是:人类两种性别之一,以骨骼纤小、音调尖细、皮下脂肪丰富和具阴道、子宫及能产生卵子的卵巢为特征。这个解释虽然没有把女性与管理联系在一起,但是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对作为管理者的女性作一点研究。

1.1生理特点

由于生理因素,女性肩负着人类自身再生产的重任,这使男女劳动力的供给特点有所不同。女性的劳动与生育的年龄重合,即女性的生育大多发生在作为劳动力正活跃在劳动力市场(包括作为管理者活跃在管理工作)上的时期,而生育行为影响她们的劳动力供给行为。这是客观事实客观规律决定的,我们必须要承认,被生育、抚养子女、照顾家庭打断工作,是女性劳动力供给不可回避的问题。在黄金时期脱离工作环境或者抚养子女等原因,会造成她们职业生涯的中断。很多女性还没有成为管理者,就结束了职业生涯。所以,生育是作为管理者的女性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1.2心理特点

男女有别,不仅仅是体现在生理结构上,从心理方面看,女性也有自己的特点。

具体说有以下三点:1、自信心不足。对成功的自我期望偏低的人往往害怕介入竞争性活动,从而失去锻炼的机会,尝试不到获得成功的。因此,对于女性而言,她们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大多被训练成创业的辅助角色。由于自信不如男子,往往使她们的事业和成就倍受影响;2、焦虑感较强。大多数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显得胆小、怯懦、多虑,而且她们自己也承认焦虑感比男性强烈些;3、攻击性较弱。女性的攻击性是远远不如男性的。这里的攻击性包括了所有的攻击行为,即生理上的攻击行为、语言上的攻击行为以及其他一切荒诞的攻击行为。可见,对于管理者这个职位而言,男性和女性各有所长,性别的差异并不起太大的作用。

1.3文化内涵

女性的社会角色的文化内涵,是指女性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心目当中的女性所应当具有的共同特点。

一提到男性,我们就会想到诸如进取、智慧、高效、勇敢之类的形容词,而一提到女性,则会联想到诸如温柔、美丽、脆弱、被动之类的形容词,这是社会形成的一系列关于性别行为标准的刻板印象。传统的性别意识形态赋予了男性挣钱养家、女性照顾家庭以最高的价值。这些男性应该做什么和女性应该做什么的理念能够支配人们的思维,几乎达成了一种社会共识,这种共识又通过女性成长认识过程影响她们的个性心理,从而影响她们的个性倾向,使她们在今后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倾向于按传统性别意识形态领域所规范的女性要求标准行动。

这个问题要解决说起来很容易,因为这个是传统的观念,在这个反传统的时代,这个问题理论上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它是传统,所以一定要摒弃。然而,我们并不是凭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在当下这一秒之前的宇宙一切都在影响着我们,传统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的观念里,无法拔除。

2.女性与管理者的矛盾

2.1女性管理者角色与传统性别角色的矛盾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还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男性历来处于支配的地位。在东西方文明的经典中,对女性的态度多是扭曲、贬抑甚至憎恨的态度。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亚里士多德说“女人是残缺的男人”,《圣经》从宗教权威的方面解释女人其实就是男人的附属。显然,这些传统性别角色与女性管理者角色的矛盾,给女性成为管理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2女性管理者角色与社会对管理者的角色期待的矛盾

一般来说,社会对管理者的角色期待是以男性管理者的标准为模式的,虽然现代社会有了女性管理者,但由于文化惯性的存在,社会自然地将女性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管理风格与男性管理者作比较,以女性管理者的表现与男性管理者标准模式的吻合程度作为评判的标准。因此,女性管理者的角色是以人们心目中的男性管理者的标准为参照物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对女性管理者的两种评价,要么说她们是“铁娘子”,“没有女人味”或者已经“男性化”了,要么说她们缺乏魄力、事情多、小气、爱找碴。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女性管理者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其后果是,女性管理者要么背负着传统观念给女性加上的恶名,反抗社会对管理者的角色期待,依旧我行我素;要么妥协于社会对管理者角色的期待,放弃女性的特征成为一名社会认可的管理者,一名与男性管理者相比除了穿着裙子之外再没有多少地方能看得出她是女人的女性管理者。

2.3女性管理者角色与传统家庭角色的矛盾

男女在社会里身份不同,在社会中所担任的角色不同,功能也不同。一般来说,公共领域是男性活动的领域,而私人领域(主要是家庭领域)才是女性活动的领域。根据这种分工,女性不得进入公共领域。虽然现代女性管理者的出现打破了这样的传统分工,但是,社会及其他家庭成员也不允许她们放弃在家庭中所承担的家务劳动和抚育子女的责任。同时,女性由于天生的母性,对此也难以割舍,造成了女性管理者角色与传统家庭角色的矛盾。从管理者方面来说,必须扮]好社会角色,然而从女性的标准来看,又要做合格的贤妻良母。而一个成功的女性管理者则能将二者的矛盾处理得恰如其分,她们把做母亲和持家的技能用于职业角色上。

综上所述,父系氏族社会以来,女性长期脱离管理实践,造成了目前对女性管理者相当不利的社会传统,即使是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女性能成为管理者的途径也只限于向男性管理者学习,做一个女的“男性管理者”,这是女性和管理者这双重社会角色在女性管理者身上妥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乔琦.女性管理者成功手册[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 方瑾.女性领导者的魅力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3] 刘利群.高等教育中女性管理者的角色透视[J].教育探索,2002(6)

[4] 王安平.现代企业中女性管理者的角色透视[J].皖西学院学报,2004(4).

[5] 白柯.女性管理者:既要铁腕 又要温柔[N].中国经营报,2004-03-06.

上一篇:高校校园媒体现状研究与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下一篇:确定性的寻求: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旨向